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晋代诗人陶渊明在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当中留下的名句,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是一个错过了就无法再寻找的人间仙境。

这里与世隔绝,村民们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其间种种滋味,都“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在诗中说,他从桃花源离开以后,还想再去寻找,可却遍寻不见。

桃花源的具体地点,自此也就成为了一个谜团。现代社会中,有许多地方的人民宣城,自己的家乡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从各种史料和文史学家的论证中,他们的观点似乎都能找到支撑。梦幻般的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如果存在,真正的桃花源到底在什么地方?

桃花源处,众说纷纭

近两年,晋代诗人陶渊明写下的《桃花源记》,突然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讨论的焦点是,桃花源这个地方是否真实存在?

不少网友认为,桃花源或许真如陶渊明亲眼所见,但桃花源的真实性,却要打上一个问号。

换言之,他们相信陶渊明的所见所闻,却不相信人世间真实存在桃花源。陶渊明见到的桃花源,根本不是生人的世界。

他们说:“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样的地形特征,普通村庄根本不会具备。入口窄,中间广阔的地形,那是陵墓所在的地形。”

在他们看来,陶渊明或许是通过某种肉眼不可见的分界线,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这里的人们,穿着打扮和现实世界中没有差别,这是因为,他们的后代给他们送来的服饰,总是会根据时代而变化。

可他们的生活方式却与前朝不同,那才是他们真实生活的世界。

也正因为这个世界虚无缥缈,陶渊明在离开之后,才没有办法再次见到。

网友们的猜测,可谓是越说越玄幻。不得不提,现代社会的朋友们,脑洞总是很大,不过这也正印证了那句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类“桃花源并不存在”的说法,毕竟只是猜测,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支撑,网友们也只当看个乐呵。

而“桃花源真实存在”的论点,却有着诸多论证。不过关于真实地点,各地却众说纷纭。

社会普遍流行的主流说法是,桃花源位于现在湖南省常德市的桃源县。

桃源县之所以会叫这个名字,也是因为《桃花源记》。

这篇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武陵,这是作者明确提到的地名,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常德市所在地的名字,正好是武陵。

从地名上来说,两个地点正好对应上了。

从桃源县遗留的诸多人文景点来看,这里也很有可能是真正的“桃花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让桃花源这个地方名声大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隋唐时期,以及以浓烈的文化氛围而闻名的宋朝,一定会有诸多文人跟着陶渊明的笔触,寻访桃花源的踪迹。

他们是一群具有家国情怀,且文化储备极为深厚的人物。若他们真的找到了桃花源,那他们一定会在当地留下墨宝。

这就像现代人旅游一般,我们去到某一个景观城市,一定会拍上许多照片,发布在社交平台之上,美其名曰旅游打卡

仿佛只有打了卡,这个地方才算是真正来过。

文人们在桃花源留下的人文痕迹,就是他们打卡的一种方式。

桃源县如今保存了唐宋时期文人描写桃花源的文学作品,也保存了惟妙惟肖的经典画作。从这些文明成果上来看,这里是真正桃花源的概率极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关键的是,桃源县还有一处远近闻名的人文景点,陶明祠。顾名思义,这是为纪念陶渊明而专门修建的祠堂。

不要误会,陶明祠并不是桃源县当地政府为了彰显存在感而修建的。事实上早在清朝,陶明祠的建筑和结构就已经相对完善。

五柳先生,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作品。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更是让他成为了文人风骨的标杆。

他笔下的桃花源,引来无数后来人心驰神往,人们在这里修建陶明祠,那就证明,早在清朝,桃源县就是桃花源的说法,已经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有了官方的背书,难怪桃源县当地的百姓在这个问题上非常自信。

其他具有佐证力度的证据,那就是桃源县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和自然风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桃花源记》中最典型的自然环境描写,就是山洞的洞口非常狭窄,仿佛有光从内往外透出。沿着狭窄的通道往里走,走个几十步,就能看到一座豁然开朗的村庄。

桃源县当地的风景区也是这样,入口是一个狭窄的山洞,走出山洞之后,游客能够看到开阔的平原,见到错落有致的秦人村。

自然环境与文章中的描写高度吻合,这也成为了有力的证据。

不过也有朋友质疑道:“如果风景区的自然风光一直都有,那它当然可以作为证据。但假如这里的一切都是当地政府按照书中的描写一比一复刻,人为建造的呢?这样的话,风光特征就无所谓证据了吧。”

