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以为马云回国,能待得久一些,想不到又去日本了。

这次是以东京大学客座教授的身份去的,马云到东大研究“可持续农业和粮食生产”。

换句话说,就是研究种地的。

国内一帮老农估计要不服了。你马云研究什么不好,研究种地?而且还去日本研究。估计一些“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的调调又要出来了。

其实马云选择日本,应该是跟他喜欢日本的企业家精神有关。

马云在气质上,趋向稻盛和夫

他不是那种硬核的、科技类的企业家,所以碰到马斯克,就会觉得马斯克只是那种“学院式的聪明”,不是东方式的智慧。

马云从骨子里喜欢被别人称为“老师”,或许是跟他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并不出彩的第一学历相关。

所以近年来,马云在拿荣誉博士方面,斩获颇丰。

其中包括香港大学、特拉维夫大学(在以色列)、香港科技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以及德拉萨大学(在菲律宾)。

没有一所大学是中国大陆的。

其实以马云的资历,想拿个清北浙大复旦的荣誉博士,也并不困难。但是马云似乎并不看好我们的高等教育。

原因,大家都懂。

咱们的学术圈人情关系太复杂了,一旦马云开口答应了中国大陆某大学的名誉教授、名誉博士,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这所大学的领导不断地向马云暗送秋波,希望马老师捐几个大楼啊。

国内大学的领导不老这么说吗,“大学之大,非在大楼,而在大师”。

但是假如有了马大师,建几所漂亮的大楼那,那也是一桩美事呀!

马云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他想研究个量子物理、猴脑,都有一堆资深学者为之背书。

那马云就是纯粹做慈善了。

有个说法,马云去日本,也可能跟孙正义有关。

当年马云初创阿里的时候,没钱,国内投资圈没个看好他的,恰恰就是日本人孙正义给阿里投了2000万美元,让马云“活”了下来。

其实在中国真正做生意的,没有一个是真“傻”的。

马云在访谈节目中说,他创办阿里的起心动念,正是因为去美国旅游的时候,看到了互联网,于是想着回国也办一个互联网公司。

他内心明白,在科技方面,美国确实是先进。

然而马云也在访谈节目中却毫不掩饰地嘲讽国内擅长写论文的青年学者。

马云说,他看不起这些人,因为他们写论文的目的,往往都是美国有什么,我们也要有什么,而不是未来有什么,所以我们要有什么。

话说的很漂亮,可是一旦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看,就能看出马云的矛盾之处。

马云渴望做出一点原创性的东西,但是发现搞了一辈子,都退休了,还是只能回到东方式玄之又玄的智慧上面。

所以,当马云面对马斯克天马行空的关于火星、人工智能的畅想的时候,显示出了其市侩的一面。

面对马斯克,马云摇身一变,成为中国社会随处可见的成功学大师,大聊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读死书是没有用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等马斯克一走,马云私下还是关注Chat-GPT,关注气候,关注先进农业。

他明白差距,总想逃脱他的思维窠臼,但是却总是难以得其所愿。

偏偏中国民营企业界纷纷尊马云为精神导师,把他无节制地神话,让马云苦不堪言。

关于马云的逃离,用一句俗话解释:在这里,马云已经无法做他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