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在南京安享退休生活的许世友将军,得知了一个令他万分兴奋的消息。

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南巡,将会经过南京,并且会特意来见见他。他们二人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已经许久没有见面,一直挂念着对方。

如今终于有机会相见,许世友将军当然要好好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

他打算亲自前往车站迎接邓小平,但因为身体原因,这一计划只能作罢。邓小平来到他的住处后,他也亲自站到大门口迎接,表现了对对方的十足重视。

而更让他兴奋的是,邓小平同志的手中竟然带着一瓶茅台,这正好满足了他喝酒的愿望。他们二人伴着美酒畅谈,聊天十分痛快。

为何来看望许世友时,邓小平会特意带上茅台?他们二人之间有着怎样的深厚情谊?

革命友谊,深藏于酒

1985年,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因为工作关系,需要巡视南方。在确定了各大工作地点之后,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他久未谋面的战友,许世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旧照

当下,许世友已经因为年纪关系退出了党中央一线,在南京颐养天年。虽然没有负责一线指挥工作,但他还是始终关心国家大事。这么多年积累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掉的。

老一辈革命家都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并不会因为生活的安逸,而放弃自己的家国情怀。

想到许世友,邓小平就不可避免地想到了70年代末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最先察觉越南侵犯意图的人之一,正是许世友。

许世友为人刚直,脾气火爆,作战的方式也十分勇猛。他正好适合速战速决的作战方法,因此邓小平特意点将,任命许世友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总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和陈再道合影

接受任命以后,许世友二话不说,做出承诺。他保证自己一定会严格执行中央军委发出的号令,在该进攻的时候进攻,该撤退的时候撤退,绝不恋战,也一定会把握战场分寸。

之所以会做出如此保证,是因为对越自卫反击战情况特殊。我党并不想侵略越南,只是想用军事武装给他们一个警告。

所以我们并不会占据他们的城池,只会拿回属于我们的东西。

为了更好地部署战局,许世友秘密前往南宁,一边组织军队训练,一边调查中越边境线的越南特务。

他神不知鬼不觉地行动,出其不意,还真抓到了一批隐藏极深的特务,解决了一大祸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和陈云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世友更是精准指挥,精准打击,让世界各国都看到了新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

对于他的表现,邓小平和一众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满意。邓小平无数次感叹,自己在战前果然没有选错人。

他们二人直接接触的机会并不多,但是合作的案例并不少。他们并不需要通过见面来维系感情,因为他们都将这份革命友谊深深地埋藏于心底。

后来许世友退居南京,远在北京的邓小平也一直挂念他,常常问候他的生活情况。

所以这一次有机会去南京工作,邓小平也一定会抽出时间,看望自己的老战友,老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的秘书,把邓小平将要来到南京的消息告诉了他。他非常兴奋,声称要好好准备,尽地主之谊,周全地招待邓小平。

当时许世友快要80岁,身体状况并不十分理想。但得知老朋友要来,他不顾身体情况,也要坚持前往车站迎接对方。

秘书多次劝他,可是这位老将军十分固执,谁也劝不动他。

百般无奈之下,秘书只能私下联系邓小平,名义上是在告状,实际上也是希望邓小平能出面劝劝老将军,别再如此折腾。

于是邓小平特意给南京方面回电,请许世友将军就在家中等待,等着他上门探望。

尽管不能去车站,在迎接老朋友这一问题上,许世友也绝不含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定见面那天,他早早起床,隔个几分钟便要询问一次时间,提前来到大门口等待。从他的脸上,别人能够轻而易举地看到激动的神色。

他们都已经老了,彼此都是见一面少一面。再加上大家工作繁忙,都没有什么机会相见。好不容易能够聚上一次,这群老革命都格外珍惜。

许世友站在门口,一直望着远处,等待着邓小平的到来。直到远远看到邓小平的身影时,他才终于兴奋地大喊对方的名字,并一直举着手挥舞,就像是一个老顽童。

邓小平快走两步,来到门口,握住了许世友早已伸出来的手。多年的感情,尽在不言之中。

这一次,邓小平还特意为许世友带来了一件礼物,是对方非常喜欢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拿出了手中的袋子,指着袋子里的礼物说:“快看,我还专门给你带了一瓶茅台,是你最喜欢的。咱们俩好不容易见面,今天就当是提前庆贺你的80大寿了。”

看到故友,许世友非常喜悦。而看到故友手中的美酒,他更是兴奋有加。他这人对物质生活没有什么要求,唯独爱好喝酒,嗜酒如命。

邓小平也正是因为了解他,理解他,所以今天才会特意带来茅台,满足他的心愿。

有时候朋友相交,心意互通最是珍贵。他们二人极为默契,当然也能准确明白对方的所思所想。

在饭桌上,许世友说了很多话,好像有止不尽的念头想要倾诉。邓小平一边吃着,一边应和着,场面非常和谐,也非常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和许世友合影

吃完饭后,他们二人特意请工作人员拿来照相机,照了一张合照。这是非常珍贵的纪念品,许世友也一直珍藏。

邓小平注意到,他带来的茅台,许世友一直爱不释手。他们吃完饭,酒也喝得差不多了。

他果真了解许世友,许世友对酒,真是难以割舍。

爱酒如命,哭笑不得

从参加革命时起,许世友就一直爱好喝酒。他的老战友王震因此非常担心,害怕他因为喝酒这个习惯而误了工作大事。

但是担心了许久,王震却发现,许世友似乎是海量。他平时总在喝,打仗之前要喝,开会之前要喝,有时候睡觉之前还要来上两杯。可他却从没有醉过,思路一直非常清晰,头脑也非常清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和聂凤智

