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今年38岁。他和妻子王敏相识于大学时代,相恋多年后最终结为夫妻。如今,他们的小家庭平平淡淡,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张伟在一家制造业公司担任普通职员,收入虽不高但足以维持日常开支。王敏则是一名全职家庭主妇,性格开朗乐观,是张伟生活中的支柱。

张伟的母亲张玉珍今年已经67岁高龄,自从丈夫去世后,一直独自居住在老家的小城里。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年事渐高,日常生活已经越来越需要他人的帮助照料。

一个周末的早晨,张伟像往常一样打电话回老家,向母亲问安。

"妈,您最近身体还好吗?"张伟关切地问道。

"还行吧,就是腰腿有时有点不太利索。"张玉珍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伟听出母亲语气中的无奈,心中不禁涌上一阵愧疚。作为独子,他常年在外工作,照顾不到年迈的母亲实在说不过去。突然,他脑中闪过一个念头。

"妈,您要不要搬来和我们一起住?我这里可以好好照应您。"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沉默。张玉珍似乎被儿子的提议吓了一跳。

"不不不,我在这里还好,你们那里房子也不大,我怕住进去会给你们添麻烦。"

张伟叹了口气,他早就料到母亲会这样说。他转过头,看向坐在餐桌旁的妻子王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您就同意吧,住在我们这里,我们都可以好好照顾您。"张伟恳切地说,"我会尽力给您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张伟心里一紧,母亲说的确实是他们家目前的实际情况。他和妻子只在市中心租了一间两室一厅的小房子,如果母亲真的搬来,恐怕会过得很拥挤。

他低头看着摆在茶几上的一个相框,里面是母亲几年前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母亲精神矍铄,面带微笑,看上去一点也不像现在这般老迈。张伟的眼眶有些湿润,他竭力压抑着内心的歉疚。

"老婆,我们是不是真的应该让妈搬来和我们住?"张伟把手机放下,转向妻子王敏,"你看妈现在老了,独自一个人在家里也不方便。"

王敏皱起眉头,脸上写满了犹豫。"可是我们家这么小的房子,三个人住实在太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我们搬个大点的房子不就行了?"张伟提议道,"我最近工作挺稳定,再努力努力,应该很快就可以凑够首付。"

"就算买了大房子,你想过没有,妈毕竟上了年纪,她的生活习惯可能和我们不太一样,到时候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王敏直视着丈夫,认真地说,"而且,我们现在经济状况也不算宽裕,如果要分期付款买房,还要支付妈的生活费,会不会负担太重?"

张伟被妻子的担忧说服了,沉默片刻后,他无奈地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我们现在的条件确实不允许。"

那时的张玉珍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精神矍铄,和蔼可亲。她热情地招待着这个陌生的女孩,把家里最好的菜肴都摆到了餐桌上。王敏记得自己当时被婆婆的亲切深深打动,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这位慈祥的长辈。

王敏放下手中的抹布,望着窗外出神。也许,她该作出一些改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张伟正在上班的路上。他独自一人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倏忽而过的街景,脑海里也在做着艰难的抉择。

孝顺父母是人之常情,这是张伟从小就被教导的。可是,他真的有能力让母亲搬来和他们同住吗?妻子说得有道理,他们目前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如果要分期付款买大房子,再加上母亲的生活费,恐怕会给家里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而且,母亲如今上了年纪,生活习惯可能和他们存在一些差异,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万一到时候矛盾太大,反而影响了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张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几个小时的上班时光很快就过去了,他甚至没怎么专心工作。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独自离开办公室,神情黯淡。

到了晚上,王敏已经做好了晚饭。张伟一进门,就闻到了阵阵食物的香气。他放下公文包,有些疲惫地在餐桌前坐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今天是不是又没休息好?"王敏看出了丈夫的憔悴,关切地问道。

张伟点点头,叹了口气:"是啊,今天上班时我一直在想妈的事情,总是拿不定主意。"

王敏坐到丈夫对面,注视着他的眼睛:"其实啊,我也一直在反复考虑这件事。"

"你是不是还在担心经济问题?"张伟问。

"不仅是经济问题。"王敏摇了摇头,"我更担心的是,如果妈真的搬来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们三个人会不会相处得不太融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伟点头表示理解。就在这时,王敏突然开口了:"不过,我决定了,我们还是把房子卖了,换个大一点的。至于钱,就平分给你和妈吧。"

