231年二月,诸葛亮再出祁山,发起第四次北伐。

诸葛亮的老对手曹真此时已经病重,魏明帝遂让坐镇荆州的司马懿过来主持西方军事。

由此,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第一次交手开始了。

此战期间,几乎在战役的每个重要环节,老将张郃都与司马懿对用兵方略产生了分歧。

其中,两位高手都从专业角度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虽然他们的结论迥然不同,但他们分析的过程都各有道理。

那么,在此次交战中,三国最后的赢家司马懿与世之名将张郃,谁的意见更高明呢?

针锋相对的三次分歧

此战中,张郃与司马懿,产生了三次重大分歧。

1、开局阶段:分兵与集中之争。

司马懿上任后,做出部署:费曜、戴陵留精兵4000守上邽,其余全部西救祁山。

张郃提出意见:应当分兵驻守雍、郿,以掩护大军侧后。

司马懿反驳:分兵以后,如果咱们前军能独自应对蜀军,那你的意见就是对的。如果不能,一分为三,就会被敌人各个击破,这像当年楚军被英布所破一样!

因此,司马懿拒绝了张郃的意见,集中兵力西进祁山。

在司马懿西进祁山后,诸葛亮留王平继续围攻祁山,率军绕过司马懿军,进击上邽。

当时,雍州刺史郭淮正在前往祁山会合的路途中,得知诸葛亮来袭上邽,遂往救上邽,并约驻守上邽的费曜夹击诸葛亮。

结果,蜀军的战斗力实在强悍,郭淮、费曜夹击对手,却遭大败,上邽被诸葛亮所得!

随即,诸葛亮率军抢割上邽的麦子。

司马懿得知上邽失守,急忙率军回来,与诸葛亮在上邽以东相遇。

随即,司马懿据险不战。

诸葛亮求战不得,遂率军退回祁山,司马懿率军跟踪,来到卤城。

如此,双方陷入僵持阶段。

2、相持阶段:如何相持之争。

此时,张郃又提出意见:老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却又不出击,这会让军民失望!诸葛亮远道而来,粮食不多,补给是个大问题!我们虽然不必正面进攻,但应当分兵袭扰其后方!

司马懿再次拒绝了张郃的意见,继续只是跟踪诸葛亮,在找到诸葛亮后,登山掘营,不肯交战!

果然,魏军众将受不了了!他们纷纷要求出战,甚至当面嘲笑司马懿“畏蜀如虎”。

初来乍到、威信未立的司马懿,实在扛不住了,遂决心出击。

结果,卤城一战,司马懿军大败!

司马懿被迫回营自保。

3、追击阶段:能否追击。

相持到六月时,诸葛亮顾虑粮运不继,撤军。

司马懿遂让张郃出击。

张郃反对:兵法上说“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

司马懿不听,强令张郃追击。

张郃无奈出击,在木门遇到诸葛亮伏击,战死!

显然,无论是战役开局阶段、相持阶段还是最后的追击阶段,司马懿、张郃都产生了严重的,方向性的分歧!

那么,在这些分歧中,谁的意见更高明呢?

集中与分兵之争

战役开局阶段,张郃主张分兵留守雍、郿,再前出祁山。

司马懿则主张集中出击。

从诸葛亮绕击上邽,割魏国之麦来看,魏军在第一阶段是吃了不小的亏的(当时,魏国在陇右经济基础薄弱,上邽之麦十分重要)。

因此,许多朋友认为:张郃要求分守后方的意见是才是正确的。

其实不然。

此时,张郃与司马懿所争的,是战略分兵布局。

张郃主张分兵留守的雍、郿,皆距离上邽遥远。雍州的重兵所在的狄道距离上邽200多公里;郿距离上邽更是300多公里;相反,上邽到祁山前线不过100来公里。(以上皆为今天的高速公路距离,而不是直线距离。)

所以,张郃主张分兵守郿、雍,目的是保护战略后方。尤其是郿,其目的是防止蜀军另派一路出秦岭故道,直袭关中。

在此次北伐前的抗击曹真攻蜀之战中,诸葛亮已经调李严驻汉中。后来,也一度与李严商议,问李严是否能再出汉中袭扰魏军后方,因此,当时的蜀军在汉中的留守兵力,是有能力袭其侧后的。

所以,张郃的出发点,是从整个西线战场全局的角度做的考虑,与张邽没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袭上邽,破坏魏军在上邽的宝贵粮食,与司马懿、张郃的分歧并没有什么关系。

司马懿、张郃的分歧,仍然是战略上的集中与分兵之争。

而集中与分兵的分歧点,又基于两个基本判断:1、魏军分兵后,有没有能力不被敌人各个击破?2、魏军前扑后,诸葛亮会不会分兵袭其战略后方,尤其是会不会趁虚袭关中?

