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桂圆(子珍)自从1937年与毛主席之间的不愉快后,独自前往苏联,此后便与主席失去了联系。当得知毛主席再婚的消息时,她心中满是遗憾,认为自己若非当初任性,可能还能与主席共度余生。

一直到1947年,贺才被党组织接回国内,安置在东北的一个解放区,那里她从事一些文职工作,为革命贡献绵薄之力。到了1949年,贺无法抑制对毛主席的思念,决定前往北京探望。然而,她刚到山海关就被组织上的同志阻止了,他们告诉她,考虑到可能引发的问题,她不能前往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请求组织上的同志通融,但遭到了拒绝,对方态度坚决。无奈之下,她决定改变目的地,前往上海。当时的陈老总在上海负责行政工作,得知贺将来访,便邀她共进晚餐,接风洗尘。两人聊起了许多往事,从革命岁月到私人生活,贺频频叹息,懊悔自己当初的不理智,认为自己辜负了毛主席的深情。

陈老总注意到气氛有些沉重,便转变话题,谈到了贺的待遇问题。他提到,贺在黑龙江的工作曾是副师级干部,应享有十二级的行政级别,这意味着她可以拥有福利房和公车使用权,如果生病还能享受免费医疗。贺虽多次推辞,表示自己不配享受这么高的待遇,建议降至十六级,但陈老总坚持认为,贺为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应当享有更好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毛主席曾致电陈老总,询问贺的状况。当得知她享有十二级待遇时,毛主席提出应取消其行政级别,所有费用由贺自行承担。然而,陈老总坚决反对,认为贺曾历经长征,为保护同志差点牺牲,应得此待遇。毛主席无言以对,最终挂断电话,任由陈老总安排。

陈老总为贺安排了住所,并办理了上海户籍,使她能享有市民待遇。1959年,贺在南昌休养时,毛主席在庐山安排她上山相见。两人自1937年后首次重逢,毛主席简单地说了句“都过去了”,两人随后聊了些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事。贺表达了对女儿李敏的关心,毛主席承诺会照顾好她。

约一个小时后,会面结束,毛主席安排人送贺下山。回到南昌后,贺与闺蜜分享了与毛主席的会面细节,而毛主席则对外保持沉默,严禁任何关于此次会面的泄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的岁月,贺生活在严密监控之下,她的身心饱受折磨。好在周总理关心她的健康,确保她得到妥善治疗。动荡结束后,贺恢复自由,并在家人陪伴下回北京祭奠毛主席。

晚年,贺在上海的一个小院安度晚年,市委安排了人手照顾她的日常生活。1980年代初,她病重住院,尽管她渴望回家,但病情危重的她被医生禁止出院。1984年4月,贺病逝,享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