酒对于许世友来说,是一件很有魔力的东西。在酒精的刺激之下,他不仅不会迷糊,反而能够保持大脑的高速运转。

有时在思考接下来的战略部署和战术武装时,喝上一口小酒,他反而能够产生一些突如其来的灵感,并且在战场上克敌制胜。

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中央军委为战士们组织庆功宴。许世友作为总指挥,当天在庆功宴上敞开了喝,先是敬了战友三杯,而后面别人对他敬酒,他又来者不拒。

旁边的人看了,都觉得许世友将军的肚子仿佛一块海绵,能够无限地吸纳美酒,好像永远也到不了临界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喝了多少,但大家都能够清晰地见到,从始至终,他没有表露出半点状态。不管是说话还是走路,他都能独立完成。

军中的许多战士,这是第一次见识到许世友将军的海量。而他的众多老战友,对此早已是见怪不怪。

退休以后,许世友来到南京定居。他对自己的生活标准没有什么要求,粗茶淡饭也能够让他心满意足。但生活里唯一不能缺少的东西,就是酒。

没有了之前工作上的顾忌,他喝酒就更是享受。有时候一天,他就能喝完旁人两三天的量。

他的医生告诫过他:“老将军的身体还是需要自己注意,年轻时候常年打仗,留下了不少问题。现在老了,如果您一直喝酒,不加控制,各种问题都会一起找上门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的话非常中肯,老将军自己也知道医生是为他好。不过要让他戒酒,这是万万不可能的。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医生一边叮嘱,他一边偷偷喝。不敢光明正大地喝,他就自己把酒藏在卧室,在工作人员离开之后,像做贼一样地喝。

他的女儿对此大为光火,甚至还因此发过不少脾气。孩子们心疼他,也希望他能够注意身体。可如果不让他喝酒,这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

更夸张的是,许世友将军住进医院以后,还会偷偷地在医院的病床下藏酒。

有一次被医生发现,他也不好意思,脸色都涨得通红。但在那之后,他仍然我行我素,继续藏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和基层官兵握手

孩子们后来也想通了,反正他们倔强的老父亲说也说不听,就随他去吧。作为子女要孝顺父母,孝顺的最高标准就是顺应父母的心愿。既然许世友想喝,那他的孩子们也不加阻止了。

在去世的那一年,许世友将军都没有戒酒。可以说,酒伴随着他终生的故事展开,也一直陪着他,直到生命的尽头。

特殊葬礼,特殊见证

1985年,许世友在南京彻底闭上双眼。他的离开,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他的身影,也让人民群众深深怀念。

关于许世友的后事,党中央却出现了一些意见。

早在50年代中期,党和国家的众多领导人都在火葬倡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当时许世友将军格外反对,并且最终未能签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这一命令是在毛主席的号召之下发布的,按理来说,大家都应当遵守。

然而1985年临终之前,许世友还特意交代自己的秘书向党中央打报告,要求以土葬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后事。

将军个人的意愿,与党中央的一致指令并不相同。这一问题究竟该怎么处理,相关工作人员也拿不定主意。

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告诉了大家,许世友将军为何会如此执着于土葬。

少年时,他是由母亲一手带大的,他也最爱自己的母亲。可是为了中国革命事业,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辗转全国各地,为工作而奔波,为理想而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好的中国。他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和志向,但唯独对不起母亲。

后来许世友将军终于抽空回家,他的母亲已是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身姿佝偻,看起来苍老了许多岁。

母亲是他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亲眼见到母亲这个样子,他的心中也分外难受。

既然生前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那死后应当长眠于母亲身侧,换另一种方式来陪伴母亲。

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够土葬,也不要去什么八宝山公墓,只需要大家把他的遗体运回老家,安葬在母亲身边,这就够了。

许世友是一位大孝子,他对亲情的最后一丝牵挂,最后一点愿望,旁人实在不忍心求全责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三跪慈母

于是邓小平同志特别下令,要求治丧管理组按照许世友将军自己的意愿来处理后事。

他是一位非常特殊的将军,有着特殊的经历和故事,而他的后事也应当被特殊对待。

过去毛主席还在世时,他也确实同意了许世友的要求。现在邓小平同志签署了特别命令,这件事情才最终完成。

生前许世友还特意交代,他的墓碑上不要记录功勋,也不要篆刻官职,只需要简简单单地点明他的名字就行。

他的陪葬品,唯一不能缺少的就是美酒。他去往另一个世界,同样也需要美酒的陪伴。

追悼会正式举行那天,党和国家领导人特意来到现场,送许世友将军最后一程。

这位为了国家和人民奔波一生的老将军,离开之后,终于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回到最深爱的母亲身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

结语:

邓小平和许世友将军的故事,实在让人感动。他们二人一直牵挂对方,我记得你的生平爱好,你记得我的性格特征。

来之不易的相聚,他们也倍感珍惜。

老一辈的革命家,常常为了革命而奉献自己的所有。他们的付出,他们的牺牲,将永远留在后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