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国家自1948年以来,陆陆续续和以色列打了五次中东战争,小规模的武力冲突不计其数。

总得来看是以色列占上风,但不为人知的是,爆发于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其实已濒临灭亡,埃及和叙利亚联手进攻,差点把以色列打崩溃。

前三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都很拉胯,埃及甚至把西奈半岛都丢了,与以色列隔着苏伊士运河对峙。

这次怎么突然雄起,把以色列打得招架不了呢?

此战爆发于1973年,关键人物是埃及总统萨达特。

一、活学活用东方智慧

这位总统是埃及取得真正民族独立后的第二任总统。前任总统叫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推翻了法鲁克王朝,此人颇具民族独立的意识,把埃及从英国魔掌下解救出来,算得上阿拉伯世界一号人物。

只是由于国力军力不强,再加上美国支持以色列,埃及与以色列打仗没赢。纳赛尔做事不走死胡同,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与中国总理见了面,从东方智慧中参详出一套绝招。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英法等国都希望给埃及提供援助,英法两国都没安好心,企图通过军援变相控制埃及,进而实现长久控制北非和苏伊士运河的险恶目标。纳赛尔果断拒绝,不肯就范,当然这也埋下了后来被英法意三国联合入侵的隐患。

纳赛尔转而把希望转向苏联,但苏联顾虑和美英法产生对抗,一时也没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4月,纳赛尔去万隆参加那次著名的“万国大会”,在会上与周恩来总理见了面。那时万隆会议的主角是印度,主要发起国。但纳赛尔特意和周总理拉近关系,对新中国很感兴趣。

大家注意一下这个时间,此时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结束两年多,新中国的表现震惊了全世界,影响力也骤然间提升,尤其是对苏联的影响力。

纳赛尔请周总理帮其引接联络,希求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见一面。

纳赛尔此举饱含深意。抗美援朝战争苏联也下场了,但起初也经历了拒绝出兵,只在幕后提供军事装备支援的过程。

另一个世人都知道但谁都没有说出来的典故是,当年在朝鲜上空的米格走廊,不止美军一家,还有好几个国家侵略部队都发现过,有一群大鼻子黄头发的“中国”战斗机飞行员,他们只会说俄语而不会说汉语。哪来的这种飞行员?自然是乔装改扮的苏军飞行员,他们穿着中国空军的衣服,不过是维持着那层薄薄的窗户纸,而美军也默认了。

这番心思,赫鲁晓夫自然心领神会,初步答应可以给埃及提供军事装备,尤其是地面战争最急需的先进战斗机和大炮。

尤其是战斗机,太重要了。当时以色列装备都是美制战斗机,遍观举世诸国,只有苏制米格飞机才能与之匹敌。朝鲜战场上米格走廊,以及新中国空军用米格飞机与美国战斗机空中格斗,已为世人所知。

纳赛尔大喜,随后按苏联要求,在布拉格与苏联签订协议,先后购买了6亿美元的军火。

苏联大赚一笔的同时,还获准派遣数千名技术人员、指挥人员和部分军官,直接进入埃及军队中,帮助埃军做军事指挥和技术把关工作。

纳赛尔得到大批做梦都不敢想的高精尖武器,立刻自信心暴涨,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苏伊士运河公司是英国掌控的用来把持这条洲际运河的工具,突然被埃及硬来了一刀,英国怒不可遏,联合法国和以色列悍然向埃及发动进攻,1956年10月,三国联军大举突入西奈半岛,把埃及军队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如果不是苏制武器还能勉强顶一顶,埃及在这一波狂攻中估计就改旗易帜了。

所以纳赛尔更加坚定地学习东方智慧,一边自己要硬挺到底,让北方大国看得起,另一方面绝不放弃任何拉北方大国下水的机会。光靠自己硬刚,是刚不过美国英国和他们的小马仔的。

但是苏联也不傻,知道埃及的心思,所以第二次中东战争中作壁上观,就是不伸手下场,干看着三国联军把埃及打得满地找牙。

纳赛尔及其后继者用的什么妙招继续拖苏联下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