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天,不止一次有朋友强烈安利我去听刀郎出的新歌,理由是,刀郎真是太敢写也太敢唱了,他的新歌《罗刹海市》《颠倒歌》唱出了我们老百姓的无奈,他也讽刺了更多的东西,你懂得

我说,刀郎?他不就是讽刺那英的吗?

我听了刀郎的新歌。说实话,刀郎的嗓子不错,但是他的歌对我来说还是太浓烈了点,我不大爱听。而那个火爆全网的《罗刹海市》,也没让我觉得特别惊艳,我觉得词写得有点乱。

大意跟另一首《颠倒歌》其实差不多,主题都是我们生活在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

直到我看了几篇“深度”解读刀郎新歌的文章之后,我明白了,原来大家是把刀郎当公知了啊。

自媒体人是借着刀郎这把刀子来反映自己对现实的不满,通过解读刀郎,来体现自己对于现实的批判。

何必绕这么一大弯子呢?你讽刺就讽刺,扯刀郎干嘛。如果想讽刺你想讽刺的,那我觉得,其实鲁迅,柏杨也能成为你的刀子啊,要论文笔和思想,他们可比刀郎要强多了。

我觉得对任何艺术作品过分的解读,都有点病,就跟评论家所理解的与作家实际所想的永远都隔着十万八千里一样。

我打算这样回复我那个强烈安利我刀郎新歌的朋友:我收回我之前说的话,刀郎其实连那英也没讽刺,他只是写了一首歌而已,仅仅是一首歌。

我对刀郎是不是在华语乐坛复出,以及他通过这首歌到底羞辱了谁这一类的爽文桥段丝毫不感兴趣。

刀郎就是一个创作歌手,他的嗓音很有西北男人的特点,充满了沧桑,充满了雄性的荷尔蒙。我猜他一定是见惯了太多的黄土高坡,经历了太多的生死离别,骑坏了太多奔腾的骏马,也见识过太多展翅的雄鹰,那才能有如此富有故事感的嗓子吧!

我笃定,刀郎一定是个西北人,或是内蒙人,不然就是新疆人。

上网一查,刀郎是四川内江人,之前的名字叫罗林。

所以说,我们对于很多事都存在极深的误读,而这个世界正是通过误会构成的。

把刀郎当公知,同样是对刀郎其人、其歌非常大的误读。

你们到底想干嘛,让刀郎替你们发声,挑大旗?然后你们在后面给刀郎点赞,给刀郎“深度解读”?

我觉得各位写自媒体的,还是直接一点,不用绕这么大弯子,应该敢怒敢言,可以讽刺,但是别老去通过解读人家的讽刺来代替你的讽刺,这样是不是证明你的原创能力也太弱了?

我明白,大家也是憋坏了,很多话不知道怎么说,也可能说了,但是这些话却都沉默在一个个由二进制构成的代码里了。

但是把刀郎推的这么高,让一个歌手承担了公知的责任,我觉得这无论对刀郎还是对大众都是一种不公。

我很尊敬刀郎,也理解那英、杨坤等一众所谓的主流歌手对刀郎音乐审美的偏见,这都没问题,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艺术的事,本来就是有很多争议的。

倒是大家平时其乐融融惯了,碰上个讽刺的就把他当成毒舌了,觉得华语流行音乐圈会从此改姓“刀”,2023以后将被称为“刀郎元年”,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