以张郃的经验来说,他显然是“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分兵也不怕他诸葛亮的。

张郃参加过抗击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作战。当时,以诸葛亮自己的话来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蜀军的战斗力明显不如魏军。

所以,作为跟诸葛亮打仗就没有怎么吃过亏的张郃来说,他自信分兵也能拒敌。

而且,以张郃的想法,分兵驻后方,在有利情况下,也可以出兵截诸葛亮的后方,甚至可以有机会全歼诸葛亮军!

相反,对张郃来说,诸葛亮的战略分兵,确实是可能构成一定威胁的。

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就以赵云、邓芝在箕谷佯动,吸引曹真,大军直出祁山。

关中要地,倘若空虚,如果诸葛亮再分兵入关中,那才是大问题!

而对司马懿来说,他的判断显然又不同。

对初来乍到的司马懿来说,对付诸葛亮,他没有张郃那么多“成功经验”,并不敢托大,主张集中对敌。

事实上,我们从“事后诸葛”的角度看,在后来的正面作战中,魏军即便是集中作战,也为蜀军大败,仅能“回营自保”,如果分兵,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相反,作为一个战略家,司马懿也料定:诸葛亮既没有足够的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胆量去袭扰魏国的战略后方,更不可能袭关中!

当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魏国在关中战备松弛,而诸葛亮全军在汉中,诸葛亮尚不敢采用“子午谷奇谋”直取关中,如今,诸葛亮大军已在祁山,他又怎么敢让李严率领汉中不多的留守兵团进取关中呢?

所以,在这个争议中:张郃是“战略上重视对手,战术上轻视对手”;司马懿是“战略上轻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相比之下,司马懿似乎是更正确的。

相持分兵之争

随即,在第一阶段吃了亏后,司马懿与诸葛亮进入相持阶段。

此时,无论是司马懿还是张郃,都很清楚:蜀军远道而来,粮运难继,不能持久,利在速战,相持下去对魏军有利!

但是,对于相持的方式,张郃与司马懿有分歧。

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马,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三国志.诸葛亮传》引《汉晋春秋》中张郃的建议。

张郃的意思,是正面不进攻,“止屯于此”,但是,也不能什么都不干,应当分兵出诸葛亮之后,袭扰诸葛亮后方。

看来,蜀军在上邽击破郭淮等部(魏军原上邽驻扎5000精兵,又得郭淮部支援,兵力当在万人以上,且有内外夹击之利)中表现出的战斗力,已经使张郃对蜀军的战斗力有了新的认识。

司马懿大约是觉得反正耗下去就能赢,我只要挖好营防就够了,何必再分兵去搞呢?

在这一点上,看起来,张郃的考虑是更周全的。

1、坐而不击。虽合用兵之法,但不利于军心民气。

一个小国的军队攻到你大国的境内。你大国的军队只敢跟着别人屁股后面晃悠,又不敢主动出击,对军人来说,这确实是奇耻大辱!

何况,咱们又不是打不过他!过去和蜀军打仗,蜀军也都是想要凭险阻我,即使是第一次北伐时,也是企图以抢占街亭阻击魏军,一旦街亭丢失就全军撤离,不敢野战!

张郃的意见,就是既不做正面进攻,坚持持久的正确战略,但同时,也不能就这么每天让兄弟们缩在这里被敌人骂!要分兵出其后,骚扰敌人,做出主动的样子来!

司马懿不听此策,结果,果然,群情激愤。

初来乍到的司马懿最后无奈之下,不但不能以相对保险的“可止驻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来作战,反而要全军出击,结果遭遇惨败。

应该说,此次惨败,确实是很惨的!

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三国志.诸葛亮传》引《汉晋春秋》。

“甲首三千级”:当初公孙瓒与袁绍的界桥之战。公孙瓒在被斩甲首千余级后就溃败了。

“玄铠五千领”:官渡之战时,“袁本出铠万领”,袁绍总共才有铠万领!而“玄铠”,在当时是一种新型铠,价值比一般的铠要高。

“角弩三千一百张”:曹操与孙权战淮南,吕蒙在濡须以角弩万张就实现了对曹操大军的战略阻击!

所以,这次魏军的物资损失,放到汉末时期,已经是能对一个强大势力产生决定性意义的损失了!也就是这个时候曹魏底子厚了,扛得住而已!

而倘若司马懿早早采取张郃的方略,这样的损失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2、分兵出其后,才可能真正迫使诸葛亮“亦行去矣”。

确实,诸葛亮远道而来,粮运比曹魏困难。

但是,诸葛亮并不是那么不能耗,这么干耗下去,曹魏也不是拥有想象中那么大的优势!

此次北伐,由于诸葛亮已经取得了武都、阴平,因此,采用了部分漕运,并开始使用”木牛“,运输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后来,诸葛亮退军,李严还表示:粮食还很够呀!怎么就退兵了呢?

