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班玛县深入学习和贯彻防灾减灾的重要理念,积极落实“发挥气象在减灾中的首道防线作用”的指示精神。通过超前研判、精准把脉、预警先行的方式,科学有序地推进气象灾害防范应急工作,致力于以卓越的气象服务守护广大百姓的安宁。
高位推动,用更准的预报预警打响“发令枪”。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全链条和各领域,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上持续发力,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制定印发《班玛县气象灾害预警叫应与部门应急联动机制》《班玛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修订)的通知》《班玛县关于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叫应、叫醒联动工作的规定》等文件,细化实化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发布、应急响应、联动处置、效益评估等各项工作举措,力争将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在萌芽之初,成灾之前。将“班玛气象现代化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气象灾害防御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分别纳入县委、县政府及八乡一镇年度绩效考核,预警“叫应”服务机制不断优化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效益和作用不断凸显,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逐年下降趋势。
提升效率,潜心修炼气象监测预警“真功夫”。充分发挥多要素、立体化、高时空分辨率气象实况监测业务作用,精准研判灾害性天气强度、落区和起止时间,延长重大天气过程的预见期,不断增加各类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的提前量、精准度。大力整合气象站、摄像头、气象卫星等多源数据,实现融合感知的全天候低能见度综合判识,聚焦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等灾害风险,加强与应急管理、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农牧水利等行业部门的联系沟通,联合会商研判灾害发生趋势,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预警指向性,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共同做好灾害应对工作;顺利建设完成班玛县气象应急广播系统,及时上传气象信息,发布决策动态,不断提升广大民众对班玛气象的认知度。目前,我县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突破99%,气象预报逐步从传统的天气气候预报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延伸拓展。
协同联动,拧紧应急处突更有力的“机制链”。利用省州县三级应急指挥系统加强完善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间共建共享和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及时建立微信沟通群,搭建第一手信息科普平台,群内相关人员实时共享气象信息,及时研判舆情风险,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与四川省色达县、壤塘县签订《跨区域防汛减灾气象服务联防联控协议》,修订完善《班玛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实现多部门多系统无缝隙对接和联调联试,畅通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信息发布时长从“小时”量级提升至“分钟”级,努力实现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同时,会同应急、消防、公安、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开展气象突发灾害应急演练,加强局部性、突发性极端天气的监测预报、协同组织、共同防御,及时预测发展趋势,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汛期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实现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到人,拧紧应急联动更有力的“机制链”,实现预报“报得早”“报得准”,预警“发得出”“收得到”。
精准研判,用好乡村振兴气象服务“金钥匙”。结合我县特色农畜产品全生育期内关键生长阶段的特性,依据主要气象要素及品质指标实测数据,积极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制定为农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在亚尔堂乡果芒村建设黑青稞设施农业气象观测站,以直通式、精细化气象服务护航藏雪茶采摘、羊肚菌种植。并完成2021年、2022年“藏雪茶”及2023年“班玛黑青稞”“班玛牦牛肉”和“黑木耳”气候品质认证工作,打造标准化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气象与农业联合开展针对性服务,不断强化畜牧业发展气象服务,实现牧草发育期动态监测和关键发育期预报,开展畜牧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预警和防控服务。主动融入《班玛县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实施方案》项目规划,结合重点旅游景区,强化优质生态旅游气象服务供给,积极打造一支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队伍专业化、预报产品精细化、气象设施建设全覆盖的旅游服务体系,为生态旅游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加强宣传,为农牧民防灾保畜吃下“定心丸”。围绕“3·23”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活动周、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和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工作,满意度达99.8%。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渠道,不断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覆盖面,针对异常天气、极端天气,及时做好防灾科普解读和宣传工作,坚持做到有效防范、主动发声,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在后续环节打通“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高全县人民防灾意识和公众避险、自救、互救能力。逐步完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在保险领域的服务水平,实现气象保险标准化,全面增强三农保障,共建“气象+保险”防灾减灾新模式,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为农户参保理赔确立权威依据,吃下“定心丸”。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