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昆山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抢抓“双碳”机遇

以创新园区建设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从郁郁葱葱的周市镇华茂路进入

昆山陆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大门

第一感受就是“绿”和“清”

绿色低碳、环境清洁

从高空俯瞰,昆山陆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屋顶上覆盖着一块块光伏发电板,14000平方米,足足30多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就这一个屋顶一年就能发电约180万度,相当于1600多户居民正常的年消耗电量总和。”公司总经理邵俊超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步入公司大厅

一块园区绿能监控大屏映入眼帘

企业用水、用气、用电、

光伏发电量、光伏周效率一目了然

“我们重点进行了节能改造,如通过铝棒加热炉的余热回用改造,减少9%加热能耗;通过对时效设施进行隔热及加温工艺改造,在原基础上减少10%能耗。并且整个厂区用能情况实时监测,因为现场用能设备加上了‘水电气表’,每5秒就会上传一次数据。”邵俊超表示,企业近年来在节能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接近500万元。2023年,昆山陆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入选苏州市“近零碳”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年单位能耗远低于行业能耗限制标准,单位能耗同比降低2.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研发、管理向绿色化转型

企业在生产工艺上

也积极推进绿色化、智能化

走进14000平方米的大厂房,三条大型产线机声隆隆生产正忙,长长的挤压工段看不到一个工人来往,却能精准地获取每一台机器的加工进度。“整个车间工人不足20人,我们能对整个产线的生产进行实时监控,既提升产品质量,也降低生产成本。”公司品质主管黄骁说,目前自动化挤压工段采用全球领先的智能化产线设备,操控机器运转、把控产品质量等工作,都通过后台联网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企业还通过购买

绿色电力证书、碳排放交易

以及设备改造来进一步综合降碳

上游客户的原材料也都贴有二维码

可以判断其生产过程是否做到低碳

昆山陆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高端电子产品金属外壳件,终端客户以欧美市场为主,不乏苹果、微软、富士康等大客户,2022年实现产值超10亿元。据邵俊超透露,得益于“近零碳”和“国家级绿色工厂”的隐形竞争力,今年一季度,公司产值实现了“逆势上扬”,同比去年大幅增长。“就在这两天,我们和国际知名笔记本品牌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他们看中的就是我们这方面的软实力。”邵俊超坦言,绿色转型是企业抢占新赛道,激发新动能、新优势的必由之路。

长三角(昆山)

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

瞄准绿色能源、节能环保、低碳服务三个方向,构建“3+N”产业体系,打造“1+X”空间布局。力争通过5年时间,实现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在园区中规划了175亩的“碳12坊”先导区,将打造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和人才社区。

“1”是周市镇作为整个园区的核心承载区(目前,周市镇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江苏省级“绿色工厂”4家、苏州市“近零碳”工厂1家。),“X”是周边板块作为拓展区,目前在进一步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昆山打造千亿级低碳产业创新集群赋能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