王敏微微一笑,伸手覆上丈夫的手背:"没关系,只要你在,哪里都是我的家。而且,妈已经年纪那么大了,我们应该好好尽最后的孝心。"

张伟的眼眶湿润了,他紧紧地握住妻子的手,无言以对。原来,妻子早就把这件事想清楚了,她是在为了他,也是为了她慈祥的婆婆。

就这样,王敏打消了之前的顾虑,斩钉截铁地做出了决定。而张伟,则被妻子的觉悟和决绝所深深感动。

转眼间,张伟和王敏就要离开这个他们居住了六七年的小家了。张伟有些不舍,但想到接下来等待他们的新生活,心中又暗暗雀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卖房的手续很快就办理完毕,双方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签订了合同。张伟接过房产中介递过来的一个牛皮纸大信封,打开一看,里面竟然装满了钞票。

"怎么这么多现金?"张伟吃了一惊。

房产中介解释道:"这是您卖房子的尾款,中介费我们也已经扣除了,里面有800多万,都是您们的了。"

张伟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的老房子能卖这么高的价格。他转头看向妻子,只见王敏正微笑着点点头,示意他放心接受。

拿到卖房的钱后,张伟满怀欣喜,立即给母亲打去电话,邀请她搬来和他们住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我们已经卖掉了老房子,准备买一套大一点的新房,您就搬来和我们住吧,我们可以好好照顾您。"

电话那头,张玉珍沉默了很久。张伟以为母亲是在考虑,于是又补充道:"妈,别担心钱的问题,房子卖了很多钱,我们可以把一半给您,您将来的生活费全包了。"

"伟子啊,我真的很感谢你们的一片孝心。"张玉珍终于开口了,语气却出乎儿子的意料之外,"可是我还是不想搬去和你们住。"

张伟愣住了,母亲拒绝的理由令他始料未及。"可是妈,您自己一个人在家里也不方便,我们都很担心您啊。"

"我知道你们是好意,可是我已经习惯了独自生活,搬到你们那里,恐怕我自己也会不太适应。"张玉珍斩钉截铁地说,"而且,我这把年纪了,也不想给你们添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伟哑口无言,他万万没想到,母亲竟然会拒绝他们的好意。电话那头,张玉珍继续说道:"你们年轻人要工作赚钱,将来还要养儿育女,我怕住进去会影响你们的生活。"

张伟只觉得鼻子一酸,母亲竟然是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才拒绝的。他低下头,看着桌上摆着的那一叠钞票,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可是,张玉珍的决心已经下定了,她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儿子和儿媳的好意。王敏只能无奈地挂断电话,看着丈夫落寞的神情,她的心也跟着酸涩起来。

卖房分钱的计划就这样被母亲的拒绝搁浅了。张伟和王敏彷徨无助,他们万万没想到,母亲会如此坚决地不愿意搬来和他们同住。

"怎么办?妈都这样说了,我们是不是还是另作打算吧。"张伟无奈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敏摇了摇头:"不行,我们已经卖掉了房子,如果就这样把钱分了,将来就没有自己的房子可住了。"

"可是妈都不愿意搬来和我们住,我们买大房子又有什么用呢?"张伟苦笑着说。

张伟愣了愣,旋即会意地点点头。"好,就这么办吧。反正钱还在,将来妈如果改变主意,我们随时都可以买大房子接她来住。"

王敏点头表示赞同。夫妻俩对视一眼,眼神中满是决心。

就这样,他们放弃了之前的计划,决定暂时把钱存起来,等待时机成熟。张伟环视着他们即将要离开的这间小房子,心中五味杂陈。不过,只要和妻子在一起,哪里都是家。他握住妻子的手,两人互相依偎着,决心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母亲拒绝了搬来和他们同住,但张伟和王敏依旧经常回老家探望她。每到节假日,他们都会抽空回张玉珍居住的那个小城,看望这位独自生活的老人。

一次,张伟推门走进母亲的小房子,只见张玉珍正坐在窗边的一把摇椅上,手里拿着一本旧书在看。她的身边堆满了各种生活用品,房间里也有些凌乱。

"妈,您最近过得还好吧?"张伟关切地问道。

张玉珍放下书本,笑着说:"还行,就是有些东西搬动不太方便,得请邻居帮忙。"

