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芬今年79岁,独居在城中村的一间小屋里。44年前,她离开老家来到这座城市,靠做保姆维持生计。最初,她在一户人家做保姆,后来那家主母生了孩子,就把王淑芬介绍给了现在的这户人家。

雇主一家姓李,丈夫李先生今年63岁,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妻子张太太58岁,是一名中学教师。他们有一个儿子李浩,今年28岁,在外地工作。李家收入还算可观,但由于夫妻双方工作繁忙,实在难以顾及家中杂务,于是决定请一名住家保姆。

"阿姨,早上好!"张太太边说边从卧室走出来,神采奕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太早啊,我都做好早餐了。"王淑芬笑着打招呼,将一盘香喷喷的小笼包放在餐桌上。

"哎,阿姨真是太贴心了。"张太太感激地说,"要不是有你在,我们全家人都吃不好睡不好的。"

王淑芬自从被雇佣后,就全心全意侍候这户人家。她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准备早餐,之后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收拾家务。中午张太太回来吃过午饭后,王淑芬就为她泡上一壶香浓的普洱,让她好好休息一会儿。傍晚时分,她会开始准备晚餐,等李先生下班回来,一家人就可以围坐在餐桌边,分享一天的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姨,这道红烧肉真是又香又嫩,你的手艺实在是一绝啊!"李先生边说边夹起一块肉放进嘴里,满足地点点头。

"您过奖了先生,这只是家常菜而已。"王淑芬笑着回应,心里暗自高兴。

晚上,王淑芬会帮张太太洗漱完毕后,端一杯温热的牛奶给她喝。有时她们会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上几句,渐渐地,王淑芬就成了这个家里半个"老人家"。她对李家的每一个人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亲切感,而李家人对她也是尊重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淑芬在这个家里工作了44年。她看着李浩从婴儿长成了大人,见证了李家的点点滴滴。虽然只是一名保姆,但她对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心血,也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王淑芬像往常一样,准备好了丰盛的午餐。张太太回到家中,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阿姨,我们得谈谈。"张太太坐在餐桌前,神情有些严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了太太?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吗?"王淑芬连忙关切地问道。

"不,不是你的问题。"张太太摇了摇头,"是这样的,阿姨你已经79岁的人了,年纪真的太大了。我和先生商量过,决定给你退休,然后我们再请一个年轻些的保姆。"

这番话犹如晴天霹雳,狠狠地击中了王淑芬的心坎。她哑口无言,呆呆地看着张太太,眼眶逐渐湿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翻来覆去地思索,王淑芬愈发觉得疑惑和委屈。她拿起手机,给儿子打了个电话,把今天发生的事说了一遍。儿子在电话那头安慰她:"妈,别想太多,也许雇主是出于好意。您也确实年纪大了,换个年轻人来保姆更合适些。"

李先生顿了顿,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我明白先生的好意了。"王淑芬点点头,眼神黯然,"只是在您家住惯了,舍不得离开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姨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伤害你的心的。"张太太在一旁也连连解释,"您就像我们家里的长辈一样,我们当然希望您安享晚年。请相信,无论将来如何,这个家永远欢迎您随时来做客。"

眼看就要离开这个家了,王淑芬的心中五味杂陈。她开始回想起44年来,在这个家里发生的一切。

还有更多更多快乐或伤心的片段,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王淑芬的心坎里。她曾经把这个家当成自己的家,把李家人当成自己的亲人。虽然现在要离开了,但这44年的点点滴滴,却已经融入了她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王淑芬不得不离开了李家,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对于一个79岁的老人来说,找工作可谓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

她先是去了一些中介机构,但对方见她年纪太大,都婉言谢绝了。王淑芬只好自己上门询问,可是大多数家庭在看到她的年龄后,也都摇了摇头。

"阿姨,您看年纪太大了,我们家里的活计实在太重,恐怕您吃不消啊。"一位中年妇女为难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东挨西撞,王淑芬逐渐失去了信心。有几次,她甚至想放弃了,干脆就这样安安心心地待在家里。可是一想到自己仅有的那点积蓄迟早会花光,她就又鼓起勇气,继续去找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王淑芬最大的支柱就是自己的家人。儿子和儿媳时常来看望她,并极力劝她不要放弃。

