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第一场世界级5000米场地赛——上海/苏州钻石联赛以15:41:34,全场排名第20位结束了。

先聊聊这场比赛的感受吧。一切都得从仁寿半马说起,那场比赛我打破了国家半马纪录,但比赛后半程我明显觉得有点顶,速度提不起来。抱着想“提速”的想法,我找了田径协会领导沟通,让他们帮我找一场国际级5000米比赛,想跟一跟外国高手。沟通下来发现,如果去国外比赛的话,要签证、长途飞行等,感觉又太折腾了。综合考虑,我最后选择了苏州的钻石联赛

从专业角度讲,5000米的表现对马拉松最后冲刺阶段绝对速度上有很明显的优势,这也正是我想提升的方面。

赛前一天,我看到了这场5000米阵容后知道,5000米、10000米和半马世界纪录保持者吉迪也来了。我就告诉自己,尽力去跑,能跟多少跟多少,千万别被对手套圈了。

但从第一公里开始,我立刻感觉到,自己跟她们差距太大了。又顶了一公里后就彻底跟不上了,只能自己跑。那之后的每一秒,一边听着现场主持人兵哥在调动所有观众喊我的名字,一边催促自己,能快一点是一点。我尽力了。

我知道现在社交媒体这么发达,大家对我这次5000米的表现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也会看这些评论和留言,但哪怕有些评论不是很友好,我也不畏惧和放在心里纠结,难过。因为我知道,自己要去勇敢面对。跟世界级高手相比,我场地赛跟世界高手相比差距本来就大,我无所谓一定要跟她们比,要去拿世界冠军,还是要回归现实,做到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也有人评论说“我是孤独的勇士”,一下也让我内心温暖,竞争不是永远在跟对手比,有时候也是在跟自己较劲。

当然,这一场钻石联赛的表现距离“最好的自己”还是有差距的。因为从无锡之后,芜湖,肇庆,杭州,厦门再到苏州,一直处在飞来飞去的状态。每次都是回昆明三四天,刚调整过来就又出去了,强度上不来,好状态就更谈不上。

苏州比赛完当晚,我跟远在昆明的张导打电话联系,复盘了自己场上的状态。他也知道,现阶段的我强度课没好好跑。在他看来,我不该是现在的这个水平,如果好好训练,跑15:20多秒是没问题的。他告诉我说,回去要好好调整,好好训练,开始新的阶段了。

我知道的。

这场比赛放在我的奥运备战大周期里属于一堂强度课吧。在比赛中跟世界顶级高水平选手同场竞技是一种学习的机会,看到跟她们的差距,才有动力更努力地训练。

比赛完,我背着包跑到看台一角看比赛了。虽然很多运动员叫不出名字,但在看台上,以纯粹观众的角度看各项目世界级的对决,还是很刺激和兴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顺子出战上海/苏州钻石联赛5000米场地赛。摄影:傅鑫源

一般不比赛的状态下,我很喜欢当观众的。前几年全运会男子5000米和1万米,董哥(董国建)跟西藏选手多布杰他们牵扯来牵扯去的画面,在我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我第一次参加洲际大赛。那一次,我在现场看了苏炳添100米决赛,太震撼了。

2023年布达佩斯世锦赛,我们站在第八道的最外面,看了4×400米混合接力的比拼。那些人一步迈得太恐怖了,感觉自己眼睛还没睁开,他们跟火箭似的过去了。看国际高水平精英选手的对决,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运动观感。

如果未来还有机会,我还想看女子5000米和1万米的世界级女子对决,然后就是百米决赛和接力。

从仁寿到无锡再到奔波的四月,这段漫长的调整期终于要结束了。不管是仁寿打破国家半马纪录,我也不把自己放得很高,因为我知道跟国际选手的差距。哪怕苏州钻石联赛跑了倒数第二,我也不觉得沮丧。认清自己,才能继续前行。接下来该好好收心、调整状态进入自己的第二届奥运备战阶段了。

我在巴黎之前不会再有比赛了。我知道李丹在5月5日将参加布拉格马拉松,这也是她达标最后的机会了。祝愿她布拉格之行好运,能够成功达标巴黎奥运会。但说实话自己内心也有点纠结,因为我希望每一个达标奥运的同伴都能去巴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