张伟看到母亲略显狼狈的生活环境,心中一阵内疚。他蹲下身子,拥抱着母亲瘦小的身躯,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玉珍却摇了摇头,脸上带着坚定的神情。"不了伟子,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搬来住反而会给你们添麻烦。"

张伟张了张嘴,却无言以对。他知道,母亲这是出于自尊心,不愿意成为儿女的负担。他只能无助地点点头,任由泪水滚滚而下。

回到家中后,张伟整理着母亲房间里搬来的一些旧物。他拿起一个陈旧的相框,里面是一张他小时候的黑白照片。照片上,一个小男孩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两人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容。

张伟的眼眶再次湿润了。他想起了母亲是如何辛勤地抚养着他这个独生子,是她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他的一切。而如今,当母亲年事已高,他却连给她一个安稳晚年的机会都做不到。

张伟痛苦地意识到,他对母亲的亏欠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无论如何也无法回报。也许,母亲拒绝搬来和他们同住,也是出于某种自尊心和矜持。她不愿意成为儿子的负担,宁愿独自一个人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飞逝,转眼间又是一年。张伟和王敏像往常一样,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怀着期盼的心情回到了张玉珍居住的那个小城。

"妈!您怎么了?"张伟惊慌失措地扑了上去,紧紧握住母亲的手。

张伟眼眶湿润,他注视着母亲那消瘦的面容,心如刀绞。他扭头看向王敏,只见妻子也在流泪。这一幕,令他内心充满了无尽的自责与痛苦。

很快,他们就将张玉珍送进了当地最好的医院,请来专家为她诊治。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宣布张玉珍患有晚期肺癌,病情已经相当严重。

"怎么会这样?她之前身体一直很硬朗啊!"张伟难以置信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解释道:"可能是长期生活环境不佳导致的,比如居住环境差、吸入了有害物质等,所以才会延误了发现。"

张伟如遭雷击,他想起母亲那间简陋的小房子,以及她独自生活时那凌乱不堪的环境。是啊,正是因为他们将母亲遗弃在那种地方,才会导致她得了这么严重的病!

张伟哽咽到说不出话来,他只能紧紧地拥抱着母亲单薄的身躯,泪水簌簌而下。

在医院的治疗期间,张伟和王敏日夜陪伴在母亲的病床前。他们不眠不休地照料着这位濒临死亡的老人,用自己所有的爱来弥补过去的遗憾和亏欠。

有一天,张玉珍突然对儿子说:"伟子,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亲眼看到你成家立业,给我一个重孙子。"

张伟痛苦地低下头,他知道母亲这是在暗示自己的晚年无依无靠。他紧紧地握住母亲的手,决心在母亲有生之年,给她一个圆满的答复。

王敏一开始有些不解,但很快就明白了丈夫的用意。他们开始着手准备领养一个孩子的手续,希望在母亲有生之年,能让她看到这个"重孙子"。

手续办理的过程相当曲折,但他们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就在张玉珍病危时,一个8岁大的男孩被正式领养进了他们的家。

张伟小心翼翼地牵着男孩走进病房,对母亲说:"妈,这是您的重孙子,以后就由他来孝顺您了。"

张玉珍虽然奄奄一息,但当她看到那个男孩时,眼神却重新闪现出光芒。她费力地抬起手,摸了摸男孩的头,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就在这一刻,张伟才终于释然了。尽管他无法真正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但至少他用尽全力,让母亲的最后时光不至于那么凄凉。

不久之后,张玉珍就撒手人寰了。她临终前对儿子说:"伟子,我现在可以放心地走了,你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孝心。"

张伟痛哭流涕,他知道母亲是在原谅他们这些年的亏欠和遗憾。他紧紧地拥抱着母亲的身躯,直到她彻底离开人世。

母亲的离世,给张伟和王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们在丧葬后,陷入了长久的哀悼之中。可是每当他们看到那个被领养的男孩时,内心又会重新充满力量和希望。

是啊,母亲已经离开了,但她的精神将永远在他们的生命中延续。张伟下定决心,他一定要将这个孩子好好地抚养成人,让母亲的慈爱与孝道能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