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评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评图书:

书名:《杀母的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

作者:孙隆基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三辉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8月

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开始形成一种剧烈的“杀母”文化潮流。二战期间,由于美国男性大批应征入伍,女性广泛进入国内就业市场。战后美军官兵复员,男性惊愕的发现自己处于前所未有的竞争,很多情况下,男性的就业竞争力甚至不如女性。所以这种情况下,仍然把持着美国社会话语权的男性,就集中火力谴责女性,认为她们导致了家庭功能的丧失,将之贬低为有心理缺陷的“男性化攻击型”的女人。

就连家庭妇女也逃不过美国男性批评家的指责。家庭妇女专司持家育儿,但批评家注意到,因为母亲通常奉献太多,对子女又干预太多,所以家庭关系往往并不和睦,就像是几十年后的中国,会出现广受关注的“父母皆祸害”的讨论活动。而无论是家庭妇女,还是职场女性,但凡异于传统女性,能够自己拿主意的个体,也被认为是“宰制型”的人。

20世纪50年代的好莱坞,就接连产出了很多贬低女性,甚至将个性女性塑造为煞星的电影。一些电影试图将女性等同于情感不受理性调控的精神病。不少电影认为女性有支配和宰制的权力欲望,不仅祸害了职场,而且还会将丈夫和儿子的男子汉气概摧折殆尽。

历史学家孙隆基曾著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历史学家的经线》、《新世界史》等广受欢迎的作品。《杀母的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也是孙隆基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梳理了美国社会和经济变迁的不同历史背景,挖掘了美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的演化趋向,指出美国20世纪大众文化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在男性至上和女权两股潮流下,“合力”促成了所谓的“杀母”特性。“杀母”顾名思义,就是否定母性、母权、女性,之所以女权主义者也加入到建构这项特性的行动中来,原因就在于,通过否定母性,被认为是树立独立女性(而非包揽家务、生儿育女、从属男性的母亲角色)的需要。而男性至上潮流倡导在观念上“杀母”,实际上就是将女性作为了美国男性尤其是白人男性在历史大转向过程中遭遇的冲击、不适、女性和其他种族劳动力竞争压力的替罪羔羊。

“杀母”成为潮流,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女子避孕药在美国成为合法药物,服用者在很短时间内就超过了数百万。这让女性得以摆脱性行为的代价,可以在心理和行为上迎来性自主,而美国男性对丧失这方面的优势地位和主动权感到相当不满。《杀母的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这本书详细叙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在男性“杀母”呼声下,连番推出的代表作品。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论证“杀母”的正确性,好莱坞片商甚至将依附母亲的男性成年人(即今天所谓的“妈宝男”),“未断奶的人格”直接等同于罪犯型人格。比如,1962年上映的《希特勒》,就有意强调希特勒“恋母狂”的一面,直接将之与其反人类行动划等号;而1964年的电影《罗马帝国论网路》将暴君康茂德也塑造为迷恋母亲的变态。

《杀母的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书中认为,“杀母”文化在美国的兴起,有着复杂的历史成因。19世纪后期,美国的西进运动已经扩展到了太平洋东海岸。这个国家将西进运动塑造为一场神圣的征服运动,推崇西部、西部原野、垦殖行动的雄性气概。但也是在这一时期,在南北战争期间被联邦法律授予公民权的黑人,终于联合行动起来,要求落实自己的权利;许多都市女性也响应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女权运动,积极争取投票权。

上述两项进程结合起来,就产生了一个奇特的结果:因为女性的觉醒,在经济和公共生活中更加踊跃的参与,这就让传统的男性角色感觉到危机;再加上这一时期开始流行的文明没落论、人种退化说,相对于黑人,白人的身体显得孱弱,而中国、日本等国亚洲移民(黄种人)的进入,又让白人担心自己的国度将进入一个“女性化”的阶段。所以倡导雄性气概在当时的美国变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政治正确。

在这一时期,美国知识阶层开始创立诸多奇谈怪论,来对抗女性觉醒和奋起,例如,宣称男性比女性天生优越,“女性头颅的类型在许多方面接近婴儿的,在更多方面接近低等民族”。美国心理学泰斗斯坦利·霍尔在19、20世纪之交提出了男女教育分途说。20世纪初,美国纷纷兴起童子军组织,为的是让(白人)男童能够通过户外活动,继承野性精神和雄性气概。

哲学大师尼采的学说、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被引进到美国后,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尼采仇视妇女,同时期的奥地利学者奥托·魏宁格同样如此,他们都推崇男性特质,将女性甚至母亲贬低至极。而著有《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备受争议作品的大卫·劳伦斯,更是强有力的否认了母权的价值。至于弗洛伊德,他的学说教会了美国男性如何发掘精神深处的隐秘,开始形成“摆脱女人、摆脱妈妈、摆脱人我界线不明朗”的状态,去建构自我。

但上述努力,显然都没有起到遏制女性在现代生活中的参与的作用。在巨大的失落感驱使下,美国知识阶层转换宣传方式,向男性尤其是掌握着政界、商界话语权的男性鼓捣女性崛起的可怕之处,将美国社会存在的很多问题直接粗暴的等同于女性的社会参与,以及女性以母亲角色对于家庭、孩子的错误影响。

孙隆基在书中指出,二战战后的美国女性主义,步了男性至上浪潮的后尘,也走上“”杀母之路,这等于当了帮凶。为了纠正这项战略失误,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强调母女连续性的女权思想,批判母子对立,推崇女性思维关心他人、不强调个人主宰,善于顾全大局。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思潮掀起歌颂母亲的潮流。尽管如此,美国文化对于接纳推崇母女亲和的观念,程度上相当有限。

20世纪70年代还开始出现“魔童”故事主流。孙隆基说,战后的婴儿潮一代是最热衷“杀父杀母”文化的,而当他们(她们)自己成为父母时,就对下一代产生了抗拒心理,从而发源出“杀子”的文化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