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个优秀的文艺作品的标准是什么?不少文艺评论家给出了四个字,雅俗共赏。

既上得了厅堂,又能入得了民间,既能够在高朋满座之中渲染优雅的氛围,又能够在社会化的场合调动所有参与者的情绪。只有这样的文艺作品,才真正具有流传千古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时期,音乐、舞蹈和说书这三种形式,就经历了从雅到俗的历程。此三种形式原本只是贵族之间消遣生活的方式,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政治氛围的宽松,它们逐渐从高层流入民间,并逐渐发展出了雅俗共赏的特点。

而在其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明朝政治世界和社会的独特魅力。它们有着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三者分别有怎样的特点?一起来了解一下明朝时期人们的娱乐生活。

音乐艺术,逐渐活泛

在古代封建社会,等级分明是最重要的社会特征。只有上层阶级才有资格欣赏音乐,底层普通百姓尚未拥有接触音乐的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音乐是一种端庄的艺术,从夏商周时代开始,它就广泛运用于祭祀、战争、帝后大婚等隆重的场合。音乐的选用,对于重大场合的氛围渲染有着重要作用,对重大事件的结局也起着影响。

有人说,一首好的入阵曲,可以直接带来战争的胜利。它能够调动军队将士的积极性,可以磨灭对方的意志,可以利用主观能动性,左右战争的结局。

由此可见,音乐对于贵族阶层来说有多么重要。

唐朝时,统治阶级格外重视军事力量建设。李世民在马背上打天下,所以在军中的威望很高。

每一年,他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带领军中众将士举行重大祭祀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祭祀场合使用的音乐,是大唐燕乐的一部分。它端庄严肃,高洁雅致,往往能够烘托更加庄重的氛围。

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因音乐而屏气凝神。他们在严肃的音乐中端正站立,以无比庄严的心态迎接接下来的祭祀仪式。

音乐让各项规范更加严谨,也让各类礼节更加深入人心。

但同时,音乐也在愈发局限的场合失去了其应当具有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音乐是不同音符之间组合而成的乐章,节奏和韵律的不同,也会让音乐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魅力。但当音乐种类被庄严的场合束缚时,它也就失去了广泛传播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在明朝初期,朱元璋过分强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并不断强化文娱形式对民众思想的控制。此时的音乐,早已僵化到了顶峰。

例如鼓吹,这是皇家子弟和贵族阶层专用的音乐形式,在军队中也颇为流行。

军队开拔之前,一段调动人心的鼓吹总能集中所有人的注意力。而在贵族子弟的日常交往中,鼓吹同样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此时此刻,高雅的音乐仍旧失去了活力,端庄的音乐仍旧是贵族的专属。底层百姓无法接触音乐,更没有途径去领略音乐的魅力。

直到明朝中后期,一切情况才发生了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中期以来,内忧外患不断加剧,统治阶层的地位不断弱化,各类文化自上而下流通,某些文化发展成果也不再是上层专属。

音乐流通到了市场,接受了更为严苛的大众的考验。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明朝的音乐形式也在不断简化。

过去贵族祭祀时使用的音乐,其曲调总是繁复,也总会令人心情沉重。复杂的流程和组合方式,往往会让参与祭祀的成员身心俱疲。

但是当音乐流通到群众当中以后,人民群众将音乐的形式不断做出简化。他们减少音乐的篇章组合,去掉多余琐碎的曲调,以更加打动人心的方式,谱写新的乐章。

虽然欣赏高雅音乐是一件有门槛的事情,但接受音乐的熏陶,本就是人人可得的权利。所以,人们需要做的是不断降低音乐门槛,使音乐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能够出现在大多数日常场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雅复苏,雅俗共赏,音乐既能够居庙堂之高,也可以处江湖之远。不同种类的音乐形式,总能得到不同社会群体的欣赏。

随着政治氛围的松懈,音乐也从最开始的政治工具,逐渐演变为了单纯消遣娱乐的方式。

不管是祭祀音乐还是战争音乐,人类社会总是会赋予它们一定的政治意义。当音乐带上政治功能时,它便也不再纯粹,有时甚至会影响人的心神。

而逐渐灵活的音乐形式,其政治意义往往不断减少,单纯的艺术表现形式则在增加。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每一种音乐,总能遇见它的知音。

在一唱一和之间,在作词谱曲之中,人们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畅聊自己的格局与意志。音乐成为了抒发感情的作品,成为了真正能够引发大多数人共鸣的精神食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音乐的民俗化,其实也正体现了文艺作品的大众化。从宏观的历史叙事史观来说,这是一种无可抵挡的积极趋势。

舞蹈艺术,走向底层

现代社会的人们常说:“舞蹈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拥有的艺术培养模式。”可是在古代,这一说法却完全与社会现实不同。

