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4条简讯 | 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

01

消化系统中成药突破200亿

消化系统中成药突破200亿,五大亚类大卖

米内网数据显示,消化系统中成药在2023年重点省份实体药店销售规模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8.76%。从省市格局来看,8个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广东、浙江、山东位居前三。

从亚类格局来看,祛暑剂、健胃消食类、胃药(胃炎、溃疡)、肝病用药、肠道用药是五大主力,合计市场份额占比超过80%。从处方性质来看,OTC、RX和双跨均有增长,OTC的市场份额最大,双跨则增速最快。

20亿大品种创新高!葵花挺进TOP5品牌,太极、江中、康恩贝上榜

产品TOP20中,藿香正气口服液、健胃消食片、肠炎宁片位居前三,20亿大品种藿香正气口服液再创新高,肠炎宁片增速最快,同比增长超过50%。此外,人参健脾片、龙胆泻肝丸、健脾八珍糕3个是新上榜产品。

9个独家产品,分别是肠炎宁片(江西康恩贝中药)、片仔癀(漳州片仔癀药业)、迈之灵片(德国礼达)、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和麝香痔疮栓(马应龙药业集团)、三九胃泰颗粒(华润三九医药)、藿香正气滴丸(天士力医药集团)、新复方芦荟胶囊(河北万邦复临药业)、消渴丸(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

从亚类来看,健胃消食类最多,有5个,祛暑剂、肝病用药、痔疮用药各有3个,肠道用药和,胃药(胃炎、溃疡)各有2个,便秘用药和糖尿病用药各有1个。

品牌TOP20中,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的藿香正气口服液、江中药业的健胃消食片、江西康恩贝中药的肠炎宁片位居前三,黑龙江葵花药业的护肝片挺进TOP5。从增速来看,14个为正增长,其中,李万山药厂的和胃整肠丸增速最快,其次是合肥华润神鹿药业的养胃舒颗粒和江西康恩贝中药的肠炎宁片,均超过50%。

肠炎宁片是江西康恩贝中药的独家剂型产品,在重点省份实体药店已成为10亿级别的重磅品种,是肠道中成药的TOP1品牌。日前,康恩贝在2023年年报指出,肠炎宁系列产品通过加大品牌建设、优化购药途径、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以及医院市场开发迅速等,市场份额继续稳居品类第一。未来,公司将扎实推进大品牌大品种工程,焕新做大老品牌,创新培育新品牌。建优大品牌大品种产品矩阵,除夯实肠炎宁系列10亿级销售规模外,力争2个品牌系列产品实现销售5-10亿级、5-6个产品实现销售2-5亿级;通过加大品牌延伸,焕新“康恩贝”等知名品牌,将品牌及产品从疾病治疗向保健预防发展,打造康恩贝特色中药大健康品牌产品集群;通过优化产品结构,丰富胃肠道用药、咽喉感冒类用药及泌尿系统用药等产品管线;通过优化新品上市流程,加快中药创新药黄蜀葵花口腔贴片、改良型新药清喉咽含片上市;通过推进学术转型、优化销售策略,加快临床产品院外销售及终端下沉,培育打造新品牌。

护肝片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2022年在重点省份实体药店销售规模超过5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超过40%。目前,该产品有超过100家企业拥有生产批文,黑龙江葵花药业的市场份额最大。据了解,葵花药业凭借产品品质、用户口碑、品牌传播、渠道推广、终端掌控,成功打造出“小葵花”和“葵花”两大知名品牌。其中,“葵花”品牌旗下主要是成人医药产品和成人大健康产品,产品涵盖呼吸感冒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心脑血管用药、妇科用药等,而护肝片、胃康灵等核心品种在市场同类竞品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

3个消化系统中成药转OTC,健民、扬子江、康缘……1类新药来袭

近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公告,雪山胃宝胶囊转换为非处方药。在此之前,秋水健脾散和胃舒宁片转换为非处方药,其中秋水健脾散是泉州中侨药业的独家产品。

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利好中医药发展,推动了行业传承与创新,消化系统中成药研发也是捷报频传。4月24日,CDE官网显示,上海凯宝药业的一贯煎颗粒以3.1类新药报产,今年以来,吉林敖东洮南药业的一贯煎颗粒和江西药都樟树制药的二冬颗粒3个产品以3.1类新药报产,目前在审评审批中。