这一点质疑也有道理,毕竟任何一个风景区的建设,都离不开人为的后天干预。既然如此,有争议也是正常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桃源县当地的民众,对自己身处桃花源的论断可谓是深信不疑。但其他地方的民众,却又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比如河南省灵宝市,当地政府也宣城,这里才是真正的“桃花源”。

专家考证,极有力度

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国学家之一陈寅恪先生,就是“河南灵宝才是真正桃花源”这一观点的忠实拥趸。

说到陈寅恪先生,那就不得不提他在国学文化领域的卓越成就。

在饱受西方文化冲击的近代社会,陈寅恪坚守国学文化的本质,重点研究唐宋诗词,并且以明清时期的学术为宗,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火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是一位文化自信的代表人物,他平生最痴迷的就是中国文化。

在进行学术观点论证时,陈寅恪一向以逻辑严谨、考据充足、细致认真著称。在研究桃花源的真实地点时,他也发扬了一贯的风格。

在通读《桃花源记》时,他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个关键词,桑竹。陶渊明称桃花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说明桃花源一定拥有大片桑竹林。

围绕着“桑竹”这一核心,陈寅恪走访多地,亲自了解情况,并将自己的见闻与文章的描述一一对应。

凡是有可能成为桃花源的地方,陈寅恪都没有放过。他就是有这样严谨的考据态度,宁可降低效率,也绝不愿意遗漏丝毫线索。

他走过的地点,就包括河南省灵宝市。

这里的桑竹可谓是远近闻名,一座村子里,几乎一半的土地上都生长着桑竹。别的地方,都没有灵宝市如此明显的文化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初步推测,灵宝或许就是桃花源。当然接下来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论证,这必不可少。

在查看灵宝市的发展记录时,陈寅恪也找到了许多关键信息。

灵宝市有许多乡村,最早属于战乱中百姓的避难地。

如今很多村民,他们的祖先在晋朝爆发八王之乱后,从原来的家乡逃离,一路颠沛流离。好不容易,他们才找到这里山清水秀的村庄,于是在此定居下来,世世代代繁衍。

村民们也告诉他:“听家里的老人说过,我们家祖上就是为了躲避战乱,这才来村子里隐居。虽然环境偏僻了些,但好歹不用担心战争和意外。”

这偏安一隅的状态,与《桃花源记》当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何其相似。

更关键的是,灵宝市还有一座夸父山,是为了纪念追日的神话人物夸父而命名。在夸父山的北边,正好有一片桃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桃花源之所以会叫这个名字,当然是因为附近一定有大片的桃林,有鲜艳的桃花和鲜美的桃子,这一点,灵宝市的桃林也能对应。

不管是桑竹,还是桃林,又或者是发展历史,灵宝市的这一片地带,都与《桃花源记》的描写吻合。

陈寅恪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真正的桃花源就位于河南省灵宝市。

由于其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他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不少认同和支持。

在竞争桃花源的问题上,除了桃源县这一主流说法之外,就数灵宝市得到的“票数”最多。

美好想象,并不现实

《桃花源记》是否属于纪实文学,桃花源这个地方是否真实存在,这两大问题,至今依旧没有明确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学界里,更多的专家认为,桃花源只是作者陶渊明美好理想的映射罢了。

他生活在一个腐朽的时代,官场之中的种种黑暗,让他对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厌恶之情,更让他那忧国忧民的文人情怀无限放大。

以一己之力无法扭转整个官场的腐败,他只能选择逃避,所以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可他的内心却不是真正悠然,他还有着许多感慨与憧憬。

这一切,都在桃花源中实现了。

在这篇文章里,陶渊明倾注了很多心血。文章的种种意象,都是美好的化身。

比如说桃林,《诗经》中讲“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桃本身代表美好的品质,代表衷心的祝愿。

再比如说豁然开朗之后看到的光,要经过一段狭窄黑暗的道路,同行者才能见到光。而在光的背后,桃花源正敞开大门,迎接远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模式,同样十分理想。老人和小孩儿欢聚一堂,村民们热情好客,杀鸡招待远客,家家户户仿佛都有着说不完的趣事。

这种生活状态,恰如《礼记》描绘的大同社会。很显然,大同社会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

结语

《桃花源记》让一个成语走进大众视野,那就是“世外桃源”。

桃花源,似乎超脱于尘世之外,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承载,意外闯入之人念念不忘,却遍寻不见。

不管桃花源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幻,我们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的美好,都不是虚幻的。

参考资料

《桃花源记》

《水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