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四川西南小凉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了美味的峨边三月笋,“打笋子”是当地彝族群众一年中最主要的经济收入,被称为彝族群众的“盐巴钱”。为确保采笋期间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峨边彝族自治县公安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直面矛盾纠纷多、风险隐患大等笋山治安管理难题,实行“笋山警务三+”工作法,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为建设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创造了平安稳定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部署+治理”,夯实平安稳定基石。一是强组

织。县公安局紧密结合峨边实际,围绕地界纠纷、治安隐患、社会面防控等方面工作进行分析研判,成立以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平为组长,局党委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多次召开部署推进会议。3月以来,李平副县长多次率队到613、617林场等采笋一线,慰问看望执勤民警,并就开展好治安维护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有效确保了笋山社会治安持续平稳。二是强部署。县局积极落实笋山警务前移,在全县部署3个 “笋山警务工作室”,通过笋山警务进林场、警务帐篷扎笋山开展伴随式警务工作,在采笋区设置便民报警服务点12个,通过设立110报警牌、张贴民警联系牌、发放警民联系卡、张贴温馨提示等方式向群众提供报警、投诉、咨询等服务,并根据采笋季规律特点,科学调整执勤时间,最大限度服务群众。3月25日,县局召开笋山警务工作动员会,举行笋山警务“党员先锋队”授旗仪式,由36名党员民警组成的沙坪、新林、红旗、毛坪四支公安笋山党员先锋队正式入驻笋山警务室。三是强合力。建立《峨边彝族自治县公安局春笋采摘应急处置预案》,下设指挥联络、现场执勤、交通疏导、舆情监控、后勤保障等5个工作小组,将40名局机关党员民辅警纳入应急处置队伍,不断加强实战合成演练,确保春笋采摘期间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同时构建“乡镇干部+党员民警+德古+村组干部+一村一辅警”五级服务体系,全力做好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领路人”,织密笋山治安维稳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打击+管控”,筑牢安全稳定防线。一是勤排查、强打击。紧盯边界矛盾隐患,履行好“情报收集员”工作,以采摘点为主阵地,拓展信息渠道,扩大信息来源,充分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深入群众走访调查,同时加大巡逻管控力度和巡逻执勤密度,发现并及时制止“不听规劝、强采盗采、越界采摘”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践行“深耕善治”理念,用心用情护航春笋采摘群众。3月以来,“笋山警务工作室”处置因采笋发生的殴打他人、寻衅滋事等案件3起,依法打击处理15人;二是勤走访、强化解。把握好“纠纷调解员”角色,坚持“掌握在先、控制在前、化解在早”的工作理念,充分利用“四川e治采”作用,把排查化解矛盾落实到走访群众、调处纠纷、整治隐患等警务活动全过程,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截至目前,及时介入化解笋山矛盾纠纷22起。三是勤检查、强管控。笋山警务室联合交警大队,在边界路段设立临时检查卡点,加强对外来人员、车辆和流动人口的盘查、掌控,落实道路交通管制措施,坚持上限处罚不降格,坚决杜绝隐患车辆上道路行驶。期间,共排查火灾隐患9处,现场整改9处;查处无证驾驶12起、货车违法载人3起、超员5起、客货混装2起;收缴管制刀具3把,批评教育人员6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宣传+提示”,提升服务管理质效。一是法宣前置。警务室民辅警与峨边613、617等林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笋山“法治服务队”,按照“伴随式”服务模式,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巡逻值守、便民服务等工作,深入笋山、森林防火卡点、交通要道,通过悬挂横幅、召开集中宣讲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用典型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宣传防电信诈骗、禁毒、扫黑除恶、护林防火等各类政策法规,悬挂宣传横幅7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3200余份,受教育群众4900余人次。二是预警前移。严格按照“干警跟着警情走”要求,在笋山落实民警驻点伴随服务,强化报警处置、治安巡逻、森林防灭火等工作,营造平安和谐采摘环境,确保采摘期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帮助群众170余人次,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三是普法前倾。利用“峨边警方”“峨边在线”微信公众号村民微信群、彝族火塘、坝坝会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春笋采摘要求及注意事项,通过普法宣传、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形式,引导群众依法处理纠纷矛盾。今年以来,发布普法、警示内容信息12篇。

(峨边彝族自治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