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开国将领中,陈赓大将无疑是最“大胆”、也是最“幽默”的一个。

比如1943年的一个夏天,当毛主席在延安做报告时,坐在台下的陈赓突然间开始抓耳挠腮、东张西望,然后他“腾”的一下站起身跑到主席台上。

毛主席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问陈赓有何急事,只见陈赓什么也没说,抓起毛主席的杯子,将里面的水“咕咚咕咚”喝了个一干二净。

陈赓喝完之后向毛主席敬了个礼,说道:“天太热,借主席一口水喝,现在没事了。”

陈赓的幽默、大胆仿佛天生的一样,经常惹得战友们开怀大笑,因此也被称为我军的“开心果”。

然而就是这位幽默大胆的陈赓,在解放战争期间,趁着酒醉向毛主席提了一条建议,结果惹得毛主席拍案大怒,而陈赓也被毛主席的反应吓得脸色大变,不敢再多言。

那么,当时发生了什么事竟让毛主席如此生气,吓得一向胆大的陈赓唯唯诺诺、不敢多言呢?

要想弄清楚这件事,咱们还得从陈赓和解放战争开始讲起。

“人脉广泛”的陈赓

“人脉广泛”的陈赓

陈赓是湖南湘乡人,于1903年出生于当地的一个武术世家。

他的爷爷曾在曾国藩率领的湘军中当兵,陈赓的爷爷武艺高强,凭借着自身的一身武功,再加上战场上英勇善战,很快就受到了提拔,受封为“武显将军”

当曾国藩率领湘军和太平天国的起义军队战斗时,陈赓的爷爷对曾国藩强硬的手段不满,于是选择了卸甲归田,和妻子回老家隐居,并留下了一条后人“不得从军,不得为官”的指示。

在陈赓12岁那一年,因为父母要他和一个陌生的女孩结婚,年少的陈赓当即选择了离家出走。

离开家后陈赓并没有遵从祖父的指示,没过多久就参加了湘军。

1924年,陈赓考上了黄埔军校,并于第2年参加了广东革命军对陈炯明的讨伐行动,这次行动的“总指挥”就是蒋介石。

在一次战役中,靠近蒋介石“总指挥部”的第三师,因为师长指挥无能,导致部队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

蒋介石见状,决定亲自前往第三师督战,并任命陈赓为第3师师长,让他把溃散的部队集结起来。

可惜此时第三师的士兵因为作战失利的缘故军心涣散,不但没有听从陈赓指挥,反而将总指挥部的官兵给冲散了。陈赓知道军情紧急,赶忙催促蒋介石立即向后方撤离。

然而蒋介石此时却突然产生了一种英雄情怀,大步走到战壕外面,摆出一副想要“英勇就义”的架势,对身边的士兵喊道:“今日局面,我唯有自杀成仁,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的一年里,对蒋介石的为人十分了解,知道蒋介石如此行事只是因为好面子而已,赶紧上前劝道:“您是总指挥,要为大局着想,这只是一个师而已,还不是黄埔出来的部队,我们还是先转进,将部队训练一下再来报仇。”

陈赓的话,让蒋介石有了“台阶”可下,于是准备下令撤军。

然而,此时敌人部队已经逼近了总指挥部,前锋部队距离蒋介石甚至不到一里地,蒋介石吓得连路都走不动了。

陈赓见状赶紧将蒋介石背到自己的背上,并指挥部队向后撤退,陈赓这一背就是好几里地,直到他和蒋介石上了一条停在河边的船,蒋介石才让他将自己放下来。

蒋介石对陈赓救过自己这件事情一直铭记于心,哪怕两人因为理念不同分道扬镳,蒋介石也一直没有忘记陈赓的恩情。

1933年3月陈赓因为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蒋介石亲自下令将陈赓“接”到南京,亲自对他进行“劝降”。

然而不管蒋介石如何软磨硬泡,陈赓都不为所动,反而将蒋介石批驳得哑口无言,后来蒋介石见陈赓态度坚决,只好于1933年6月将他无罪释放,使陈赓安然无恙的回到了江西瑞金的革命队伍中。

延安!延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命令阎锡山调派16,000余名晋军士兵,向中共控制的上党地区侵犯。

