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刷到的新闻,一家年销售额超过十亿的天猫大店,突然倒闭了,原因仅仅是支付不起几十万的欠款。

几十万,说实话,这笔钱就是普通人也拿得出来。

我不相信,这家店这么大规模居然差这点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此魔幻的事情居然就这么发生了。

一家年销十亿的网店,居然死在了几十万的欠款上。也许并不是还不起,只是就算把这笔钱还上,这个行业也彻底不行了。

现在房子不好卖了,前几天老婆跟我说,他们学校旁边新开盘的房子一万八。

要是在以往,那个地段都是两万向上。

可现在这个开盘价,我只能说,开发商很有自信。

都说房地产买涨不买跌,现在房价在跌,要买房子的都要承受房价下跌损失买房款的压力。

房子不好卖了,家居市场自然也就不好干了。

说白了,市场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几何时,大概去年,我去红星美凯龙,原本只是想买个便宜的水龙头。

谁知道逛了商场,最便宜的水龙头要999.

可见,这些家具企业面临的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大概能猜到他们想象中的客户。收入大概一个月两三万,购买力觉得有,但是却又够不上奢饰品。1000块钱的水龙头贵吗?月薪三四千当然贵,月薪两三万也觉得贵,但是一想到自己和三四千的不是同一个阶层,而是所谓的中产,于是就慷慨解囊。

这就是所谓的轻奢。

但现在,很多原本能赚到这笔收入,月入三四万的人群,现在却消失了。

当然不是说这些人收入变少了,或者大规模的失业,只是经济的不确定性,让大家不像以前一样敢花钱了。

于是,消费降级,以前玩得起轻奢的,现在直接去买二三十的水龙头,反正装上一样用。

于是,类似的企业生存的土壤就不存在了,于是,钟薛高没了,现在又多了一个优梵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白了,消失的不是消费的人群,而是信心。

谁都能亏,就银行不能亏,不管大家过得如何,银行的利息都要保证。

那好,十几万的欠款我就死给你看。

至于倒闭之后,客户怎么办,员工怎么办,无所谓。

说实话,这几年,能够逆势上涨的企业,比如蜜雪冰城,正新鸡排之类的,瞄准的都是什么群体。

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下来?

看来已经很明显了。

没有良好的财富增值预期,大家就是有钱也不花。银行的利益至高无上,那就更多的企业死给你看。

至于是不是真的几十万块钱的欠款压倒了一家销售十亿的企业,我觉得其实大可不必相信。

但有了这笔欠款,硬挺着还不如放下,逼着那些永远都必须赚钱的企业也出来一起扛一扛这波。

否则,一家年入十亿销售额的企业倒闭要多久呢?其实很快,速度超乎想象,也就一个星期。

希望这次的事情,发生之后,要是能有些热度,银行再去抽贷,也许还能掂量一下对客户和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