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一个努力脱离低级趣味的电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正式开聊之前,划水怪向史蒂夫老师讲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一个小困惑,即,世界上真的不存在“男性心理学”吗?史蒂夫老师很快给出了专业的解答。同时他表示,自己正在翻译的一本书中提到,男性群体中其实存在许多隐性抑郁症患者,但现实中女性抑郁症的检出率却更高。这与抑郁症的鉴别方式更倾向于女性的情感表达有关,但男女的情绪表达范式本就不同,也就造成了男性抑郁症患者的表现形式可能与传统的诊断完全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蒂夫说》的史蒂夫老师

大多数情况下,传统家庭对于男性的要求是不能外露脆弱,要无坚不摧。当他们被这样规训着长大,大概率已然变成无坚不摧的“普信男”,自我成长与反思的缺失恰恰会成为他们本身的缺口,影响家庭及后代,有些人的原生家庭问题或许也来源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原生家庭,史蒂夫老师在回顾成长经历时复盘了许多问题,虽然通过专业学习摆脱了父亲带有攻击性的批评所留下的阴影,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成长过程中缺少正向的情感支持,感受到的是情感忽视,也比较自卑。他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本能以“打压”来鞭策子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压式教育

划水怪表示那个年代的打压式教育似乎比较常见,但他自身能感受到父母并没有恶意,高中时妈妈会在他考试失利被训斥后带他去买漫画书,父母对于他的爱好也比较支持。

聊过青春阵痛成长史,划水怪开始好奇原生家庭对小朋友们的影响。据史蒂夫老师所说,在小朋友们还没有自主意识的0至6岁,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他们的安全感。比如幼时缺少父母照顾的婴儿在长时间处于应激状况后,经由神经层面的记忆,会产生人格方面的障碍及青春期的叛逆。因此,史蒂夫老师进行咨询工作时会留意来访者婴幼时期的家庭氛围及父母关系。

对于很多人苦恼的叛逆期,史蒂夫老师表示这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自我观念与父母脱离的过程,孩子从与父母的认同感中分离出来,建立自己的观念,如果不经历这个过程反而可能会变成“妈宝男”,从思想上跟父母一致,缺失独立意志。但很多中国家庭的父母在教育过程中会模糊边界、深度捆绑,以示与子女亲密,其实不利于其人格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剧《凪的新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响性格的因素或许有很多,那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又是什么?史蒂夫老师给出了答案,主要是遗传和生命早期的经历。对此他提到了《蓝图》(Blueprint)一书中的部分观点,该书的作者认为遗传的表达其实是人类先天基因与后天环境互动的共同表达。在父母都比较聪明的情况下,孩子会更倾向于待在有书的地方,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记忆。

话题跑出去一圈,终于回到划水怪开场的问题,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对此,史蒂夫老师认为,这其实是环境与人的互相影响,当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情感忽视、虐待或性侵等很深的家庭创伤,且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这些影响就会长时间存在于人的生命中,以至于几十年过去还会产生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想要“抹去”需要费一番周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经历创伤后,人们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获得安全感,甚至可能会去伤害别人来体现自己的力量。有数据显示,重刑犯中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40%,也是因为寄养导致长期的情感忽视,且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让很多男孩不懂得调节自己的攻击性和对抗性。

这些男孩需要的是有人代替父亲的权威,教会他做一个男人,却很容易误入歧途,踏上一条不归路,就像美剧《火线》的故事一样。对于如何面对自己的创伤,史蒂夫老师觉得最佳方式是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直面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那些最后将人生问题归因于原生家庭的来访者,史蒂夫老师表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有亲历或目击父母家暴的经历。这时,他会询问来访者父母的关系及家庭状况,便于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同时史蒂夫老师认为,某些时候夫妻间的争吵是必要的,是交流的一种方式。如同《坠落的审判》呈现的那样,婚姻其实就是这样真实而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坠落的审判》海报

