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还记得,或者正在经历,孩子考了99分(100分满分),回到家,却会被责备,问,那一分到哪里去了?
那么,这应该是小学生的日常家庭状态了。初中呢,高中呢,嗯,是有得满分的,或者差几分满分的,那叫学霸。至于大学嘛,那叫上岸了,除了孩子自己担心自己毕不了业,家长谁关心孩子的成绩呢。
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呢?
那就是出现在认知上,小学之前,家长自己感觉自己有能力解决孩子的一切学习问题,同时,认为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有啥不同呢,当然自己家的可以更完美。
初中呢,自己发现能力有些应付不过来孩子的学习了,同时也接受原来孩子其实蛮普通的,虽然鞭子也在孩子后面挥着,不过,由于孩子越来越逆反,所以,喊一喊,唠叨唠叨算了。
高中嘛,多来些后勤保障,不然,孩子一下子给顶回来,谁也得喝两壶不是吗。
说了这些,我想说,考试也好,作业也好,除非是中考,高考两次,本身是用来检测孩子学习问题的,考了满分,浪费了大好的时光,没有得到分数的那些题,才是收获,考完之后,分析分析,这可能才是考试本身的意义。
不然,家长满眼只有分数,孩子也当然只关心分数,找各种理由来为这些没有得到的分数做解释,有意思?
学习本身是为了认知这个真实的世界,现在却被异化成为了,用标准答案来衡量的分数。
孩子在当学生的时候,家长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孩子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那么,当孩子的脚迈出学校的大门呢,那用成绩换来的文凭拿在手上,本来自信满满,结果却碰满灰。
谁不慌?
我慌,我正在经历人类变化最剧烈的时代,以前人说自己老了,是真的老了。现在呢,如果不去拥抱这飞速变化的时代,可能还没有出校门就已经老了。就不要说我这种年过半百的人了。
话锋一转,其实本也只是想写一下,这下面的感受的,但是,又发现其实上面的话也是想说一下。那么就说一下。
几何这东西,如果学了习惯用解析法来做,其实图画得大差不差也就可以了,但是,解析几何却是在这之后才开始学的。
才开始学几何的时候,是要让孩子学会严密的逻辑思考能力,把从小学的混乱的,过多注重计算的数学学习方法纠正过来。
这也是第一次,孩子在数学上严重分开的时候,可能有些孩子从此对数学就再也没有信心了。当然,也有些孩子发现,原来数学其实这么好玩儿,太简单了。
初学几何,老师总在强调,一个图画好了,就相当于问题解决了一半。
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的空间想像能力还没有上来,不是立体几何才需要空间想像力哈,一道平面几何,可能让数学老师一年也想不出解决的方法,这是非常正常的。
也就是由于才开始,孩子们感觉这容易呀,随意画个图,或者直接用试卷或者书上的图就可以了呀。为什么要自己画一下呢。
然后呢,然后就是做不出来,不得以自己画,画出上面的图。可能有些人感觉这也不错了。
嗯,对于初学者,错太多了。这也是为啥,一个小时也解不出这么简单的题的原因。因为,画这样的图,会让这图误导自己。
不对呀,都没有看到题,怎么感觉这图画得不好呢。
我现在也没有原题,不过,我根据原题,拿出文具:铅笔、橡皮、两只颜色有区分的笔、圆规、尺。这是初学者,一定要备的文具,那种随意画图的高手,有,但,大概率是要从这样的开始变成高手的。而不是一开始就是高手的。
读原题的时候,把原题上的题设,变为自己的作图,以及图上的标记。读一句原题,就要在自己的作图上表现出来。这样就不用来回去读原题。
我写的这些,只是想表达原题的思想,孩子在作图的时候可以不写这些,但是要在图上表现出来。
这是我做的图,其中,p是动点,这样的图,就非常直观的体现了EF是一个定值,再去证明它,就只是证实自己的观察就好了。
再次强调,这是对初学者,对于初二以后的孩子来讲,随意画个图,或者不画图,这样简单的证明题也应该轻易应对才是。
但是,认真作事的习惯,却是需要从初学者开始。
放好自己要用的全部文具,而不是用到啥,再去一通翻找,用过的文具随意一丢,再用再找。认真画图上的每一条线,认真标记每一个字符……。
那么,这需要什么样的体悟才会明悟呢,不是一次一次的喊,让他们多摔几次跤,可能才是更快的调整自己方法的时候。
所以,先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吧,然后再说,说不定发现一个抽象思考能力超强的孩子呢。反之,一头灰的时候,孩子再调整是不是也容易得多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