2019年至今已有5个新药获批上市,3个产品报产在审;近30个新药获批临床,其中,16个是1类新药,江苏康缘药业的七味脂肝颗粒、江苏中雍红瑞制药的香术平胃散、苏中药业集团的痔瘘熏洗颗粒3个均在今年获批临床。此外,健民药业集团的通降颗粒、扬子江江苏龙凤堂中药的清肠温中片、北京盈科瑞创新医药的理中消痞颗粒等均在II期临床阶段。

(来源:米内网)

02

国产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稳健增长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在医疗新基建和政策的驱动下,市场规模稳健增长。众成数科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医学影像设备的公开中标金额为825.8亿元,比2019年增加了约300亿元,期间复合增速达到11.75%。

从细分市场看,2023年超声影像诊断设备、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T)和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是公开中标金额占比最大的三个领域,合计超过75%的市场份额,其中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和CT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迈瑞、联影、东软、开立、万东等国产品牌代表,已跻身各细分市场前列,国产设备替代进口产品的趋势渐显。

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国产销量近六成

国产化率 从销售量看,2023年我国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7.11%,同比增长4.09%。从销售额看,2023年我国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国产化率达到36.95%,同比增长4.37%。

品牌竞争 2023年,在国内超声影像诊断设备的销售额前五品牌中,GE医疗(通用电气)、迈瑞医疗和飞利浦的占比均在25%左右,开立医疗和GE医疗的增速较为显著,分别达到7%和5.49%。

区域分布 从省份来看,2023年我国共有4个省份的超声影像诊断设备新设备采购金额占比超过5%,其中广东、江苏、浙江的占比分别为10.40%、6.61%、6.14%。从城市来看,2023年我国超声影像诊断设备新设备采购金额前十城市的占比之和达21.18%。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T),联影紧追GE医疗

国产化率 从销售量看,2023年我国CT国产化率已达到50%左右,同比增长6.29%。从销售额看,2023年我国CT国产化率达到35%以上,同比增长14.82%。

品牌竞争 2023年,在国内CT的销售额前五品牌中,GE医疗、联影医疗和西门子医疗的占比均超过20%,东软医疗和联影医疗增速较为显著,分别达到32.45%和12.59%。

区域分布 从省份来看,2023年我国共有8个省份的CT新设备采购金额占比超过总额的5%,其中广东、湖北、河南的占比分别为8.17%、7.43%、7.03%。从城市来看,2023年我国CT新设备采购金额前十城市的占比之和达21.47%。

磁共振成像设备(MRI),东软增速最显著

国产化率 从销售量看,2023年我国MRI国产化率达到33.51%,同比下降0.18%。从销售额看,2023年我国MRI国产化率达到23.88%,同比下降4.14%。

品牌竞争 2023年,在国内MRI的销售额前五品牌中,西门子医疗和GE医疗的占比均在30%左右,联影医疗接近20%,东软医疗增速最为显著,达到了149.47%。

区域分布 从省份来看,2023年我国共有6个省份的MRI新设备采购金额占比超过总额的5%,其中广东、山东、江西的占比分别为9.48%、7.18%、6.14%。从城市来看,2023年我国MRI新设备采购金额前十城市的占比之和达22.88%。

虽然2023年MRI的国产化率和同比增速略有下降,但从整个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看,国产化率继续保持向上的趋势。在摄影X射线机(DR)细分领域,2023年国产品牌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占比已分别达80%和65%左右;在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细分领域,2023年国产品牌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增速也分别同比增长了18.22%和26.04%。

(来源:医药经济报)

03

高价降脂药在中国市场热销

一直以来,国内医药市场都被人诟病,支付能力不足。

一方面,是医保负担有限、商保覆盖力度不足;另一方面,是自付能力的不足。两者共同导致,部分天价药在国内难有市场。

当然,要说中国市场完全没有支付能力也不客观。核心原因在于,根据部分跨国大药厂的表现来看,价格相对昂贵的药物,甚至是未能进入医保的药物,在国内也能获得不错的销售表现。

