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造车后,苹果果断地对汽车团队进行了优化调整。外媒报道,因叫停自动驾驶电动汽车项目,美国苹果公司裁员600余人。

公告显示,这批员工于3月28日接到裁员通知,裁员决定将于5月27日起生效。这也是自2020年疫情以来,苹果公司首次进行的大规模裁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意思的是,在放弃造车后,苹果将目光转向了充满无限可能的机器人赛道。

4月4日,据彭博社援引熟悉苹果研究团队人士消息称,苹果公司的工程师们正在研究一种机器人,它可以跟着用户在家中四处走动。那么问题来了,改换机器人赛道的苹果会成功吗?

放弃造车的苹果,为何瞄准了机器人赛道?

苹果是否会在机器人赛道上取得成功,这的确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不过,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解析一下苹果为何会在放弃造车之后瞄准机器人赛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当前的苹果正在经历艰难时期。尤其是在最为关键的中国市场,iPhone销量遭遇滑铁卢,市场业绩未达预期。在苹果公布的2024年第一财季显示,苹果在大中华区营收为208.1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39.05亿美元相比下降13%,这一数字远未达到市场预期,引发了市场对苹果在中国市场表现的广泛担忧。

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也反映了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困境。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4年初以来的6周内,iPhone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减少了24%。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Mate60系列实现了同比64%的迅猛增长。

另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份和2月份,苹果在中国的iPhone出货量分别为550万部、240万部,同比分别减少39%和33%,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困境。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苹果罕见地在中国市场开启了降价和促销活动,试图通过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

即便如此,苹果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依然处于下滑状态。据IDC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智能手机行业整体反弹的背景下,苹果市场份额出现退步。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近2.9亿部,苹果iPhone出货量下降9.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苹果股价下跌,市场担忧加剧。受多重因素影响,苹果今年首季股价下跌约11%,与标普500指数首季大涨逾10%形成鲜明对比。也正是因为苹果股票表现不佳,导致市场担心其主要产品需求疲软。今年3月初,高盛集团将苹果公司从“最佳买入名单”中除名。

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就在几天前,苹果最新提交的一份监管文件显示,苹果CEO蒂姆・库克在4月1日和2日两天之内出售了19.64万股股票,套现超33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这已经不是库克首次大规模抛售苹果股票了。去年10月,他已出售过价值约8780万美元的股票,扣税后获得了4150万美元。而此次抛售行为又发生在公司面临多重困境之际,无疑加剧了市场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iPhone销量下滑、股价下跌以及市场对其前景的担忧的情况下,苹果需要迫切寻找一个新的赛道,以做公司新的增长曲线。鉴于此,苹果将目光投向了充满潜力的机器人赛道。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而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据MarketsandMarkets报告数据,全球家用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103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245亿美元,预计2023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8.8%。从数据不难看出,机器人赛道可以说是一个空前绝后的蓝海。苹果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机遇。

这么来看,苹果放弃造车项目并转向家用机器人赛道,是公司在面临经济压力、市场需求变化和内部决策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的战略调整。这一调整有助于苹果寻找新的增长点,推动公司业绩的提升,并在新兴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这也展示了苹果在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方面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能力。

巨头纷纷入局机器人赛道,苹果能否取得成功?

回到正题,改换机器人赛道的苹果能否成功?就当前来看,苹果能否在这一赛道上取得成功,仍是一个未知数。

虽说家用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挑战和市场竞争。

在苹果改换机器人赛道之前,已经有不少巨头入局这一领域。比如特斯拉、亚马逊、波士顿动力等科技巨头已经在家用机器人领域有所布局,并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其中,特斯拉的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自2022年推出以来就受到市场热烈反响,目前其已经进化到了第二代。对比上一代,Optimus机器人二代人形机器人看起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包括更优雅的行走姿势以及自由度更大的双手,甚至可以用它来完成煮鸡蛋等精细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马逊则在2021年推出了名为“Astro”的机器人,不过,这款机器人本质上是一个带轮的智能显示屏。而且,Astro还可以回答亚马逊的AI助理Alexa的指令,但亚马逊一直没有进行大量销售,仍然以邀请限量发售。

而在更早以前,波士顿也推出了一款专为移动和操纵任务而设计的类人机器人Atlas,且其功能不再停留在旋转跳跃,供人“娱乐”的范围。在1月份公布的视频中,Atlas不仅能展现出了超强识别、抓握、敏捷、跑动、平衡的能力,还能帮助人类打辅助,干工程。尽管它还是实验性产品,但无疑已经展现了其适用多个领域的最佳人形机器人,比如救援、参与紧急任务、工厂、建筑工程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毋庸置疑,这些竞争对手的存在无疑给苹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过,苹果并非没有优势。作为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苹果在硬件、软件和人工智能等方面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

此外,苹果还收购了诸多AI方面的公司。据市场调研机构Stocklytics报告披露,截止2023年,苹果总共收购了32家AI公司,是科技公司中收购数量最多的。

毫无疑问,将如此多的AI企业收入囊中,不仅为苹果在AI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为家用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并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因此,苹果在这一领域能否取得成功,还需要看其如何整合资源、优化技术并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苹果也需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

总之,苹果进军机器人领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决策。在经历了上一个十年的探索与尝试后,苹果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下一个十年,苹果能否在人工智能领域抓住新的机遇,实现新的突破,还需交给时间来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