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林肯结束了三天的访华行程。他此行收获如何?今天的相关新闻要素大致透露了风声。

先是外交部发布了偏继续保持沟通的“中美达成五点共识”;再是获得最高接见时,和谐地聆听了中方劝诫——这是特有的微妙气氛,足够明显,布林肯不是拜登,级别终究够不上,碟子小了那么一点,装不下美国期待的大餐。

外界关注的双方就俄乌问题解惑释疑,不需要多触及,听《新闻联播》后段的国际瞭望就能感知:俄军在乌克兰保持某种优势……美国援助以色列进攻拉法,加剧了人道主义灾难,不负责任地行使一票否决权,破坏了巴勒斯坦和平建国进程……美国经济增长未达预期……

如此种种,都是在告诉热血观众,美国还有很大的努力与进步的空间。回头想想看看,无论布林肯还是早几天的耶伦,走不上红地毯其实也合乎常规。

如果美方想不通看不透,倒是建议他们着重五点共识中的第四点,加强人文交流时多了解下我们外交传统名篇,比如:《晏子使楚》,《吕相绝秦》,等等,与此同时,还得与时俱进,领会“责任都在美方”的深刻内涵。

否则,责任还是在美方。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不仅难以管控风险,更容易在飓风中凌乱,落得两手空空,顺带民间沾连的热搜,也会转瞬即逝,留下不大不小的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对比就没有高低,没有答案,上次耶伦拉夫罗夫撞了个前后轮转,这次布林肯虽无衬托,但他坐在回程的飞机上,应该也有所听闻圈内传言——据称哈马斯与法塔赫即将在北京举行会唔和谈;接下来的五月,克里姆林宫也做好了普京新任期首访定在北京的战略之行。

在夜色中的云层中穿梭,布林肯会怎样整理思路向拜登汇报情况已经不重要了,甚至拜登来了,也不能凭一己之力撼动什么。因为不是历史的旗帜在动,是风在动。

近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接受采访时较为谨慎地表示,经华盛顿智库分析,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在其第一个任期内访问中国的可能性并不大。
也就是说,拜登很有可能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首位在任期内没有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

嗯,反正我们全都熟悉了,责任还是在美方。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关注,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