而对魏军来说,虽然是“主场作战”,但当地无法自给。尤其在上邽之麦被收割后)当时,“陇右无谷”,郭淮想办法从附近少数民族区域筹了一些粮草,但远远不够,仍然主要需要靠关中输送。

所以,此时,谁能破坏对方的补给线,谁就能耗得下去!

诸葛亮就曾与李严商议:上策,请你率军袭其后方;中策,您继续给我补给;下策,我退军。

也就是说,诸葛亮也认为,如果能让李严袭司马懿后方,诸葛亮就必能取胜;而如果不能袭其后方,继续耗下去,诸葛亮也不是一点都耗不起!

所以,张郃主张分兵袭其后,才是全胜之法,才是相持阶段的重点!

司马懿没有采纳张郃的意见,遭遇惨败后,也就失去了这样的能力。后来,曹魏只好调卫臻,让他再出故道去截蜀军粮运。(当然,因为蜀军撤退,此行没有实施)

从诸葛亮撤军后李严表示粮食足够的情况看:如果不是蜀汉内部问题,仅仅只是军事对决,司马懿未必得利!

所以,司马懿与张郃的这次争论中,张郃确实展现出一个老将的老道,其考虑是更加周全的,其眼光是更加毒辣的!

是否应追击?

是否应该追击的问题,是最没有争议的,也是最有争议的。

说最没有争议,是因为,事实已经证明:这是一个灾难性的决定。

因为司马懿的坚持,名将张郃陨落了。

说最有争议,是因为:人们总是在谈论,是不是司马懿故意要害死张郃。

对于司马懿是否是故意害死张郃的话题,咱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

结论是:“阴谋论”,不过无稽之谈!

这一年,司马懿52岁,把他压得死死的魏明帝29岁,张郃60多岁了。

张郃虽然是成名已久的大将,但他完全不是曹魏权力游戏的玩家,他在权力上、地位上,都与司马懿这样的世家大族以及曹真、曹爽这样的宗亲不在一个级别上;而且,张郃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倾向性。

所以,司马懿害死张郃这种“阴谋论”,咱们不多讨论了。

司马懿、张郃,对追击的态度,主要还是各自指挥风格决定的。

“归师勿追”,确实是张郃的一贯风格。

虽然张郃作战果敢坚决,但是,在追击问题上,张郃一贯谨慎。

当年,张郃在街亭大败马谡。王平收集散卒,且战且走,张郃并没有坚决追击。

何况,张郃也领教过诸葛亮退军的组织能力。

第一次北伐时,在街亭失陷的情况下,诸葛亮从容迁徙西县数千户百姓,稳稳后撤;第二次北伐时,诸葛亮在后撤中,设伏斩杀了魏将王双。

第一次北伐时,张郃就是诸葛亮的当面对手;第二次北伐时,张郃也在赶去支援的路上,两次都是参与者,他对诸葛亮的善于组织撤退,善于在撤退中设伏的特点自然是非常了解的。

何况,与那两次北伐相比,这一次,诸葛亮是在正面取胜的情况下,因“虑粮不继”(粮未尽),从容撤退的。

这种情况下,张郃当然反对追击!

而对司马懿来说,“走而追之”,是其既定方略。

即便在张郃追击阵亡后,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曹睿、司马懿的方略仍然是:坚壁拒守,彼不得进,久停必粮尽,则必走,走而追之,“全胜之道”!

“走而追之”,是司马懿的“全胜之道”的一步。后来,第五次北伐后,司马懿亲自率军追击,只是因蜀军反旗击鼓,司马懿才紧急收军的。

假如,当时诸葛亮尚在,蜀军不是“反旗击鼓”,虚张声势,而是“伏弩齐发”,那司马懿是不是也很危险呢?

所以,在追击问题上,如果不是司马懿就是要张郃死的话,那么,在这次争论中,张郃无疑是更为正确的一方。

人们都说“英雄所见略同”。

司马懿是三国最后的大赢家,张郃是令诸葛亮都忌惮的国之名将,二人自然都当得“英雄”二字。

不过,在此次战役中,二人意见每每相左,究其原因,主要是风格的不同。

出身世家大族的司马懿,长期参与中枢决策,一领军就是独当一面,长于战略、谋略。

应募出身,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张郃,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善处营势,料敌无不如计”,在进退战止等战术问题上,是数一数二的行家。

所以,在战略分兵,集中还是分散的的问题上,司马懿更全面,而在进退相持之道上,张郃更有心得。

司马懿与张郃、诸葛亮与魏延,双方有些类似,将帅之间本来都是互补性极强的,但因各种原因,都似乎没有磨合得很好,而且最后都留下了“统帅害死大将”的戏剧性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