最近的例子,是诺华的长效降脂药Leqvio。

Leqvio在国内的定价为9988元/针,且现在为完全自付。按照剂量来看,首年使用Leqvio的患者需要打3针,后续每年为2针。算下来,年用药费用不菲。

但在这种情况下,Leqvio需求并不弱。根据诺华一季报电话会议,国内每天新增患者超过250名。这也超出了诺华的预期,因为在其原本设想中,这样的新增患者数量规模,可能需要在进入医保之后才能实现。

这意味着,如果能够按照一季度的销售表现,Leqvio在国内销售额可能接近30亿元。这无疑将刷新市场认知。

机制“升级”

以Leqvio为首的药物走入市场,可以说是降脂药领域的一次短板补齐。

一直以来,他汀类药物在降脂领域占据核心C位,缔造了一个个重磅炸弹神话。例如,阿托伐他汀年销售峰值最高至136亿美元。

不过,他汀类药物并不完美。大部分人只能接受中等剂量的他汀治疗,且单一用药有其局限性。在临床上,也有部分患者因为依从性较差或对药物不耐受,导致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不达标,亟需长效且安全的降脂疗法。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备受市场瞩目。

有研究发现,PCSK9对于维持体内胆固醇稳态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成为第三个被发现的与胆固醇代谢有关的基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PCSK9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

原来,PCSK9是LDL-C升高的“帮凶”。血液中存在的LDL主要通过与其受体(LDL-R)特异性结合,然后将“坏胆固醇”整合入细胞内,使其在肝脏中被清除。

而PCSK9可以与LDL-R结合,导致后者加速降解。LDL缺少受体导致其携带的LDL-C无法被肝脏清除,人体内的“坏胆固醇”含量也就自然而然升高了。

机理明确,那么针对PCSK9的药物研发,思路也就非常清晰了,主要有两种:一是阻止PCSK9与LDL-R结合,如单抗;二是抑制PCSK9蛋白的表达或干扰PCSK9分泌,如iRNA、反义寡核苷酸、小分子抑制剂等。

Leqvio则是后者,作为一款基因疗法,Leqvio通过基因沉默的方式,直接阻止肝脏产生PCSK9蛋白,以达到持久的治疗效果。

从实际临床来看,针对该蛋白的药物展现了优异的降脂能力。一方面,能在患者接受他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降脂”;另一方面,针对“接受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仍无法达到LDL-C目标”或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禁忌使用的患者”,均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Leqvio也是如此。其获批上市是基于关键的III期ORION-9、-10和-11临床研究结果,所有357名参与研究的ASCVD或HeFH患者在接受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时仍无法控制LDL-C水平。在接受治疗后第17个月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Leqvio能有效且持续地降低LDL-C水平高达52%,并且耐受性良好,安全性与安慰剂相当。

也正因此,Leqvio成为了他汀类药物的强力补充。在国内,其被批准的适应症为,作为饮食的辅助疗法,用于成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型家族性和非家族性)或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包含:在接受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仍无法达到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的患者中,与他汀类药物、或者与他汀类药物及其他降脂疗法联合用药,以及在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禁忌使用的患者中,单独用药或与其他降脂疗法联合用药。

Leqvio热销背后,不仅是一次机制升级,更是一次价格升级。

价格升级

作为一款siRNA疗法,Leqvio的核心卖点还包括长效:在前三个月完成两次注射后,患者仅需要每半年仅注射一次Leqvio,就能维持降脂效果。

但其价格并不便宜。目前,该疗法在国内的定价诶9988元/针,在完全自费的情况下,患者首年用药费用大约在3万元左右,后续治疗年份则是2万元左右。

这与大家固有认知里的降脂药价格天差地别。以阿托伐他汀10mg规格来看,药品集采中标的产品每片价格已降至0.10-0.20元,患者每月用药费用基本不超过15元;而进口原研的立普妥药物,一年用药费用可能也只需要千元左右。

虽然Leqvio并不完全与他汀类药物竞争,但其同机制的药物中,仍有低价竞争对手:单抗类药物。

的确,在依从性方面,单抗类药物有一定劣势,但实际上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

例如,安进的依洛尤单抗对于已确定的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或用于治疗成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家族性和非家族性)或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成人患者,有两个推荐剂量:

