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人类历史上一门独特的医学科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处于“亚健康”状态和罹患慢性病的人越来越多,养生保健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重视。

养生保健不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它能有效的调节机体的功能,使人体在不同季节、环境中都要保持阴阳的平衡,以保障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行。中医养生保健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中医养生保健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调养、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发生,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1.中医养生保健的发展史

中医的养生保健文化历史悠久,历代医家、养生家和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防病治病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养生保健的内容,逐步形成了基本的理论体系与养生保健方法。养生一词首见于《庄子》,养生又名摄生、道生、保生。养生保健是指根据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适当运动、饮食调养、中药食补等多种方法达到保养身体,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庄子▪刻意》篇中明确指出了“养形之道”,曰:“吹呴呼吸,吐固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春秋战国时期,学派众多,各个学派也对养生具有自己的见解,如道教主张清静无为、贵柔、形神兼养等养生方法;儒家强调精神调摄、身体养护、饮食卫生等养生方法;杂家养生思想融合了道、儒、墨、法诸家之长,参以己见,认为“毕数之务,在乎去害”“趋利避害,顺应自然”“动形以达郁”等是重要养生思想和方法。《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丰富的实践经验,它对于人的生理功能、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有较为深刻的阐述,标志着中医理论的形成,也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内经》中的养生思想丰富,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如调和阴阳、顺应自然、形神兼修等养生原则,以及调畅情志、慎起居、适寒温、导引、吐纳、针灸等多种养生方法。而且特别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养生和预防疾病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东汉医家张仲景,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医学理论,吸收众多学派之长,著成具有重要影响《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除了疾病治疗方面,著作中也从病因学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养生思想。首先,张仲景强调了“养慎”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调护机体以顺应四时之变,《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其次,仲景非常重视饮食对养生的影响,他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

他还提到了饮食的冷热和五味的调和,强调适宜为度,才能发挥养生的效果。仲景对导引吐纳也十分重视,他认为通过适当的运动和呼吸可以改善身体的状况,如《金匮要略》云:“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勿令九窍闭塞。”导引吐纳包括了身体锻炼和呼吸调节的方法,如太极拳、气功等,这些方法有助于平衡阴阳,调节气血运行,增强身体免疫力。华佗是与张仲景同时期的医学家,对于养生思想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强调适当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深化了动形养生的理论。华佗还特别重视导引健身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则和姿势总结归纳了一套养生健身功法,称之为“五禽戏”。方法简便,行之有效,大大促进了导引健身的发展。

《神农本草经》总结秦汉以前诸多医家的经验成果,记载药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药物120种,多为滋养之品,如人参、黄芪、茯苓、地黄、杜仲、枸杞等,功能滋补强身,延年益寿,无毒,可以久服,后世医家据此创制了不少抗衰老防衰的方药。

东晋葛洪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在养生方面造诣颇深,其养生思想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葛洪不仅重视形神的辨证统一,而且继承了《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提出“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他从预防为主的思想出发,提出“养生以不伤身为本”,希望通过“不伤身”来减少疾病的发生。葛洪对于导引、吐纳等养生术也十分重视。其所著的《抱朴子》一书中指出:“行气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延年命。

其大要者,胎息而已。”书中首次提出了“胎息”功法,并详细地阐述了其要领,至今仍是气功中的重要功法之一。葛洪所研究的“炼丹术”开创了古代实验之先河,对研究古代药学史、化学史提供了可贵的史料。他在《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产地及作用等,都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书中论及的植物如灵芝、茯苓、地黄、麦冬、黄精、菊花等,经现代研究分析证实,确有抗衰防老、益寿延年的作用。