古代社会中,舞蹈家被认为是下三流的从业人员。他们与戏子相差不大,并不能得到社会成员的尊重,也无法通过个人的技能和职业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

而且,在古代的重大场合中,舞蹈艺术往往作为陪衬而出现。譬如国家外交场合,所有舞者皆以群体的模式出现。他们的舞蹈表演,如同江面上的微风,仅仅停留了一瞬,不会给旁人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等闲人家是绝对不会送孩子学习跳舞的。只有奴籍女子,或是家道中落之人,才会被迫走入这一行业,用青春来换取基本的生活保障。

而且,学舞大多艰难,对身体的折磨也不少。通常情况下,一个优秀的舞者,总是伴随满身伤病。当他的跳舞强度过大时,他可能还会早逝,以生命为代价去完成片刻的绽放。

这门艺术有着一定的从业门槛,社会接受程度也不高,所以并不算主流的艺术形式。

不过,它也与音乐艺术一样,经历了束之高雅到雅俗共赏的发展阶段。

在明朝初年的祭祀场合,舞蹈往往是伴随着音乐共同出现的。这两者以音乐为主,以舞蹈为辅,通过特殊的艺术表演,为重大的国家场面渲染气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便是宫廷舞蹈,每一位参与其中的舞者,从小就在宫廷教坊司中接受培养。她们的一生都与宫廷生活绑定,她们的子孙后代,也必须接受同样的培养。

这群人吃过的苦,受过的伤,还会在他们的下一代身上反复重演。

除了宫廷舞蹈之外,明朝还有专门的宗教舞蹈。

相比起带有明显政治意味的宫廷舞,宗教舞的表现形式往往更具有神性。它就像沟通人类与信仰的桥梁,在二者之间架起了灵魂互通的渠道。

通常情况下,宗教舞蹈的编排者都是宗教人员自己。他们并不拥有娴熟的舞蹈技能,但他们对宗教文化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宗教舞蹈的表现形式往往失去了舞蹈的柔美,但又有着对于宗教文化的深层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种完全区别于世俗舞蹈的形式,它也在明朝社会中承载着沟通百姓思想的重要责任。

随着社会文化氛围的进一步开放,舞蹈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民间的舞者层出不穷,民间的舞蹈场合也迎来了众多拥趸。

他们编排的舞蹈,往往比宫廷舞蹈更具灵魂。因为民间舞蹈不必为政治意义而服务,也不必讨得统治阶层的欢心。他们只需要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在不断降低观赏门槛的基础上,发展出更为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

明朝中后期,民间社会还出现了专门表演舞蹈的场合。

每一个月的固定时间,民间舞蹈团体都会在舞台上表演新编舞蹈。观众若想观看,只需买票即可进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历史传承的角度上来看,这也许就是现代舞剧最早的历史原型。舞蹈团体通过卖票获得基本生活保障,民间观众通过买票获得观赏体验。二者各取所需,民间艺术也在双方的互相推动中不断发展。

说书行当,大受欢迎

除了音乐和舞蹈之外,明朝中后期的老百姓,还有着另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消遣,那就是听书。而这,就涉及说书人这一行当。

说书,首先必须有书可说。因此在这一行业发展起来之前,明朝的民间文学必须具备一定的积淀。

说到明朝文学,我们总会想到广泛流行的各类小说。明朝的文学创作者,以历史或者神仙志怪传说为灵感,通过文学艺术加工,创造出了前后逻辑通畅、首尾烘托、主题突出的小说题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戏剧文学也在不断发展。戏班子在登台表演之前,所有表演者人手一本剧本。通过对剧本的详细理解和对人物角色的感悟,表演者才能精准地将剧本的中心思想传递给所有观众。

所以我们无比确信,明朝的文学艺术已然发展到了黄金时期。《水浒传》等著名小说当中的武松打虎、杨志卖刀的情节,在当时已然初见端倪。

当然,阅读小说和说书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说书人在开始表演之前,必须将小说内容内化为自我的理解和表达。

他需要用个人的语言模式,将小说从头至尾完全解读一遍。然后,他会依据说书的艺术表演形式,把小说的内容结构进行拆解,组合成更容易被听众接受的模式。

因此,说书说的是书本的内容,但表达的却是说书人自己的态度。

方寸天地之间,说书人和听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开始,你我皆是局外人。到最后,你我皆是书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正是说书文化的魅力,也正是这一行业不断兴盛和发展的原因。

民俗艺术发展,代表着社会文化被历史的洪流推动。雅俗共赏的艺术,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结语:

不管是音乐还是舞蹈,又或者是说书,它们都是明朝中后期的民间百姓自我消遣的重要形式。

专属于贵族阶级的文艺形式,随着文化的传播而不断下沉,最终掀起了全社会的表演风尚。这是时代文化的进步,也是历史的进步。

参考资料:

《明史》

《明代社会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