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8日

北京市政府立法工作

法律专家委员会换届会议召开

市政府聘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余凌云等35名法学领域专家

为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委员会成立于2009年、每届聘期5年

主要负责在市政府起草

地方性法规草案

制定政府规章等立法活动

对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法律审核

并提出审核意见

是市政府立法工作的专家库、“智囊团”

随观澜君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5年,第三届委员会坚持科学立法,完成了43个地方性法规、16个政府规章的法律审核工作,实现了本市出台的法规规章法律审核全覆盖;参与法规规章草案论证审核工作321人次,提出法律意见1355条,绝大多数审核意见都被吸收采纳,转化为法规规章具体条款。

对于涉及重大利益调整事项、复杂法律问题的立法项目,委员们通过参加立法调研、立项论证等立法前期工作,有效保证立法项目在立项之初即遵循法治原则。委员们还积极参与立法项目征集、立法后评估、专题研究等立法活动,提出了16项立法项目建议,5项被采纳列入市政府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此外,委员们还积极参与专题研究,为制定和改进有关制度措施提供法治支撑。

在参与政府立法活动时,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始终坚持立法为民理念,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时刻放在心上。在行政管理立法中,如何恰当划定行政管理的深度和范围,使法律成为增进人民福祉、增进社会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是保证立法质量的关键。例如,在《北京市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办法》草案法律审核时,委员们提出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在立足保障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兼顾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保护社会主体合法权益,有关安全防范措施应审慎研究论证,以确有必要、比例适当为原则,真正将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法律审核的基本原则,让立法真正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市司法局聚焦立法需求,统筹综合考虑,精心遴选聘任新一届委员会委员。

一是考虑立法项目数量持续增长、领域多元的实际情况

在聘任的35名委员中有法理专业4人、宪法专业6人、行政法专业13人、民商经济法专业12人,委员的专业结构和研究方向进一步优化,与立法项目法律审核需求基本匹配;考虑未来五年立法项目需求,具有数字法学、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财政金融、环境能源、科技卫生等新兴领域和立法项目集中领域研究背景的占43%。

二是考虑委员会工作的稳定性和长远发展,充分评估上届委员履职积极性、效率和效果等情况

对于履职积极性较高和绩效较好的17名委员继续聘任,保证了委员会工作的稳定性、连贯性;注重遴选年轻有为的中青年专家学者,聘任委员平均年龄不到50岁,其中80后中青年学者7人,保证了委员会工作长远发展。

三是考虑聘任委员的专业特长、研究领域等情况

发挥北京法学教育资源优势,聘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方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11所高校的老师担任委员。

四是注重发挥法律实务、司法对立法的反哺作用

继续聘任了市律师协会推荐的2名社会律师,首次吸纳了2名审判业务专家成为委员。

未来五年,市政府立法工作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首都特色,高质量推动优化提升首都功能、促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立法项目。

新一届委员会委员将牢牢守住法治底线,抓紧法律审核工作质量不放松,坚持对草案全面审核与重点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本市拟出台的法规、规章是否遵循法制统一原则、是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符合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是否有利于平衡各方权利义务、是否与相关法律制度相协调衔接、立法技术是否科学规范等严格把关。

此外,委员们还将继续参与立法项目征集、立法调研、立项论证、政府规章后评估、政府规章项目新闻发布等立法活动,对本市全局性、综合性制度构建的专项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提供专业法律支持,不断拓展参与政府立法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