南朝陶弘景对魏晋之前的导引养生理论及方法进行了总结,著成《养性延命录》一书,被誉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学专著,他辑录了“上自炎黄以来,下及魏晋之际”的许多养生文献。该书分为六篇:《教诫篇》讲的是养生的理论,总结养生的必要性;《食诫篇》讲饮食的注意事项:《杂诫忌禳害祈善篇》讲日常起居的注意事项;《服气疗病篇》讲行气术;《导引按摩篇》讲导引按摩术;《御女损益篇》讲房中术。《养性延命录》反映了陶弘景的养生思想,这本养生专著对推动养生学的发展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唐代医家孙思邈一生精通道、佛之学,广集医、道、儒、佛诸家养生之说,给合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医学名著及《摄养枕中方》养生专著,著作中对于如何养生保健、祛病强身、延缓衰老等问题都有丰富的论述。养生保健的目的在于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孙思邈认为造成人体早衰的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失养,先天禀赋充足与否无法控制,后天的保养才是养生的关键。后天的养生之道包括保养精神、固护元气、养形体、常导引、慎言论、合理饮食、节欲护精、适当服食药饵、慎重选择居所等。他从“治未病”的角度出发,创造了许多健身养生之道,遵循天道,顺应自然,将历代医药经验的方药及养生经验汇集在一起,构建起更切实际的养生理论体系,对后世人们的生活养生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宋元时期,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日益丰富,许多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家,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见解,使养生无论在理论还是在方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宋代政府编著的方剂专书《太平圣惠方》是一部具有理、法、方、药完整体系的医书,书中专设“食治论”,载有许多养生保健的内容,尤其注意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方法,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诸科,包括“食治中风诸方”“食治小便数多诸方”“食治妊娠诸方”、“食治脾胃气弱不下食诸方”等,有纲有目,条理清晰,使食疗食养获得了独立学科的地位。

该书所载食方多数以粥﹑羹﹑饼﹑茶等剂型,简便易行,强调“病时治病,平时养生”的中医养生学思想,这些方法符合医疗保健的需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圣济总录》疾病分为66门,每门之下再分若干病症,较《太平圣惠方》分1000余门清晰明了,许多疾病的归类也比较合理。该书大量论述了当时流行的“运气”学说,而且对养生保健的一些方法做了相当详尽地介绍,并倡导这些保健方法的适用。陈直的《养老奉亲书》主要论述老年保健、四时摄养措施、疾病预防理论及治疗方法。主张老人有病,先食疗之,未愈则命药疗之。

书中载食疗方162个,对老年人的食疗贡献甚大。宋元时期针灸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闻名国内外的“针灸铜人”以及针灸专著,如《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等,同时,又出现了子午流注针法,主张依据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穴位,达到治疗保健的目的。元代忽思慧所撰《饮膳正要》是一部古代营养学专著,该书记载的药膳方和食疗方非常丰富,特别注重阐述各种饮馔的性味与滋补作用。它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需要出发,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套饮食卫生法则。书中附录版画二十余幅,图文并茂,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和食疗专书,也是一部颇有价值的古代食谱。金元时期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等对饮食保健的有关原则和诸般宜忌也有很多精辟论述,更加丰富了食养的内容。

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养生学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并使养生学得到更大范围的发展。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提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的观点,指出阳气的盛衰关系着人之寿夭,养生以养阳为主;还辨证地阐述了形与神、形与生命的关系,明确提出养生之要在于治形保精;还提出了“中兴”养生之法,同时注意食补和药补,多食一些有助精血的补品,如枸杞、山药、人参等。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养生方面的贡献,表现为对书中记载的很多药物,如人参、黄芪、何首乌、灵芝、枸杞等,在详细记述其治病功效的同时,也记载了这些药物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此书对于药饵和食养的论述也极为丰富,提供了有关饮食药物养生的丰富资料,书中还收集了很多食疗方法。朱棣撰写的《普济方》博采抗老诸方,强调保精养心的重要性。冷谦的《修龄要旨》记述了四时调摄、起居调摄、延年长生的方法,并有十六段锦、八段锦等导引法以及导引却病法。尤乘的《寿世青编》对养生之道见解颇多,主要从饮食起居、四时调摄、五脏调养、病后食疗等多个方面论述养生之法。《老老恒言》为老年人养生专著,该书广泛采集医学古籍有关养生的论述,从起居、饮食、运动、导引等多项老年日常养生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根据老年人脾胃虚弱的特点,编成粥谱,以备老年人之颐养,也为饮食保健增添了色彩。

