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世界总是善良的孩子吃亏。

来源:王耳朵先生

01

写 过很多霸凌事 件,

但河南新乡这起很特 殊。

它没有邯郸三害那么恶劣,

反而随处可见,

一路从我们的童年,

延续到了我们孩子身上。

而且被霸凌的家长

没有坐以待毙,

找了社区,

找了学校,

找了警察,

还是没能彻底拯救女儿。

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开始,是有人举报,

他的儿子和老婆

在校门口被同学家长殴打。

爆料视频里,

一对男女拦住一名男孩。

女人紧紧拽住男孩衣服,

狠狠甩了两记耳光,

男人紧跟上前

也甩了十几次耳光,

然后一边骂,

一边用拳头狠砸男孩头部。

男孩挣脱开,

男人跟着追打,

把他按在地上,

手脚并用地狠踹。

一旁举着手机拍摄的男孩妈妈,

也挨了几下打。

男孩父亲义愤填膺地控诉:

“儿子和老婆脸都肿了, 妻子手上也有伤。 到医院看儿子时, 他捂着胸口说里面疼, 眼睛看东西模糊。”

他们父母报了警,

女孩父母被行拘、罚款,

结果事情反转了。

女孩舅舅,

手持身份证实名发布了一段视频,

讲出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校期间,

女孩长期遭受男孩霸凌,

殴打、辱骂、勒索钱财,

不给钱就打。

那天,男孩又故意找茬打骂她,

还抢走了玩具。

女孩恐惧上学不愿去学校,

在父母的追问下,

才说出实情。

第一次得知女儿

在校被如此欺负,

女孩父母首先想到的是

寻求警方帮助。

他们报了警,

但了解到未成年事件

只能通过调解来处理,

又找了社区出面。

两方家长在警察和社区共同参与、

协商的情况下,

签下了协议书,

并让男孩归还了

最后一次勒索的50块钱,

写下保证书发誓不再霸凌。

谁知,第二天女孩去上学,

男孩不但没有

按照协议书上约定的

在班级当众道歉,

反而变本加厉地威胁女孩:

“以后你再告诉家人让你爸来, 我还打你!”

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次,女孩父母仍想通过

正当渠道来解决事情,

他们找到了学校。

原本他们已经决定下半学期

给女儿办理转学,

但因为临近期末没法立刻转走,

所以希望老师和校长可以调班,

把两个孩子分开。

但学校和老师

并没有做出任何措施。

网传的一封

来自女孩爸爸的自述书里,

他写道:

“李x坤并未停止 他的侵犯和霸凌, 依然继续辱骂 威胁我们女儿说‘傻逼,滚, 你要是敢告诉 你家人我就继续打你, 有种叫你爸来’ 诸如此类等等, 同班同学也都看到了并可作证。”

第三次得知女儿仍被霸凌,

女孩父母忍无可忍,

冲动之下跑去学校堵人。

这才有了热搜上的

“9岁男孩校门口

被同班女生父亲殴打”事件。

而且,在女孩爸爸的自述中,

还有很多内幕。

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报警时,

男孩爷爷当着民警、

社区工作人员和围观群众的面,

教唆孙子

“下次打不过就上手抓她的脸!

给她抓花!”

女孩父母被拘留后,

社区想通过调解化解两家矛盾,

但男孩父亲扬言“教育局有人!”

男孩爷爷放话,

要想摆平这事

“先拿20万再说!”

而被男孩欺负的,

不止女孩一人。

他长期霸凌一二三低年级的学生,

且多为女生,

还有勒索不到钱

就追打至女生家门口的行为。

0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父亲为了软肋,

突破了底线。

他的鲁莽虽然违法,

却成了保护女儿的最后一道屏障。

看清原委,

网友们怒了,

纷纷留言:

“打得好!活该被打! 千千万万个闺女的父亲 都站在打人者这边!”

心疼、愤怒这些情绪都没错,

但更需要的是对策。

校园霸凌不只是像

邯郸事件那样没人性的身体伤害,

更多时候它是隐形的。

比如造谣、孤立、嘲讽、

暗骂、恶作剧……

这些看起来“伤害不够格”,

可那个被霸凌的小孩

早已伤痕累累。

谁能保证自己的孩子

不会和新闻中女孩

有一样有类似的遭遇?

我们和女孩父母一样,

都是没有后台的普通老百姓,

那在孩子被欺负,

多次求助无门的情况下,

难道只能以暴制暴?

以自身违法的代价去保护孩子?

0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这个故事,

也许能提供一些思路。

有个国际性非营利组织“BACA”

反霸凌机车帮,

帮派成员个个长相粗犷,

纹花臂,穿皮衣,

戴着夸张的金属饰品,

骑重型摩托车,

看着凶神恶煞形同黑帮。

可他们目的就一个:

保护孩子免受暴力侵害。

如果你的孩子遭受校园霸凌,

对方家长不想管,

学校不敢管,

BCAC就会出手干预。

0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干预分成四个阶段:

一级干预:

浩浩荡荡的车队带着小礼物

上门拜访孩子,

给TA勇气,

告诉TA背后有一群猛汉撑腰;

二级干预:

在被霸凌的孩子需要的

任何时候去提供保护。

比如孩子害怕去学校,

不敢独自走路,

他们会陪着孩子,

守在家和学校附近,

跟在公交车后,

接孩子上下学。

三级干预:

以帮派分部组长的名义

给施暴者发信函,

提出警告,

否则诉诸法律。

四级干预:

组织大规模车队,

在受害者家庭所在的街区游行,

一是让邻里街坊都知道

谁家养出了个欺负人的混蛋,

二是发动群体力量去关爱、

保护被霸凌的小孩。

他们的宗旨是

“绝不跟踪施暴者

绝不使用暴力,

只作为屏障一样

受害者阻挡伤害,

震慑心怀歹意的恶徒”。

国内目前还没有类似的民间组织,

但家长可以有自己的“BACA”。

0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有位妈妈,

发现读4年级的儿子

在学校被敲诈勒索。

她收集完证据,

给了对方家长两个选项:

第一,在教室当着学生、

校长、老师的面,

家长带着各自孩子

跟她儿子道歉保证,

且停课半个月。

第二,把事情闹大,

到对方小区、

家里拉横幅,

让所有人知道你们家小孩的德行。

霸凌者的家长一听要闹事,

当即低头选择道歉。

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河北邢台,

一初一男孩

被几名初三学生堵在厕所要烟。

男孩父亲知道后本想以暴制暴,

后来冷静下来,

安抚儿子正常去上学,

自己会去接他放学,

其他的事全交给老爸。

次日放学,

这位硬核老爸,

举着手里事先买来的香烟,

冲着人群喊话:

“初三的学生, 跟你们班里堵厕所 要初一孩子烟的说, 叫他出来拿, 我给他买来了。 荷花35的不行, 还得要45的。 我买来了。”

这么一喊,

校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家长们都知道出现了霸凌事件,

怕自家孩子也被霸凌,

想知道霸凌者是谁,

也想看学校怎么处理。

事情越闹越大,

校长出面解决,

硬核老爸又求校长:

“校长我在你那点存一些烟, 我家孩子要的话直接向你要, 这样方便点, 也别让他们打我家的孩子!”

连招下来,

从学校到老师再到霸凌的学生,

硬核老爸全部一锅端了。

这个社会就是软的怕硬的,

硬的怕愣的,

愣的怕不要命的。

遇上流氓和流氓家长,

就别想着以德服人以理服怨。

不如打扮得社会一点,

一看就不像个善茬,

再去和对方父母、

孩子交涉。

展示你有多讲理

却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

试试向他们展示

“你有多么不讲理”。

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完了家庭,

再说说学校。

我一直觉得,

比霸凌更可怕的,

是对霸凌现象的和稀泥。

前段时间邯郸发生一起

“初中生被同学灌开水”事件,

男生在宿舍被几个室友擒住,

往嘴里灌滚烫的开水。

网传的照片,

让人不忍多看一眼。

但通报里,

官方把校园霸凌写成了“打闹”,

把“开水”避重就轻写成“水”,

把处理细节一带而过,

仅仅“加强教育”四个词

就草草结束。

河南新乡这个通报也是,

不提殴打和勒索,

把校园霸凌模糊成

“同学间的纠纷和摩擦”。

如果官方不正视校园霸凌,

这让受害的小孩怎么想?

他们还有没有勇气寻求帮助?

所有和稀泥式的息事宁人,

都是对恶的纵容。

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点,不如学学

打响反霸凌第一枪的成都。

前不久,成都市招考委,

成都市教育局印发了

一份关于高中统招的文件,

其中明确提到:

考生初中在校期间

存在校园欺凌等行为的,

不得推荐为指标到校生,

并在录取中最后投档。

把校园霸凌的惩治,

直接写进招录规章。

这相当于列出了

一项“校园霸凌考核”,

不模糊界限,

不混同于日常道德行为,

不轻拿轻放。

有句话说,

人是叫不醒的,

只能痛醒。

指望霸凌者自己幡然醒悟,

那是做梦,

只有在他们最要命的地方来一刀,

让他们再管不住手脚的时候

想起这钻心的疼,才有用。

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关于孩子被霸凌,

聊一些实用的讨论。

第一,不要对孩子遇到的霸凌

降格处理。

第二,轮到你出场的时候,

不要介意把事情闹大。

当你知道自己孩子

成为受害者的时候,

意味着霸凌已经发生若干次了。

这时候就别顾及体面了,

如果撒泼耍横

能守护孩子安宁,

那就去做。

第三,教孩子打回去,

更要教他们怎么打。

孩子被打了,

他们会不知道打回去吗?

他们只是因为体力或者性格

没有打回去的勇气和能力,

也不知道怎么打,打哪里。

360老总周鸿祎出了一招,

他说他小时被总被欺负,

但他次次都打回去。

不怕别人嘲笑他打不过,

用指甲挖,用牙齿咬,

慢慢地就没人敢欺负他了。

第四,不要限制他们

只和乖孩子交朋友。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

跟乖孩子交朋友,

这个观点有失偏颇。

有句古话说

“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

什么样的朋友算好朋友?

是成绩好但当你孩子

被欺负时躲得远远的人?

还是成绩一般

但会为你孩子出头,

制止霸凌的人?

教给孩子正确的交友观:

有的同学有钱,

有的同学成绩好,

但这些都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只有关键时刻

能够跟你站在一起的

才是真朋友。

跟孩子说在学校要广泛交友,

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帮助别人,

这样自己遇到事情

才会有人出来帮你。

写得有些多,

各位受累看到这里。

我只是有些共情,

虽然伤害别人不对,

但我不愿看到,

这个世界总是

有良知的好孩子吃亏。

作者: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