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测量速度大约是每组每时1公里左右,加上巡检仪,每组1个小时能测量5公里,效率提高了。”一双会拍照的“大眼睛”、4个设备检测单元、1个数据处理单元,可实时拍摄、分析接触网设备,南宁供电段日前投入使用的TYBW型接触网智能综合巡检仪,让高铁接触网检修工作事半功倍。

国铁南宁局地处西南山区,管内80%的线路穿越喀斯特岩溶地貌,65%的线路依山傍河,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安全度汛压力大。十年来,国铁南宁局坚持科技赋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广应用“天空地”一体化检修手段保障铁路安全畅通。

上可“天眼”巡航。随着无人机航拍、灾害监控报警系统、卫星遥感影像等科技设备的广泛运用,铁路防洪减灾勘查行动也从传统的人工攀岩勘查、望远镜远眺转变为无人机高空勘查、卫星遥感3D建模等,不仅减少了巡查死角、扩大了防洪勘查的覆盖面,同时也降低了勘查人员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

“天眼”蓄势待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眼”蓄势待发。
职工操纵无人机起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工操纵无人机起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可潜水护航。引入水下检测机器人“小海鲸”开展水中桥墩检查,检修作业方式由以往依靠专业人员下潜探查到依靠机器人实时采集影像,每个桥墩检查时间由20分钟缩短至5分钟,既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又提升了作业效率。

职工借助高科技作业,科技感十足。秦昱翔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工借助高科技作业,科技感十足。秦昱翔摄
“小海鲸”开展水中巡查作业。秦昱翔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海鲸”开展水中巡查作业。秦昱翔摄
职工放“小海鲸”下水畅游。秦昱翔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工放“小海鲸”下水畅游。秦昱翔摄

巡检时可精准读数。启用智能站台建筑限界激光测量分析仪对车站站台、雨棚进行检修、限界管理,改变过去使用站台限界测量尺人工读数、手动统计分析等作业方式,实现自动精准读数,实时上传数据,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投入新型轨道检查设备——德铁快速小车,取代了以往人力推行轨道检查仪对线路轨道开展周期性检查,昔日需花费半年时间的检修任务如今半月左右便可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业时可防控安全。自主研发投入使用的“宁铁铁盾”北斗智能安全帽,具有视频通话、语音对讲、轨迹回放、行为识别、Ai语音等多功能,一体可视化安全生产综合管控系统实现了事前预防、事中预警、事后回溯,全方位保障铁路施工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人员头戴安全帽在施工现场解决技术难题。刘秋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人员头戴安全帽在施工现场解决技术难题。刘秋梅 摄
施工人员头戴智能安全帽在现场施工。刘秋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工人员头戴智能安全帽在现场施工。刘秋梅 摄

通过近年来投入一系列科技设备,国铁南宁局不断深化对防洪安全内在规律把握,坚持全员防洪、全年防洪、科学防洪、精准防洪,已实现连续第14个防洪安全年。

来源:国铁南宁局

作者:黄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