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福田区百花片区南天一小区的一则业主公告火了!

到底是什么业主公告那么猛,能让各大群组和朋友圈反复刷屏?

公告如下: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这则公告的意思是,该小区业委会抗议中介通过各种手段,打压该小区的二手房价,呼吁业主团结抵抗等等。

在新房已经有不少城市已经实质取消“限跌令”,并且不断下调乃至取消房贷利息下限的大背景下,业主们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出现了“别人可跌我的不能跌”的防御心理。

正所谓真正的自由市场,既然可涨,那当然也就可跌,没有可涨不可跌的道理,就像美股那样,永远是“T+0”,涨跌全靠市场话事,做空做多,都有可能,就看谁的力量大。

但业主抱团抵抗降价潮,真的没有道理吗?

Part1

“踏板效应”,是购房者摆脱不了的心态

所谓“踏板效应”,有人把它总结为“立场决定观点”。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屁股决定脑袋”。

即当自己看得到而得不到时,会对资源表达出不看好的态度,即“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当自己由资源争夺者变为资源拥有者,心态也会变成维护自己资源拥有者的利益。

其实这种现象非常常见,只是我们可能没有察觉罢了。

上班的公交车、地铁,自己挤上去之前,觉得别人怎么不给我上,真不应该,等到自己挤上去后,又觉得为什么明知人那么多了,那些人还要挤上来。

前面对别人说过的话,结果成了自己言行的写照,这就是“回旋镖”。

图源:东莞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东莞日报

其实,在楼市里面,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

1、买房前总说价格会跌,买房后总是希望价格会涨。

2、不想购房时说房子不重要租房也行,持有房产的说房子各种便利和价值。

想买而未买的人,总是有一种“捡便宜”的心理,但他们永远不会出手,因为他们买不起,等到房价涨起来了,又后悔当初为什么没买,“虚空交易”了一遍。

而买了又想着迟早要出手的人,总是“追涨杀跌”,看着某个楼盘价格开始涨了,赶紧抢着入手,房价刚跌了一点,就非常恐慌,觉得再不止跌就要亏大了,于是抗议开发商、抗议中介、抗议政策,成了一个“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市场。

当政策抑制房价涨幅的时候,业主们说市场要自由,至少要“炒房自由”,但当二手中介说要跌的时候,他们就不想要这个自由了。

业主们这种心态是普遍的,也是很自然的。

不同的心态始终环绕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自己手里的钱,只不过前者是为了“省钱”,后者是为了“赚钱”,最起码也要“保值”。

Part2

说到底,还是因为伤不起

人们总是希望成为稳健资产的持有者,房产是许多人迈入“中产”地位的敲门砖,是一种身份。

中国的中产人数到底多少,标准一直是模糊的,有人说有一个亿,有人说有三四亿,也有人保守说有几百万。不过是多少,大体都是“有点财富积累,但并不多”的那一群人,这群人肯定是消费的主力。

但往往中产之所以称之为中产,就是因为他们的钱不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对于资产的保底心态会比真正的富豪更加强烈,这部分业主往往也是情绪最激烈的。因为资产的贬值,可能分分钟让他们从“中产”变成“中惨”,他们的家庭和事业,都无法承受这样的冲击。

图源:胡润百富,《2023胡润财富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胡润百富,《2023胡润财富报告》

长江后浪推前浪,中产就是每一个浪头上的那堆泡沫,比所有人都更敏感,比所有人都可能更早地被拍在沙滩上。

比起“我命由天不由我,天欲灭我我躺平”的底层,看着房产馋到不行,中产最受房地产市场的追捧,但压力也是最大的。

中产们实在伤不起,所以虽然有那么一点资产,却不得不随着经济形势摇摆,战战兢兢,也是“踏板效应”最强烈的一批人。

Part3

没有房产,没有发言权

随着全国经济进入“换挡期”,在“新质经济”尚未起来,市场竞争高度饱和的大环境下,无论是自己当老板,还是工薪一族,都面临经济增长预期变差,不如房地产行业上升期那几年。

房产持续回归“居住属性”,“金融属性”将进一步弱化,过往对于房产保值乃至必定升值的认知,在经济新常态下也必须更新一下观念。

老地产人都知道一个近似真理的话,即“房地产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一方面,据官方数据,到今年3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4833万平方米,同比增速为15.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同比增速为23.9%。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另一方面,近几年,全国结婚对数、新生儿数量屡创新低,不可否认的是,婚房仍然年轻人购房的核心动力,但这个关键数据却在下降。

还有据中指研究院的说法,“今年截至3月26日,全国300城住宅用地供求面积延续缩量态势,而北京、上海、杭州等重点城市优质地块拍地节奏加快,带动一季度300城出让金及楼面均价结构性上升。企业投资继续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区域,土拍热度分化加剧。”

目前唯一比较正面的是金融政策,比如放开房贷利率下限,还有近日公布的央行M2总量突破300万亿,据央行公布的2024年3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止到3月末,M2余额为304.8万亿元。

图源:央行公众号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央行公众号截图

目前不少城市已经向彻底放开限购迈进,显然这已经完全成了“买方市场”,“求人来买”的市场基本面,恐怕会成为常态。

这样对于还没买房的人来说,似乎是好消息,但这意味着经济基础的大变动,而如今没有能力购买的,缺乏经济基础,以后还是忐忐忑忑买不起,对于已经手握一套或者多套房产的现任业主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市场与政策都出现了明显的“楼市实质触底”信号,但谁来拉升,谁来真正注入活水呢?

珍惜那些仍然手持房产的人吧,他们才是市场真正的“兜底人”,他们才是市场真正的“底”。比起嘴上吹的市场信心,那些真金白银套在楼市里的“英雄”们,才是真正的信心来源。

关注楼市最新行情,请留意“地产佬”最新动态,如有疑问均可后台留言,我们将会帮您逐一解答 。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对转载、分享的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删除,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声明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平台所有,本声明将适用本平台所有时间分享与转载文章,谢谢合作!

THE END

News

CBD住宅新盘,5字头起步,东莞香港中心备案价正式出炉!

3月成交出炉!南城独霸榜首,东莞房价竟下滑?

住在东莞地铁上盖的豪宅,是什么体验?

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