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甲寅除夜杂书 其一 明 · 文徵明

千门万户易桃符,东舍西邻送历书。

二十五年如水去,人生消得几番除。

首句“千门万户易桃符”,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景象。在古代,人们有在春节期间更换桃符的习俗,寓意着驱邪避凶、迎接新年。这里的“千门万户”形象地描绘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更换桃符的热闹场景,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次句“东舍西邻送历书”,进一步展现了春节期间人们互赠礼物的习俗。历书作为新年的一份礼物,寄托着人们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这句诗通过“东舍西邻”的描绘,展现了邻里之间的和谐与亲密,也体现了春节期间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第三句“二十五年如水去”,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二十五年”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度过的岁月,也可能是泛指人生中的一段较长时光。诗人用“如水去”来形容时光的流逝,既形象又生动,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无奈和惋惜。

尾句“人生消得几番除”,诗人进一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里的“几番除”指的是人生中的多少个除夕,也就是多少个岁月的轮回。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寄寓了对珍惜时光、把握人生的深刻寓意。

整首诗通过对春节习俗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而引人深思,是一首优秀的七绝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甲寅除夜杂书 其二 明 · 文徵明

多事关心偶不眠,随人也当守残年。

不须更说新春事,来岁今宵在目前。

七绝《甲寅除夜杂书 其二》是明代文人文徵明所作,此诗主要表达了他对除夜时分的感慨,对过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首句“多事关心偶不眠”,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状态——因为心事重重,导致他无法入眠。这其中的“多事关心”可能是指诗人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也可能是对未来一年的忧虑。在这个特殊的除夜时刻,诗人的思绪万千,无法平静。

次句“随人也当守残年”,诗人提到“随人”,可能是指身边的人都在守岁,自己也不得不随大流,一起度过这个残年。这里的“守残年”既是对当前除夕夜晚的描述,也带有一种对过去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第三句“不须更说新春事”,诗人似乎在对自己说,不要再谈论新春的事情了。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已经对过去的一年有了足够的反思,对未来的一年也有了足够的期待,所以不想再过多地谈论新春的事情。这也体现了诗人的一种超脱和豁达的心态。

尾句“来岁今宵在目前”,诗人展望未来,认为明年的今天(也就是下一个除夕)就在眼前。这句话既是对时间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期待。诗人似乎在告诉自己,无论过去的一年如何,新的一年总会到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迎接新的未来。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诗人通过除夜这一特殊时刻,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一种既感慨又期待的心态。这也是文徵明作为一位文人,对人生、时间和情感的深刻洞察和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甲寅除夜杂书 其三明 · 文徵明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

莫笑书生太迂阔,一年功课是文词。

首句“人家除夕正忙时”,描绘了大多数人在除夕夜的忙碌场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夕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忙于准备年夜饭、贴春联、守岁等,充满了热闹和喜庆的氛围。然而,诗人却选择了与众不同的方式度过这个特殊的夜晚。

次句“我自挑灯拣旧诗”,诗人独自挑灯夜读,挑选着旧日的诗篇。这一场景与首句中的“人家除夕正忙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出诗人的独特个性和文化追求。在忙碌和喜庆的除夕之夜,诗人却沉浸在诗词的世界中,享受着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第三句“莫笑书生太迂阔”,诗人似乎预见到他人可能对他的行为感到不解或嘲笑,于是提前作出回应。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迂腐或不合时宜的,反而有着坚定的自信和自豪。这里的“迂阔”一词,实际上是对诗人坚守文化传统的赞美和肯定。

尾句“一年功课是文词”,诗人明确表达了自己一年的主要功课就是文词。这句话既是对自己文化追求的总结,也是对他人质疑的回应。在诗人看来,诗词歌赋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描绘除夕之夜的不同活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化追求和生活态度。诗中的对比手法和诗人的自信态度,使得这首诗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甲寅除夜杂书 其四 明 · 文徵明

小童篝火洁门闾,为说今年忌扫除。

却有穷愁与多病,无因岁晚一般驱。

首句“小童篝火洁门闾”,诗人描绘了除夕夜的一个习俗——点燃篝火清洁门庭。这一场景富有节日气氛,小童们忙碌的身影和明亮的火光相映成趣,给人一种温馨而祥和的感觉。

次句“为说今年忌扫除”,诗人提到今年有禁忌,不宜进行大扫除。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对新年的敬畏和祈福心理,也增添了节日的神秘色彩。

然而,诗人在第三句“却有穷愁与多病”中,笔锋一转,开始描述自己的困境。他坦言自己面临着贫穷和疾病的困扰,这使得他无法像其他人一样无忧无虑地享受节日的氛围。这里的“穷愁”和“多病”不仅是对诗人自身境遇的写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许多人的普遍困境。

尾句“无因岁晚一般驱”,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法像其他人一样摆脱困境的无奈和感慨。尽管新年即将到来,象征着旧岁的结束和新生的开始,但诗人却感到自己无法像其他人一样轻松地迎接新的一年。

整首诗通过描绘除夕夜的习俗和诗人自身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节日的喜庆氛围与诗人的困境形成强烈的反差,凸显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甲寅除夜杂书 其五 明 · 文徵明

遥夜迟迟烛有花,家人欢笑说年华。

人生勿苦求身外,常得团圆有几家。

首句“遥夜迟迟烛有花”,描绘了除夕夜的景象。夜色漫长,烛光摇曳,花影婆娑,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这里的“烛有花”不仅是对烛火的生动描绘,也寓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珍贵。

次句“家人欢笑说年华”,进一步展现了家庭团聚的欢乐场面。家人们在除夕夜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谈论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

第三句“人生勿苦求身外”,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他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追求身外之物,如名利、地位等,因为这些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相反,过度的追求往往会让人失去内心的平静和安宁,陷入无尽的苦恼和纷扰之中。

尾句“常得团圆有几家”,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家庭团圆的珍视和感慨。在这个充满变迁和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能够常常与家人团聚、共度时光,是一件多么难得而美好的事情啊!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在忙碌和喧嚣的现代生活中,这首诗提醒我们要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不要过分追求身外之物,而是要关注内心的平静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