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主席自从离家求学后,后来走上革命,为新中国而奋斗,曾有32年没有回过家乡。对于中国人来说,故乡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也是一个让人听到就温馨的字眼。

而对于毛主席来说,故乡一样是他日思夜想的地方,但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没能回到那个他生长的地方。但在1984年,他最疼爱的小女儿李讷便带着他的遗愿回到了父亲曾经生长的地方。

毛主席走出韶山

韶山是毛主席生长的地方,对于毛主席来说,这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1910年,毛主席离开韶山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的,当时小小年纪的他就改编了一首诗来表达他当时的想法。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洗,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毛主席将它夹在了父亲每天要翻阅的账本中。

为什么毛主席会给父亲留下这样的诗呢?这一切都要从毛顺生对毛主席的教育说起。在他小的时候,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所以文七妹带着毛主席一起生活在文家,而毛主席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在文家度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毛家,文家的亲戚比较多也都住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文家的人都很有学识,在毛主席小的时候他们也会经常教他读书,所以在这里毛主席深受他们的影响,非常喜欢读书。

而毛主席最喜欢的就是读古诗,那些古诗名篇让他非常感兴趣,读上几遍他就能背下来。看着如此聪慧的毛泽东,文家的人都希望他能够走上一条读书之路,以后的他肯定大有作为。

为此,舅舅和那些表兄弟也经常会抽空教毛泽东读书,讲故事,甚至还教给了他不少人生的大道理。

在文家的这些年,文家的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毛泽东,而他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就在他八岁那年,毛顺生终于回家了,赚了一些钱的他准备送毛泽东去上学。

其实,对于毛泽东上学,毛顺生并不在意,家里世世代代都是种田为生,他们并不求毛泽东能够有什么大的作为,所以让毛泽东上学的目的就是让他学会算账写信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毛泽东已经学会了基本的读书写字,毛顺生便让他辍学在家。但对此,文家却不忍心断送孩子的前程,于是,便带领全家去毛家游说,直到他们说读书可以增加毛泽东赚钱的本领的许诺后,毛顺生这才同意让毛泽东继续读书。

后来,也就有了毛泽东离家读书,写下这首“立志诗”送给父亲,并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远大的志向。

走出故乡之后,毛主席回家的次数逐渐变少,纵使一直漂泊在外,但毛主席始终惦记着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