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上午,成都一口气发布了八条新政,最受关注的还是:

全市范围内住房交易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也就是说,限购八年之后,成都楼市终于去掉了最重的一道枷锁。

最高兴的就是中介。没过一会儿,几乎全国的中介都在转发,成都打响了解除限购第一枪。他们告诉客户,从明天开始,在成都买房,除了钱,什么都不需要了。

哎,世界本不就应该这样的吗。

从去年9月开始,不少二线城市纷纷解除限购,南京、武汉、厦门、苏州。一周前,就连曾经的调控模范生长沙,也宣布解除限购。

但成都不一样。

这几年,成都在一片萧条的楼市里走出了独立行情。

有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房产成交量达36万余套,其中新房成交量达到14.6万套,同比增长9.7%;二手房成交量达22万套,同比增长68%。

直到今年一月份,成都才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城房价数据中出现下跌,在这之前,成都的新房价格环比指数已经连续上涨了24个月。

但成都本地的开发商心里也清楚,这轮下行,成都不过是比别的城市来得晚了一些。

数据显示,3月,成都中心城区二手房成交均价约为1.45万,跌回了2019年1月水平。

五天前,成都二手房中介费佣金有了新变化,买方佣金由原来的2%降到了1.25%,卖方则由原先的1%涨到了1.75%。

也就是说,成都正式进入了买方市场。不得不说,中介真会挣钱。

新房的两极分化也越来越严重。一边是金融城三期的锦宸府日光,为了拿到入场券,上千位富豪冒雨排队等待,首开80套房源,售罄时的最后一个号码是83号。

另一边是0月供开始出现。

青羊新城的爱情玺樾万璟宣传,贷款客户可享三年0月供。

爱情玺樾万璟位于青羊区边缘的高坎片区,生活配套不完善,本身区域抗性就比较大。再加上拿地时间是2021年,市场上行的末尾,以现在的市场来看,价格较高。

为了去化,早在两年前就曾推出过买一套送一套的营销方案,甚至降价后最低已经和地价差不多了,但去化仍然不够理想。

有网友形象地解释了下现在的成都市场:

高新区在深圳化,天府新区南京化;

锦江区上海化,青羊区北京化;

武侯区西安化,金牛区沈阳化。

新政中还提到了,对住宅及商服类用地供销比偏高的区域,适当减少用地供应。

最近的土拍中,意外多了起来。不仅延期出让,还有不少因故中止出让的地块:

成华区青龙场27.5亩、成华理工大115.16亩、郫都望丛祠64.79亩、双流怡心湖85亩、双流怡心湖45亩。

开发商朋友告诉子姨,原先谈好的平台公司变卦了。

一方面是他们拿到的地块,本身地理位置等条件就处于弱势,另一方面是部分区域内已经供大于求了,现存的销售项目都在以价换量。

也就是说,平台公司拿地的盈利空间相对偏低。

然而,托底的地块起拍价还在上涨。4月19号土拍的地块里,怡心湖板块的起始楼面价还是1.06万一平,4月24号土拍的三宗怡心湖地块中,只有一宗还是1.06万的价格,另外两宗价格涨到了1.23万。

于是,五天前的土拍中,几乎承包了大半个怡心湖板块的空港发展,直白地婉拒了。

只有起拍楼面价为1.06万的那一宗成交了。起拍楼面价为1.23万的另外两宗中止出让。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新政出来后,有人向领导提问,之前的3倍热盘还是5年限售吗?

得到的回答是,为保持公正公平,保持前期各类特殊条件的限售等条件不变。

还有人才房和保障房的业主也跟着去问了下,大家都劝他们:

不该问的不要问。

成都限购解除后,除了四大一线城市,还在坚持限购的只剩下了杭州新房、天津、西安核心区和海南省。

但就连一线城市,最近也在吹风,打算在五一后松绑限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