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凝智慧 共思共行共成长

为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实效性,4月26日,少华街小学英语组开展五年级“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年级英语组的杜楠老师和张倩颖老师分别执教了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Helping our parents的story板块。本单元属于“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主题范畴,涉及“做人与做事”、“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倾听、体谅他人,包容与宽容”、“劳动习惯与技能”,“孝亲敬长”等子主题。该语篇传递了一个信息,即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义务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鼓励学生在家里帮助父母承担家务。两位老师结合各班学情对第一课时进行了精彩的同课异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两位教师都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授课。杜老师以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weekends? Do you help your parents do housework when your parents are busy?What housework do you help your parents?等问题展开,以师生轻松对话形式导入,引出本课重点短语,从而引出课题helping our parents. 接下来通过who ,what,where问题梳理文章脉络,通过表格形式将文章分为上下午板块分别学习,利用小组合作和展示解决文本信息,并提出发散性问题How do you think of them?引发学生思考。张老师同样以问题导入: Do you help your parents?What do you do for your parent? 接下来通过使用不同阅读方法,梳理文本信息,了解Mike一家周六的活动。借助板书,运用本单元目标句型复述课文。张老师针对Tim是否干家务设计了辩论的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发散学生思维,让对于课文中人物活动有自己的评价,并思考自己除了做家务还可能帮助父母做哪些事情。

五年级组长段老师依据课标对教材进行了解读,杜老师和张老师结合智能研修平台呈现的各类数据反馈出的问题,回顾课堂,进行教学片段切片,对比分析、反思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教学行为的9个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张老师和杜老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时间均比较长。老师们从课堂分析曲线中进行分析。杜老师的课通过平台记录的表现曲线,参与度曲线和关注度曲线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度曲线有两个低点,从教学切片中印证出,这两个低点分别是进行小组活动和板书,学生此时的关注度曲线表现不佳。张老师的的曲线反省率反馈出老师和学生互动较多,在20-28分钟数据反应比较低,通过教学切片得出此时正在进行小组合作。两位老师都组织乐小组合作学习。两位老师也就自己的课进行了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年级组针对两位老师的课也提出了宝贵的看法和建议。通过两位老师的课例对比,他们进行了详细分析,两位老师导入的关注点不同,张老师,以孩子为主,把问题交给孩子,关注细节和生活,将课堂内容迁移到生活中去,更关注学生思维。杜老师将本课与劳动课结合,通过中西方不同年龄段孩子劳动展示,让学生更能直观了解自己应该会做哪些劳动,发挥了素养课堂的作用。老师们也提出注重读以及重点句型的梳理,并注意语言支架渗透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刘潇主任对此次英语教研活动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总结。她首先肯定了教研活动的重要性,指出教研活动是教师提升教学技能、交流教学经验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谈到活动成果时,刘潇主任高度评价了五年级组教师们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所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热情。她表示,通过观摩课堂、交流讨论和反思总结,大家不仅深入探讨了英语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些成果不仅有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也将为整个英语教学团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大家在活动中收获了知识、经验和友谊,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相信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撰稿:杜楠

审稿:张红

审核: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