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2日,血研所大讲堂“交叉融合与转化创新”专题第1讲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所院”)成功举办。本期邀请到中国工程院张英泽院士作学术报告。张院士“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关系”为主题,分享了团队系列创新成果背后的故事。所院长程涛教授主持开场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涛教授主持讲座

所院众多专家学者、学生到场学习,踊跃提问交流,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开拓视野、激发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院专家学者、学生与会学习

拥抱“大科学时代”

——交叉融合是医学发展大势所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讲人张英泽院士

张英泽院士现任南开大学医学院院长、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所长、青岛大学附属骨科医院院长,并受邀担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12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骨科智能器材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院士院士学术任职众多,包括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等;并担任《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总编辑,《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JBJS)中文版主编,《中华外科杂志》等多本国内外期刊副总编。

张英泽院士在骨科学具有精深的学术造诣和诸多突破性的创新成果,为国内外领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国内率先实施并一直倡导推广创伤骨科和骨关节炎的微创治疗及机制研究;获批主持国家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40余项;系列科研成果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殊荣。

开场环节中,程涛教授隆重介绍了张英泽院士的主要学术成就,张院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科学家、发明家,同时也是出色的医院和教育管理者,尽管领域不同,但科学相通,交叉融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相信张院士的报告将带给所院同道和同学们深刻的启示。张英泽院士对程涛教授的盛情邀请表示感谢,并希望通过讲座内容,激发和启迪大家的创新意识、在各自的领域里不懈探索前进。

穷本极源,触类而旁通

——基础与临床研究是一种“双向奔赴”

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根本。演讲伊始,张英泽院士首先从“顶层设计”的宏观高度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大意义,随后引经据典、以核裂变的发现到原子弹的发明为例,形象地阐释了基础研究成果改变世界的价值。美国范内瓦·布什著作的《科学,无尽的前沿》一书凸显了科技发展尤其是基础科学攻关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快速进步,但仍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而后,张英泽院士结合他在骨科领域的一系列代表性探索成果,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相辅相成、相生相长的辩证关系,也充分体现了追根溯源、触类旁通、学科融合在成功创新与转化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彩的学术内容集医学与哲学于一体,生动契合了血研所大讲堂2024年“交叉融合与转化创新”这一年度主题。

张英泽院士列举了四项创新成果的探索思路和历程。单髁膝关节置换术中预钻隧道三步手术技术的发明一举解决了曾经困扰全球骨科医生近60年的问题——截骨处骨折,而张院士此项技术改良的灵感源于中国台湾生物力学专家所发现的直角应力集中这一骨折原因,方有了变直角为钝角这一“四两拨千斤”的巧妙解决之道。基础研究、学科交叉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骨骺薄弱区”概念的提出亦是源于临床、成于基础研究,再回归临床验证,进而助益临床。

张院士命名的“胫骨平台Hoffa骨折”与130年前问世的“股骨Hoffa骨折”跨世纪遥相呼应,基础理论则是源自牛顿于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物理学原理,基础研究的伟大发现在三个多世纪后依然能够裨益后世。基于病理机制,张院士率先开展了双反牵引顺势复位微创内固定手术,使得这一少见骨折类型有了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治疗手段。

基于170年前诞生的“Ward三角”概念,得益于团队大样本的病例分析结果,张英泽院士首次提出了“张氏N三角”理论,并在剖析了股骨近端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并发症原因后,创新研发出更符合人体力学特点的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达到完全仿生固定,使该领域实现了根本性突破。这一过程依然是基础与临床研究之间的反复转化,依然是数学、机械力学、生物力学、影像学、骨科学等多学科的有机融合。目前,PFBN已在30多个国家或地区临床应用,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骨科内植物首次走向世界,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总而言之,临床问题的破解离不开基础研究的积淀,转化研究则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双向桥梁”。生命科学的发展需要创新,而思考是创新的源泉,多学科交叉融合则集结百家之长、赋予了研究者们成功突破的力量。

源头创新,大道同行

——携手开拓生命科学“无人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讨论嘉宾与讲者互动交流

精彩的主题报告后,在程涛教授主持下,副所院长肖志坚教授、所院党委副书记张磊教授和所院科研PI高瀛岱研究员等专家学者与张英泽院士展开了热烈讨论,主要聚焦于张院士系列重大发现背后的思路,包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是如何启示“胫骨平台Hoffa骨折”概念的萌生、为何勇于挑战170年前经典的“Ward三角”理论、动物实验结果怎样更高效地向人体转化等,为血液学领域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了颇富价值的参考。

讲座最后,程涛教授对张英泽院士的精彩演讲致以诚挚感谢,并表示,临床需求是科研工作的导向,希望领域学者敢于挑战、不断思考、积极合作,共同推动生命科学创新前行!

血研所大讲堂简介

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助力新时期血液学交叉学科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主办了2024年血研所大讲堂交叉融合与转化创新专题学术活动。

血研所大讲堂始办于2012年,曾荣幸邀请到樊代明院士、沈岩院士、杨焕明院士、付小兵院士、林东昕院士、顾晓松院士、Robert Peter Gale院士、Radek Skoda院士等海内外知名专家来所交流,迄今已开办了五十余期,与所院师生共同走过了十余载。2024年,血研所大讲堂将以“交叉融合与转化创新"为年度主题,邀请生命医学领域的高层次专家以及领先研究机构的业务专家和管理专家,为大家做主旨报告并进行对话交流。

博医荟将始终与您一同关注活动进展,陪伴大家捕获前沿新知,帮助大家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升诊疗水平。

2.

3.血研所大讲堂丨Radek Skoda教授分享克隆造血向骨髓增殖性肿瘤演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进展

血研所大讲堂丨

6.血研所大讲堂丨曹义海院士分享靶向血管生成用于癌症治疗新突破

8.弦歌不辍,赓续经典,引领前沿——血研所大讲堂2023年第1讲圆满举办

10.曹彬教授: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感染中毒症

12.李进教授:自主发起的临床试验设计

14.付向东教授分享衰老与癌症的关系及机制研究进展

血研所大讲堂通知 | 张英泽院士: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辩证关系

内容来源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官方通知

编辑 | 方玥立

排版 | 赵 微

审核 | 方玥立、贾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