140mg每两周1次或420 mg每月1次,基于患者在给药频率和每次注射剂量方面的喜好选择。

也就是说,依洛尤单抗最长注射频次可以达到1月/1次,与Leqvio半年1次相比,差距相对有限。但价格方面,却是天差地别。

目前,国内上市的进口PCSK9单抗药物,阿利西尤单抗和依洛尤单抗都走上了“以价换量”的道路。

其中,依洛尤单抗(140mg/支)价格为283元/支,阿利西尤单抗(75mg/支)价格为306元/支。降价之后,阿利西尤单抗月治疗费用折合612元,依洛尤单抗则在567元左右。在自费15%的比例下,患者的负担实际上并不高。

但即便如此,Leqvio仍然收获了市场的认可。对于国内医药市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市场现象。

来自Leqvio的启示

Leqvio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令人充满期待。从目前的患者新增情况来看,其在国内的销售额有望达到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首先,新患者数量的显著增长将为Leqvio带来显著的增量。根据诺华的电话会议,Leqvio每天新增用药患者超过250名。以这个增量来计算,如果能够维持到年底,那么Leqvio在中国的新增销售额有望接近30亿元。

其次,累积效应的影响也不容忽视。Leqvio是一种需要持续用药的治疗方案,患者每年需要接受两次注射。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累积患者的逐渐增加,Leqvio的销售额将呈现出持续稳步上升的趋势,保持在一个极为可观的水平。

更为关键的是,Leqvio还有一个强有力的增长助推器——医保谈判。如果Leqvio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被纳入医保目录,那么其在中国市场的放量速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快。毕竟,根据电话会议的信息,目前的放量速度已经达到了,诺华预期中进入医保后的水平。

Leqvio的成功无疑将为国内医药市场提供重要的启示。一直以来,国内医药市场都被支付能力所桎梏。总体来看,的确是存在这方面的困扰。但海外药企的表现又在一次次告诉市场,支付能力也并非不可突破。

至少,相当一部分群体,拥有足够高的支付能力。而这些群体,也能支撑一款销售额不错的创新药的市场预期。但前提是,药企能够拿出足够有竞争力的药物。

Leqvio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仅为诺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Leqvio”在这里诞生,为全球医药产业的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

(来源:氨基观察)

04

一位美国医药投资人眼中的周期

描述经济周期的词汇,不管是“寒冬”,还是“复苏”,都让人感觉有些抽象和遥远。

但在行业中的人,尤其是美国生物制药界的人士,这些词汇却让他们能回忆起具体的状态,甚至一个个故事的细节。

在美国生物医药行业从业8年的李晓松(化名),从一个创业者到投资人,完整的经历了一个从暖到冷、再有些回暖的周期。

2024年开年以来,美国生物技术投资复苏的信号不断释出。最近的好消息是,华尔街日报统计,今年以来约有六家生物技术公司上市,其中一些筹集了数亿美元。

尽管这一线曙光,不会马上打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但李晓松可以用调侃的语气,指着自己的其实并不算稀疏的头发说,“你看,我的头发就是前几年掉的”。

那段日子,是由包括李晓松在内的无数投资人和创始人的失眠夜组成。过去几年中,美国生物医药投资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2021年,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一度达到5517点,IPO和创纪录的投资交易明显增加。短暂的辉煌后,2022年NBI跌至低点,流入该行业的投资急剧萎缩。透过股市折线图,仿佛还能看到那些暴富故事和破产新闻,听到敲钟声和哭泣声。

还有在金钱和欲望考验下,被期待和失望交替重击下的死亡。

李晓松朋友陈青(化名)是一家biotech创始人。2022年这家biotech获得美股上市批准,陈青持股部分对应的市值约2亿美元。当他沉浸在即将成为亿万富翁的狂喜中时,陈青的导师,也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拿出了陈青所谓“数据造假”的证据,威胁他退出董事会。陈青被迫在上市前最后一刻被踢出董事会,只分得600万美元。

600万美元,对普通人来讲,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得到再失去的痛苦,远远超过从未得到。

事情发生后,陈青有一段时间行为失常,晚上在纽约的高速公路上逆行开车。2022年8月一个晚上,他抛下妻子和两个孩子,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和刚到手的600万美元,上吊自杀。

关于生物制药周期的故事,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也在上演。李晓松的回忆,也许像一面镜子,或许让同样经历周期的中国生物制药界人士看到自己的故事,也或许会期待2024年,美国生物制药领域感受到的曙光,是否能够击穿中国生物制药圈人们的失眠夜。

