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厦门上空的

“水龙头”止不住

雨水淅淅沥沥下不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晚一声惊雷

大家都听到了吗?

有网友表示

“从未听过如此响的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气象记录显示

昨晚8点到今早8点

厦门共发生17次闪电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上午

厦门气象台继续发布

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厦门市气象台2024年04月28日09时23分继续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我市部分镇街及近海仍有雷电活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和6~8级短时大风。请注意防范强对流天气对公众活动、安全生产等的影响。

电闪雷鸣还要继续

大家要注意防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几天都是雨

厦门五一天气如何?

打工人没法休息

“雨神”也不闲着

今天一早起来厦门

又开启了雨+大雾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气象部门预测

今起三天冷空气减弱

偏南暖湿气流为厦门

送来充沛水汽和热量

“雨神”再度嚣狂起来

“雷公电母”也将来助阵

大家要注意防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厦门以

阴天有暴雨天气为主

城区最高气温可达26℃

夜晨最低气温大概22℃

空气潮湿有雾气出没

雨雾天气道路湿滑能见度低

大家要格外注意交通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天我市依然

有中雨到大雨

局部可达暴雨量级

并伴有雷电大家还需

防范强对流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天开始

气温虽有所回升

城区最高气温达29℃

雨水不会停歇

我市局部地区

甚至有大雨到暴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

新一股冷空气已经南下

自北向南横扫全国

预计5月1日冷空气

先头部队就会抵达厦门

届时将会带来降温、降水

以及沿海大风天气

本轮冷空气持续影响时间较长,将影响到5月3日,其间我市沿海最大风力会在7级—9级,平均气温会下降4℃—6℃

预计5月2日,我市城区最高气温仅21℃,夜晨最低气温降至18℃,市民要及时增添衣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月以来岛内雨量

居于历史同期第四多

从4月18日至昨天

厦门(市气象台本站)

迎来连续10个降水日

据统计,今年以来厦门降水分布严重不均,1月至3月偏少,4月降水显著偏多。

4月以来(截至4月25日),岛内(市气象台本站)和岛外(同安国家基本站)降水量分别为290.7毫米和274.5毫米,分别比常年偏多198.7%和180.3%,均为异常偏多。

其中,岛内外分别为有观测以来历史同期第四和第五多。

这几天阴雨天气中

由于厦门的雨水

多以短时强降水的形式出现

雨带大体自西向东移动

容易造成“列车效应”

因此降水效率高降雨量累加

气象专家解释

所谓“列车效应”就是一连串的对流云团,先后影响同一地方,就像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经过同一铁轨一样,导致强降水长时间不下线。与稳定云团带来的降雨不同,列车效应下的短时强降雨更容易累积产生暴雨或大暴雨。

近期厦门多降雨

大家雨天出行一定注意

能不蹚水千万不要蹚水

海南就有一男子在雨天

蹚水后直接住进了ICU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子雨后蹚污水

感染钩体病住进ICU

去年7月一名

50多岁的海口男子

暴雨后路面积水

他脚上有伤口

蹚了污水后出现发热

小腿痛、头痛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男子以为

是普通的感冒发烧

吃药后未见好转

发烧40℃不退

第三天到医院就医

直接住进了急诊ICU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接诊后发现

其眼结膜充血发病症状

疑似钩端螺旋体病

且有接触过污水的病史

于是给患者做了血培养

和血液基因测序

最终揪出了“真凶”

“钩端螺旋体”感染

确诊为钩体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表示钩体病

最后就是脏器衰竭

死亡风险还是偏高

但如果及时就医

对于治疗钩体病

大多数抗生素都有效

一般轻症的钩体病

治疗效果都比较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说了这么多

钩体病到底是什么?

我们又该如何预防?

01

钩体病是什么?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农村常称为“打谷黄”或“稻瘟病”。鼠和猪是主要传染源,经皮肤和黏膜接触含钩体的疫水而感染。主要临床特征早期为钩端螺旋体血症,中期为各脏器损害和功能障碍,后期为各种变态反应性后发症,重症患者有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肺弥漫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有什么症状?

早期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症状(即寒热、酸痛、全身乏力)和三体征(即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

1、发热:起病急,可有畏寒。短期内体温可高达39℃左右,多为稽留热,热程约7天,亦可达10天。

2、肌痛:全身肌痛,特别是腓肠肌痛明显。

3、乏力: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症状明显。

4、眼结膜充血:轻者主要在眼球结膜、外眦及上下穹窿部,重者除角膜周围外的全球结膜血管扩张呈网状,无分泌物,无疼痛感,不畏光。

5、腓肠肌压痛:双侧腓肠肌压痛,重者拒按。

6、淋巴结肿大:主要为浅表淋巴结及股淋巴结,一般为1~2cm,质偏软,有压痛,无化脓。

03

传播方式有哪些?

直接接触传播:带钩体动物排尿污染周围环境,人通过皮肤、黏膜尤其是破损的皮肤,接触受污染的水是本病的主要感染方式。

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尿污染的食物和水,经口腔和食管黏膜也可感染。

其他:有报道经鼠、犬咬伤后可感染,也有护理者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的报道。

04

该如何预防?

1、避免接触污水,首先可消灭和控制传染源。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携带钩端螺旋体的宿主动物进行管理。比如:整治环境,消灭田间和家舍中的鼠类;加强家畜及其排泄物的管理,避免家畜排泄物流入水沟、稻田等。

2、切断传播途径。在钩体病的流行季节和流行地区,尽量减少与野生动物,以及稻田、小溪、湖泊、河水等天然水体的接触,做好防护。农业工作者、兽医、饲养员等感染风险较高者在工作时应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面罩、连体工作服、胶皮手套、长筒靴等。

3、加强卫生习惯,做好卫生清洁。平时应使用干净的水清洗瓜果蔬菜,不喝生水,不食用病畜肉、生肉和野生动物。接触天然水体后,最好及时清洁。

4、不幸感染要及时就医。有伤口、有污水接触史的患者,如出现高热、头痛、小腿痛等症状,请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最后这份暴雨天

避险防范指南请收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