"妈,您可千万别气馁啊。"儿子拍着王淑芬的肩膀说,"您这么大年纪还这么精神,肯定会有人雇佣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啊阿姨,您的手艺可好了,谁家要是雇到您,那可就是他们的福气了。"儿媳也连连附和。

王淑芬被两人的话语深深地鼓舞着,内心重拾了一线希望。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自己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除了儿子一家,王淑芬的老伙伴们也常常来看望她,给予各种各样的建议和支持。有时他们还会带些自己做的小吃,分享给王淑芬解解馋。看着这些可亲可敬的老人,王淑芬感到无比温馨,她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王淑芬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机会出现了。

那天,王淑芬正在街角的一家小店里喝茶歇息,店主是她的老熟人。突然,一位中年妇女走了进来,向店主打听是否知道哪里有保姆可以雇佣。

"哦,我就知道一个人选。"店主看到王淑芬,眼睛一亮,"王阿姨,你可是行家里手啊,正好这位太太在找保姆,你们聊聊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太您放心,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是很硬朗的。"王淑芬笑着说,"我在上一户人家做了44年的保姆,什么活计都干过,绝对靠得住。"

妇女听了,似乎放下了不少戒心。她又问了一些具体的情况,包括王淑芬的薪酬要求等。最后,她点点头,说:"好吧阿姨,那就先来我家试试吧。"

就这样,王淑芬如获重生,高兴得简直合不拢嘴。她朝店主竖起大拇指,心里无比感激这位老友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机缘巧合地找到了新的工作,但王淑芬并没有就此满足。在新雇主家工作的这段日子里,她时刻谨记着为人保姆的责任和使命。

有一天,雇主太太对她说:"阿姨,您可真是个宝啊,家里什么活儿都不用我操心了。"

"太太您过奖了。"王淑芬笑着回应,"能为您分忧解劳,我就知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着,她不禁想起了在李家工作的那44年。她为李家操持家务,看着一双儿女从婴儿长大成人,与他们建立了无比亲密的感情。保姆虽然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但对王淑芬来说,它的意义却远不止于此。

"儿子啊,你说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个保姆,值不值得?"有一次,王淑芬对儿子说。

"妈,您可别这么说。"儿子连连摇头,"您一直在别人家里尽心尽力做事,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辛苦钱,那是最最值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光如此,您对雇主家也是知恩图报啊。"儿媳也说,"要不是您照顾得好,他们哪有今天的安稳生活?您简直就是他们家的恩人!"

是啊,即使年过古稀,王淑芬仍在努力工作,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她从未认为自己的人生就此没有价值,反而觉得自己的生命越发充实和有意义。

"阿姨,我有个朋友家里也想请保姆,您是否介意给他们推荐一下?"有一天,雇主太太对王淑芬说。

"当然没问题,我很乐意效劳。"王淑芬高兴地答应下来。

看着雇主太太拨打电话,王淑芬不禁感叹,原来自己的存在也是有价值的。尽管只是一名普通的保姆,但她的劳动却给予了他人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别人的生活更加轻松自在。

正是这种价值感,让王淑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她坚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工作,就一定能过上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妈,您看这次的工资,加上以前的积蓄,我们已经攒了不少了。"有一天,儿子高兴地对王淑芬说,"要不要考虑搬到城里来,住个更好的房子?"

王淑芬摇了摇头:"我在这个小村子住惯了,就不想搬家了。不过有一个想法,就是把房子修缮修缮,弄个小花园什么的,将来你们全家人有空就可以过来住几天。"

"太好了妈!我们一定给您把家里弄得越来越漂亮。"儿子高兴地拍手叫好。

是啊,虽然年纪大了,但王淑芬并没有把自己的人生就此放弃。她希望能继续工作赚钱,攒足了退休金,然后精心打点自己的小家。将来有个温暖舒适的小屋,有儿孙们时常来做客,那就是她最大的心愿了。

她微笑着想,也许上天就是这样眷顾着自己吧。失去了一份工作,但随之而来的是新的机遇;离开了一个家,但也结识了新的朋友。人生就是如此,处处都有惊喜与挑战。关键是要学会欣然接受,并且永不放弃。

是啊,即使年纪大了,生命也依旧可以绽放出独特的光彩。王淑芬深信,只要恪尽职守,对人对己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人生定会越来越美好。

"亲爱的朋友们,我的故事就说到这里了。"王淑芬向你们露出温暖的微笑,"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们一些启示和力量。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共同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