时任太岳纵队司令员的陈赓知道后,赶紧率领部队星夜奔袭长治北关,并对老爷岭发起猛烈攻势。陈赓神兵天降般的军事行动还吓退了据守磨盘垴的晋军部队,一举切断了阎锡山军队的退路。

之后陈赓和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部队,一起铸造起了一道用钢铁铸成的“口袋”,将阎锡山派过来的8个师,2万余人的军队,全部歼灭于上党地区。

上党战役的失利,并没有让蒋介石狂热的头脑有些许的冷静,他仍然执迷不悟地要发动内战。

1946年7月,陈赓指挥的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归属中央军委直接指挥,部队的南面是蒋介石的亲信胡宗南指挥的6个旅,北面是山西阎锡山的5个师。

陈赓的兵力不足以同时应对两方面的压力,因此他想到了一个利用胡宗南、阎锡山之间的矛盾,各个击破的良策。

陈赓先对胡宗南军队发起攻击,成功消灭了他的一个旅,又在一个月后对阎锡山的军队发起攻击,消灭了阎锡山12000人的军队。

在这些行动中,阎锡山和胡宗南毫无“战友默契”,基本上没对“友军”进行过支援,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之后陈赓又将目标定在了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

“天下第一旅”装备着全套的美械武器,旅长黄正诚还有过曾在德国深造的经历。

然而这个所谓的“天下第一旅”在陈赓面前根本不堪一击,陈赓在临(汾)浮(山)公路附近设下埋伏,一举歼灭了这支所谓的王牌部队,并成功俘获了该旅旅长黄正诚。

接二连三的失利让蒋介石意识到自己的战略可能出现了错误,为了应对新的战争形势,他将对解放区的作战方针由“全面进攻”调整为“重点进攻”。

其中重点就是共产党控制的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

1947年2月28日,蒋介石把胡宗南召至南京,要他向陕甘宁解放区发起进攻,必须一举攻占延安,以摧毁敌党、政、军神经中枢,动摇其军心,瓦解其斗志”。

蒋介石为了作战成功,决定从东西两面向我解放区展开进攻,发动所谓的“哑铃战术”。

东线的国民党军队从苏北出发,向兖州地区出发,威胁我山东解放区;

西线国民党军队由胡宗南统领,从西安出发,一路北进向我陕甘宁解放区挺进,目标直指延安。

面对这一情况,党中央决定采取避敌锋芒的战略。

解放军两大主力之一的陈粟大军,向鲁西南挺进,带着蒋介石的15个整编师和41个旅绕圈子;

另一支主力刘邓大军,则突破黄河防线,并向大别山地区挺进,以图经略中原;

陕甘宁根据地,则由彭德怀率领的不足三万军队镇守。

三万野战军显然不是十数万敌军的对手,当胡宗南部队逼近延安时,毛主席还为了全面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毅然率领党中央撤出延安,带领由800人组成的“中央纵队”转战陕北,同时指挥西北野战军以“蘑菇战术”(在地理、群众有利于我方的情况下,针对敌方急切求战的心理,以小部队与敌周旋,消耗敌方精力,等敌方主力疲惫不堪之际,以主力部队对其逐个歼灭)粉碎敌人的进攻。

1947年6月,党中央转移至靖边县天赐湾,毛主席和周恩来对当时的局面进行了会谈。

毛主席和周恩来一致认为:如今胡宗南派兵从南往北打,阎锡山则派兵从西往东挤,虽然在陕甘宁根据地有彭德怀率领的西野部队镇守,但是要他分出精力对付多路敌军,实在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陕甘宁边区至今还是处在危急的状态。

鉴于这种情况,毛主席认为有必要将正在晋南地区转战的陈赓调回,将他率领的第四纵队摆在黄河两岸,东扼阎锡山,西挡胡宗南,做一个当阳桥上的猛张飞。

因此,中央军委决定让在晋南转战的陈赓纵队向西渡黄河,配合彭德怀部保卫陕甘宁根据地。

当时陈赓的部队刚打完晋南战役,在曲沃、翼城地区休整。不久之后,陈赓接到党中央命令,让他迅速前往陕北参加重要的军事会议。

陈赓醉酒谏泽东

陈赓醉酒谏泽东

陈赓接到中央命令后不敢怠慢,赶紧骑着一匹马向中央所在的天赐湾赶去。

6月16日,陈赓风尘仆仆地抵达了陕北党中央驻地后,迅速去见了毛主席和周恩来。

三人见面后,陈赓情不自禁地说道:“主席呀,您身边的部队实在太少了,武器装备又不好,我们实在很担心您,我手下的旅长们都跟我提要求,说要跨过黄河来保卫您呢。”