2017年开启的新一页

2017年,在美国创业2年的李晓松开始觉得力不从心。他一边攻读PhD,一边管理自己创办的两家公司——一家小分子药物研发企业和一家医疗大数据企业。

一天只能睡5个小时让他很苦恼,“我不是天赋型人才,我是努力型人才,时间对我来说特别重要。”

这位“努力型人才”于是决定转型。

他以一个不错的价格将数据公司卖掉,腾出手来做投资。

这不是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当年美国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几乎为0,钱存在银行就会贬值,钱那么便宜,几乎是逼大家去投资。

李晓松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在生物科技创投圈多年,他不缺人脉和资源,同时他是科研出身的生物制药科学家,对圈外人视为畏途的项目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合伙人很看重他的PhD身份,“既然你认识这么多哈佛、麻省理工的大学教授,不如帮我们牵线,投资他们的实验室项目。”

李晓松找到两个合伙人共同出资,再加上融资,创立了三个背景不同的基金。一个有中资背景的人民币基金,一个华人LP的美元基金和一个犹太背景的美元基金。三个基金的规模在千万美元级别,在当时而言算是比较小的,目标是早、小、新的项目。

在当时,钱不是问题,问题是真正优质的创业公司非常少。而这些企业高高在上,对送钱上门的投资人严格筛选,没有名气的基金得跟创始人搞好关系才能投进去一点。

未成形的机会也抢破头。李晓松说,“越早投资越便宜,所以投资人都会去大学找机会。一种方式是找以前认识的教授,哪怕有些教授已经七八十岁,投资人也会劝他们出来创业闯一闯。还有人会盯着专利申请状态,出现新的专利就冲到所在大学的技术转移办公室或者实验室,问他们有没有想过成果转化进入市场?”

教授对商业的事并不了解,但投资人会做好“保姆式”服务,筹钱、组建运营团队。教授只是出来站台,每个月给团队开一次会,就能拿到公司20%的股份。

在美国创业的容错率比较高,资本不会和创始人签无限责任对赌协议,失败的结果无非公司破产,创始人可以没有负担地再做一家公司,基本是一个无本生意,损失的只有你的信用。

那些年,普通大学教授一夜之间成为大富翁的传奇不绝于耳。

但即便如此,在生物制药圈血本无归的故事更多。

即便李晓松有生物医药学术背景,也有做药的一手经验,依然不止一次被假数据蒙骗。

首先在论文阶段的造假情况就很多。“即便是Cell、Nature、Science这三个顶级期刊里,也有八成的数据在临床上复刻不出来。术业有专攻,研究者们在自己深耕多年的领域里想改动数据,别人仅看数据是分辨不出的。”

这些造假情况直到进入临床才能暴露出来。临床很多时候是交给CRO来做,在美国贿赂第三方风险太高了,所以这种事情鲜有发生。呈现出来的结果是,很多临床前数据惊艳的项目最后在临床阶段做不出来——“不是因为老鼠和人之间的差异,而是因为很多数据并不真实。”

80%的项目可能都是要血本无归,“但即便如此,生物医药,对于赌对的人来说,依然是一个暴利行业。血本无归和暴利并存,充满矛盾和刺激,这就是生物医药行业最好玩的地方。”李晓松笑谈。

狂欢下的血汗泪

即便做好会失败的心理准备,但依旧不是所有决策失误都能轻易被消化。有一段时间,李晓松想起在新冠期间靠mRNA疫苗一跃成为独角兽的Biotech Moderna就会肝疼。

还是在2017年,是Moderna成立的第6年,这家总是在存亡线上的企业,准备启动第E轮融资,他们找到了李晓松。越是在后期进入的股权投资人,越需要考虑公司估值提升的空间,李晓松和Moderna接触时,Moderna的脂质体纳米颗粒(LNP)药物递送系统还没开发完成,也没有产品上市,所有在研管线都在临床早期或临床前阶段。

