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不止一人,要不是有职数的限制,那想必配备越多越好,一般是不能上双。

有好多人等着解决副处的职务,不惜往县人大、政协里靠拢,只要是副处实职那肯定也是好的,毕竟汝之砒霜,彼之蜜糖。

至于俩部门有无实权,那还是有的,大小就看它如何履职及每个人对权力的操弄。

根据对三百多份副县长简历的统计,副县长的上一个职务是有迹可循的,体制若没经历重大变革的话,将囊括90%的来源。

一、行政机关正科。

市机关的科长,一般都是市常委部门的,比如“组宣统”的科室科长,近些年较为常见的如纪委部门室主任被提拔为副县长。

通常说来,比如一些重要乡镇的党委书记每次换届会考虑到平衡性,一般有人直接提拔为副县长,多数是来自经济重镇。

那些市级机关的一般还会担任县委常委

当然,也会看到县城一些其他正科级的局长、主任等领导会提拔为副县长,给优秀的人打开一条“未来有希望“的晋升通道。

当然,还有一些省甚至更高平台的人,因为有到基层挂职锻炼的,虽然他们的级别都比较高,但也会有极少数的科级干部。

二、同级别的领导。

这些当然以省直机关的副处长、市直部门副职为主,当然有也还有部委的,不同的人对自己职场期望不同,有些人搞两年回到原单位工作,有的则是留下继续任职。

也会有本县或其他县的副县长,能干两届副县长没有进常委的,那很大概率是难以提拔了,接下来可能会去人大、政协等。

还有一些副处级的经开区书记、管委会主任等等,比如法检两院的一把手,想搞行政工作,可能成为县委常委并兼副县长。

三、高层次人才引进。

这个就比较牛逼了,之前他们是学生,行政级别是一张白纸,但有些人天生就是搞体制工作的“大才”,所以一些地方会引进高质量人才,一般先担任科技副县长。

这样的例子比较多,比较出名的有山东烟台最美陆副区长、河南新乡市下辖的一位宋姓的副县长,都是“才貌双全“的典型。

四、国企高校事业单位。

这个只要满足相关条件,国企高校等系统高管进入机关担任领导或者四级调研员以上职级的,那么一个人从企业到政府任副县长,单从政策上来讲是完全行得通的。

这个也有非常有名的案例,比如河北邢台某县县委原常委、常务副县长回某,他的“副县长”之路,堪称“企转政”的典范。

公务员是有交流制度的,比如调任。

根据《公务法》的第七十条,县领导可以由上述调选人担任,这时不考试也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