毛主席见到陈赓之后也很高兴,让他进窑洞详谈。陈赓进入窑洞后惊奇地发现,正在前线打伏击的彭德怀都从战场上赶了回来,陈赓知道,这次会议一定非比寻常。

果然,会议刚开始,毛主席就宣布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如何才能顺利地粉碎国民党部队对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之后毛主席将自己的战略想法和盘托出,着重提及了将陈赓所率领的第四纵队调过黄河,保卫陕甘宁根据地的战略方针。然而在以往的会议中表现活跃的陈赓,在会议中一反常态的没有发言,一直低着头不说话。

在之后几天的会议上,毛主席一直盯着陈赓,希望他能对这战略思想进行表态,然而一直到会议结束,陈赓仍然表现出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什么也没有说。

陈赓到达陕北后的第6天,接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要请他吃饭的通知。

陈赓到达毛主席住的窑洞后,毛主席和周恩来已经抵达,三人坐定后,毛主席端起了一个酒杯,对陈赓说道:“我和恩来之所以请你吃顿饭,一是为了帮你接风洗尘,二是为你打赢晋南战役庆功。”

坐在毛主席旁边的周恩来也将手中的举杯举起,对陈赓说道:“来,干杯!”

陈赓接过酒杯后一饮而尽,对毛主席和周恩来说道:“谢谢主席,谢谢周副主席。”

之后毛主席用筷子帮陈赓加了一些菜,对陈赓和周恩来说道:“今天我们多喝几杯,来他个不醉不归。”

几杯酒水下肚后,在酒精的影响下,陈赓终于忍不住了,对毛主席说道:“主席,我觉得您要将我调回解放区的事儿,做得不够英明。”

陈赓这话一出,原本轻松愉悦的酒桌气氛立马变得凝重起来,周恩来察觉到毛主席脸色不对,赶紧站起身来,拿开了陈赓的酒杯并对他说道:“陈赓你喝醉了,今天就这样吧,别喝了。”

毛主席见状,从周恩来手里接过酒杯,又放回了陈赓的面前,不动声色地对陈赓说道:“你接着往下说,我洗耳恭听。”

已经有些许醉意的陈赓没有理解周恩来的好意,拿起桌子上酒瓶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酒后,将之一饮而尽,放下杯子擦了擦嘴后,对毛主席说道:“我陈赓对您二位一向十分的敬重,但是针对前几天会议上提出的那个作战计划,我有个不同的看法。”

陈赓见毛主席仍然不发一言地盯着自己,大着胆子继续说道:“我觉得您让刘邓大军去大别山,陈粟大军去鲁西南都是非常英明的决定。这两支军队往东可以威逼南京,往南可以威胁武汉。如此一来,就像两把钢刀直接插到了蒋介石的心窝上,我陈赓从心底里佩服您的这项决断。不过,在全国一盘棋的棋盘上,您把我这个小棋子儿,放错地方了。”

周恩来见状,想阻止陈赓继续说下去,正在点烟的毛主席抬抬手阻止了他,说道:“让他说,把话说透!”

陈赓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后说道:“主席,我觉得你不该把我从晋南调回来保卫陕甘宁,你应该把我调出去,向南渡过黄河挺进豫西,再给蒋介石的胸口上插一把刀。保卫陕甘宁这种事情,您可以就近考虑找别人,你把我给调回来,就有点大材小用了。”

毛主席一边抽烟一边对他说道:“详细说说,你这个‘大材’,我怎么‘小用’了啊?”

话已经说到这儿,陈赓彻底无所顾忌了,说道:“现在战场上的形势对我军而言是越来越好的,你现在让我率领四纵回师陕北,这不像是主动进攻,更像是消极防御···”

一出“好戏”

“大胆!”