向李晓松引荐Moderna的中间人对其很认可,但李晓松从Moderna提供的数据中看出了一些问题。

李晓松最后没有对Moderna投资,还劝其他有合作的基金不要投资。当时的李晓松有多坚决,之后就有多遗憾。

2019年新冠疫情大流行,Moderna将mRNA技术用于新冠疫苗的研发后大获成功,市值最高达到1950亿美元。

李晓松经常半夜惊醒,反复思量当时的决定。有时候自己想不通,李晓松向其他成熟的投资人求问,最后得出结论——即便从结果看错过了Moderna,但当时的决策依然是正确的。没有人能预料到2019年的新冠疫情和后续一系列发展。如果没有新冠疫情,这家公司有可能死掉。

李晓松不再为难自己。“做投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复盘,没有复盘就没办法进步。但过度反思也不见得是好事。投资的本质是在风险和收益间做平衡。但当你不断复盘之后,往往会更偏向于做出保守的决策,反而有可能错失了一些机会。”

在这场疯狂的投资游戏里,投资人尚有进退的余地,而创始人始终站在狂欢的中心。他们要赌公司的前程,一夜暴富还是一切化为泡影,其次还要赌个人利益的分配,能否守住自己的股权,成功套现。从巅峰跌落的落差不是所有人都扛得住。

文章开头提到的陈青,至今离世已有近2年,他的导师至今依旧在过着创业成功、财务自由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曾经离陈青一步之遥。

寒冬与复苏

美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寒冬是疫情后开始的。突然间美联储宣布加息,钱一下子变的很“贵”。大家赶紧捂紧钱包,把钱放在银行储蓄或者买国债,不愿意在生物医药行业做风险投资。

资本市场上流动的钱越来越少,这导致很多小Biotech陷入融资困境。

“投资人手里其实还是有一部分钱的。但这一笔钱会优先考虑之前的被投企业,因为如果他们资金链断裂,投资人的早期投资全都打水漂。所以一些新成立的biotech很难拿到钱。”李晓松说。

2023年3月,硅谷银行破产,加剧了投资人的担忧。他们不禁怀疑起生物制药的未来,于是在投资的时候慎之又慎。之前一个投资人一年可以投10-20个项目,2022年后,一年内,投资的项目在个位数也是常有的事情。

没融到资的Biotech一个个倒下,投资人只好打扫战场,进行破产清算。“这些项目上我们几乎是血本无归,有的是亏95%,有的是亏90%,还能够换回来一点点现金,但可以忽略不计。”

但这两年对投资人来说也是一个抄底的机遇。原本高不可攀的明星企业一下子转变态度,变成投资者的买方市场。“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布局的阶段,无论是我们基金、还是我个人都有投一些觉得非常不错的企业。”

但抄谁的底又是一个问题。为了了解AI、ADC、CGT等领域的知识,李晓松要不断读paper、看项目,这两年也没闲下,压力大到脱发、失眠。

经历了COVID 19制造的泡沫,李晓松对火热的概念越发谨慎,“AI制药已经存在泡沫,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在跟踪了解AI制药的最新趋势,但这一轮我们不会碰AI 相关的项目。”

值得庆幸的是,李晓松觉得美国的寒冬其实一直没有冷到冰点,行业只是回归理性,还不至于到恐慌的地步。他认为真正的恐慌发生在2008年的美国:银行倒闭、房地产危机,所有的资产缩水,每一个人都捂着现金,一动不敢动。

而且未来的预期是好的,李晓松判断利率至少不会上涨了,也有可能会下降。现在利率只要一下降,对这个市场会有很多利好。

经济周期有起有落,但有些东西是不会变,比如科学的本质。

真正的科学,游离于资本之外。不论资本市场如何动荡,一些专注的科学家们,照常坐在实验室。他们不关心经济环境,只关心自己的成果能否做出来——只要实验室不关门,生物技术就不会停滞不前。

而且,科研成功的概率,在大学科研基金稳定的环境里,也不会变。“每年一定会有4、5个项目从哈佛和麻省理工的实验室走出来,这5个里面会有1个最终会上市。个体数会变,但统计规律是不会变的。”

正是这不变的创新的源泉,是美国生物医药经过一次次危机,却能一直扛过来的原因。

但这次的复苏,还能回到2021年的最高点吗?人生中在短短三年内,两次遇到神话的概率,应该不大于创新药成功的概率。

每一次穿越周期后,行业和人心,会在一段时间内回归本质;但当下一个上升周期开始,狂热、赌性和泡沫……会再次周而复始。

(来源:深蓝观)

—The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