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

梅西的事到了这个地步,确实有点让人匪夷所思,我想,就连梅西自己也会挺懵的。

毕竟他只是个踢球的,但是却要对阿根廷政府的立场负责,要对以色列负责,对日本负责,还要对一些人的自尊心负责。

如今,骂梅西,成为中文互联网上最正确的事情。

港媒甚至给出《美斯抵日极速变脸,操练生猛又扭又射》这样夺人眼球的标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许多人在教梅西做人,包括我看到了一位在东北的103岁的爷爷,在教训梅西,“爷爷告诉你,做人比踢球更重要”。

但是,我就想问一个问题:所有这些东西,跟踢球到底有什么关系。

一个球员只要踢好球就完了,要求他这么会做人干什么,难不成我们都是去看球员如何做人的,我们是去看他的情商去了?

这不是为梅西包庇,我的意思很简单,让上帝的归上帝,让凯撒的归凯撒,在商言商,迈阿密国际跟香港主办方签的合同内容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包含梅西必须上场45分钟一说,这个要求是强制性的,还是可选择的,梅西所应该承担的义务总共包括哪些,那么只要对于他违约的内容,进行惩罚即可。

一些商业品牌,如果考虑到梅西的行为,对于区域市场有严重的影响,以后不合作,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再上纲上线,从商业飘到政治,飘到梅西这个人不行,那我觉得就有些没必要了。

毕竟梅西又不是凭借温良恭俭让得的金球奖

梅西所在的迈阿密国际,这次全球安排的活动很满,18天6场比赛,其实就是去组团赚钱的,跟五月天之前的情况比较类似。

舟车劳顿的梅西,刚踢完上场就来到下场,身体出现点问题,包括情绪上不愿意上场,也是有可能的。

作为一个商业行为,梅西实在是没必要去摆架子看不起香港的粉丝,这不是耽误自己挣钱吗。

再说了,之前梅西来了中国八次啊,每次都很友好啊,报道也很正面。

最后一次还是在北京,有一位少年突破保安的防守,拥抱了偶像梅西,还一度传为球坛的佳话。

怎么一年时间不到,梅西的名字就成为互联网上人人喊打的对象了呢,是不是有什么搞错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20岁的梅西参加了《天下足球》的节目,被主持人段暄屡次嘲讽身高。

如果说不尊重人,那么我认为这个现场才是更直接的对于受访者的不尊重。

不过,是否尊重梅西,以及梅西到底是怎么想的,从商业的角度,这些并不重要。

我们就是看他踢球的。如果稍微有点关于球品的要求,那也反映在梅西在铲球的时候,会不会踢到队友的身上,以及梅西会不会经常恶意的造犯规。

仅此而已。

为了让我们可以更有理有据的谴责梅西,更酣畅淋漓的怒骂梅西,请主办方尽快公布迈阿密国际的具体合同内容。

如果梅西的确违约在先,那么我也支持去抨击梅西,我也加入骂梅西的队伍。

在离开了商业合同的情况下,一昧去批评梅西的人品,去教梅西做人,还谴责梅西的政治立场,这个实在是有些跑题了。

不过,过年嘛,你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