陈赓话还没说完,毛主席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说道:“好你个陈赓,你以为将你调过黄河是为了保护我毛泽东吗?你们一个个的都想去中原战场上杀个痛快,怎么不想想甘宁的兵力还剩几个?你让我就近调兵,可离我最近的就是你,你我都调不动,我还调哪个?我晓得你曾救过蒋介石的命,难道这次你是想把我毛泽东,把党中央拱手送给蒋介石吗?”

气愤之下,毛主席还用力拍了几下桌子,桌子上的酒水都被震得漾了出来。

毛主席这番严厉的言语和愤怒的举动,让陈赓原本被酒精麻痹的头脑恢复了些许清明,酒劲儿去了一大半。

见毛主席真的生气了后,陈赓赶紧站起来说道:“主……主席,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我一定坚……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定。”

陈赓道完歉后,悄悄瞄了坐在旁边的周恩来一眼,发现他面无表情地盯着自己面前的酒杯,表现得似乎“过于自然”,似乎对这一幕早有预料一样。

而毛主席则一直盯着他,什么也没往下说,当陈赓开始感觉浑身不自在时,毛主席突然间哈哈大笑起来,说道:“陈赓呀陈赓,我说一句笑话,就把你吓了个半死喽。”

原来,这一切都只是毛主席和周恩来之间互相配合,演的一出戏而已。

就在不久前,中央就已经改变了作战计划,新的计划和陈赓的想法极其相似。

毛主席认为,现在豫西一带敌人兵力空虚,如果陈赓率领的第四纵队向南渡过黄河,直插潼关至郑州中间的800里中原,既可以对刘邓、陈粟大军提供援助,又可以牵制胡宗南的军队,配合陕甘宁地区的保卫战。

而他之所以和周恩来演这一出戏,就是为了想让陈赓把他的心里话全部说出来。

陈赓听后十分感动,情不自禁地说道:“可是如此一来,主席您这边就···”

只见毛主席大手一挥,端起酒杯对他说道:“你莫管!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你们在前面打得越好,中央就越安全。”

周恩来站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于是站起身来倒了一杯酒,把酒杯塞到陈赓的手里,代表他和毛主席敬了陈赓一杯酒,陈赓将酒水一饮而尽,对毛主席和周恩来表示一定不会辜负中央的信任和重托。

第二天当陈赓准备返回部队时,毛主席和周恩来亲自给他送行,在即将分别之际毛主席对陈赓说道:“昨天的事多有得罪,还望你莫见怪。”

陈赓见状赶紧表示,是自己过于鲁莽不够冷静,才会误会毛主席和中央的意图。

说完之后,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哈哈一笑,陈赓正式踏上了归途。

陈赓在接受渡河任务后,立马投入了组建新兵团的行动中去。

1947年8月22日,陈赓指挥新组建的兵团,在大雨的掩护下,以破釜沉舟的勇气,从济源以西、平陆以东的多个渡口,突破了蒋介石引以为傲的黄河防线。

当时战士们为了渡河,专门将一些棉花用油布包裹,制成多个数米长的大包,然后将这些大包连在一起当渡船用,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条长龙一样,还因此留下了“陈赓大将军骑龙飞渡黄河”的佳话。

经过半年的奋战,陈赓兵团有力地配合了刘邓、陈粟大军赢得了多次胜利,并成功改变了全国战局:解放军正式从战略防御阶段转向战略进攻阶段。

而陈赓被毛主席“捉弄”的事情也不胫而走,解放军中有不少将领都受过陈赓的“捉弄”,因此他们听陈赓被毛主席“捉弄”后非常开心,其中有些人甚至当面对陈赓说:“嘿嘿,你也有今天啊。”

毛主席对陈赓“叫板”自己行为的处理方式无疑是非常妥当的,陈赓作为一个下属,在没有理会中央真实意图的情况下,就当面“叫板”领导,无疑是不妥当的行为。

在陈赓“叫板”自己期间,毛主席一直耐心地听他说完,等他把心里话都说出来后,才对他进行“批评”,并在第二天对他进行道歉,彰显出了他作为一个领导者博大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