在婚姻与家庭之中,真正健康的父母就是能尽早让孩子从“孩子”的角色中释放,独立为人,哪怕身为母亲总是很难舍弃孩子带来的情感依赖;而自私的父母则会通过打压、控制等方式,让孩子无法独立。当发现父母有这样的倾向,要试着先让自己独立,再切割关系。史蒂夫老师表示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和父母关系的远近,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都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聊着聊着,话题就到了划水怪和史蒂夫老师与各自的太太及家庭的相处模式上。划水怪提到miya在父母面前就像一个小女孩,史蒂夫老师分析说这种类似于过家家的游戏,其实是许多家庭成员之间熟悉的模式,当我们被爱和善意包裹,精神上退回到小孩子的状态也会比较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划水怪和miya最近的美国之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蒂夫老师和太太cici

当这种熟悉的模式作用于并不善意的情感关系,诸如PUA或情感打压,人会下意识寻找能带给TA这种情绪的人,以获得对熟悉环境的掌控感,这也是所谓的“吸渣体质”的由来。但如果一个人的底层安全感十足,TA会乐于尝试不同的关系模式,而不是紧紧抓着“熟悉感”这根稻草。

如何能改变原生家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史蒂夫老师认为,如果这是由于底层的创伤和不安全感带来的,那就要帮助来访者建立安全感。他会带着他们回到幼年,修复他们与幼年自己(内心小朋友)的关系,当他们能重新亲近时,来访者也会更有勇气去接受健康的情感关系,这种对来访者情感的安抚,可以由情绪安定的伴侣或是心理咨询师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例子过于生动有趣,划水怪激情提问:“我们内心的小朋友是否一直都在?”史蒂夫老师认为,成年人心里的“小朋友”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掌控者,TA带我们享受所有的乐趣、快乐,“大人”则是负责大脑皮层理智的部分,平衡的健康人格当然是“大人”和“小孩”携手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照顾好你的“内在小孩”

同时划水怪说出了自己的困扰,他独处时,会处于自我陶醉和自我厌恶的情绪拉扯中,这是否也是一种心理问题?史蒂夫老师解释道,不要否定自我厌恶,它的功能更倾向于保护,需要分析的是当你停止“自我保护”后的不安全感是什么。如果自我厌恶掩饰的是愧疚感,就需要勇气和坦诚来消解掉这份愧疚。同时这份自我厌恶并不一定是坏事。

节目的末尾,史蒂夫老师还提到,对“自我成长”保持关注是长期的人生命题。思考过去和对自己负责并不冲突,但当你沉浸在过去的“错误”中一筹莫展之时,其实就有了“甩锅”之嫌,你找到的借口会无限放大怨恨及愤怒的情绪,这就是不健康的。

总而言之,这期节目听下来简直是收获满满,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播 / 相征

嘉宾 / 史蒂夫

封面设计 / 划水怪

音频后期 / 陆凯BBBBUDDHA

音频上传 / Observ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00:03:51 / 学心理学的人都是怎么入行的?

⊿ 00:05:16 / 心理咨询师与「情感浩劫」

⊿ 00:06:35 / 为什么没有男性心理学?

⊿ 00:15:22 / 原生家庭的影响力是否被高估了

⊿ 00:27:57 / 叛逆期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性

⊿ 00:40:52 / 强行忘记创伤,身体的应激反应会一直存在

⊿ 00:45:24 / 对小男孩来说,父亲的“在场”很重要

⊿ 00:49:40 / 原生家庭带来的深度创伤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干预

⊿ 01:11:03 / 在一段关系中,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安全”而非“健康”

⊿ 01:19:00 / 每个成年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

⊿ 01:22:35 / “自我厌恶”的功能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

⊿ 01:38:02 / 如何看待互联网上的“断亲”话题

⊿ 01:47:11 / 我们要对自己的成长保持关注

⊿ 01:48:59 / Jhene Aiko - From Time

头图设计 / 划水怪

文案 / 与山河

排版 / 小阎

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本文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Copyright ©midnightalks.All rights reserve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点个在看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