吴师机的《理论骈文》是一部物理治疗专书,所采用的外治法有数十种,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被称为“外治之宗”。他认为外治之理同内治之理,可以收到与内服药物相同的效果。徐灵胎是清代杰出的医学家,其《医学源流论》中首篇列出“元气存亡论”,认为元气的盛衰可以影响个人的健康,决定寿命的长短,所以强调“谨护元气”是养生、治病的基本原则。叶天士是温病学家,他不仅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而且对中华传统养生学很有研究,他认为养生之道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养生治病宜以食疗为先,宜清淡,宜常吃新鲜蔬菜,水果,食疗不愈时,再配合用药;二是力戒酒肉厚味;三是避免过劳过累;四是节欲保精;五是运动调畅气血,延长寿命。

叶天士和吴鞠通对古代气功都深有研究,投入了气功实践。沈嘉澍对导引术十分重视,《养病庸言》指出:“导引之功,百倍于医药。不可不知,不可不上紧学”。汪昂是清代对气功很有研究的医家,在其所著《勿药元诠》中对气功有精辟的论述。本书以传统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南,记述导引、气功、摄养等防病健身的方法和对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以及饮食起居等方面应予注意的问题,是较切实用的养生防病著作。

2.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2.)1顺应自然

人生于天地之间,依赖于自然而生存,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整体,必须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和制约,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这种天人相应或称天人合一学说,是中医效法自然,顺时养生的理论依据。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思想指导下,《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灵枢·邪客》称之为“人与天地相应”。在自然界的变化中,存在着以四时、昼夜为标志的年月日周期性节律变化,并由此产生了气候变化和物候变化所呈现的生长化收藏规律等。

所以人们必须顺应自然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养生措施,才能健康长寿。养生顺应自然,旨在要求人们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来顺应其变化,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变化节律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顺应自然养生包括顺应四时调摄和昼夜晨昏调养,生活起居要顺应四时昼夜的变化,动静和宜,衣着适当,饮食调配合理,体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2.)2形神兼修

形体为生命的基础,形具而神生,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是产生“五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形与神俱,方能尽终天年,形神兼修,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所谓形神兼修,是指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生,使形体强健,精神充沛,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运行,都有赖于神的主宰和影响,神可以反馈地作用于精和气,影响甚至调控整个生命过程。医家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归纳说:“以先天生成之本体论,则精生气,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之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

正是由于形神统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故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兼修,养形以全神,调神以全形,最终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的目的。形神兼修,动静互涵,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刚柔相济,适度为宜,才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有益于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

(2.)3护肾养精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人体先天的基础,它禀受于父母,充实于后天,是与生俱来的、有生命的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始源,即所谓“人始生,先成精”。肾所藏的后天之精是五脏六腑之精,它源于后天水谷精微,具有营养脏腑组织的作用,即所谓“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中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互助互用,共同构成肾中精气。

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并在人体出生之后,得到后天之精的充养,共同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促进人体生殖机能,防御外邪入侵人体。护肾养精是指利用节欲、按摩、导引、食疗等多种手段和方法来调养肾精,使精气充足,体健神旺,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类经》指出:“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这表明了养精的意义。

(2.)4畅通经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畅通,气血川流不息运行与全身,营养脏腑,交贯阴阳,从而濡养脏腑,生化气血,输布津液,保证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与,百病乃变化而生”。所以,畅通经络是一条重要的养生指导原则,贯穿于各种养生方法之中。畅通经络的主要方法是活动筋骨,以求气血畅通,通过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多种动作达到所谓“动形以达郁”的锻炼目的,促进气血周流,经络畅通,脏腑调与,身体健康。

3.养生保健的基本方法

(3.)1食疗

食疗又称食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根据人的不同体质、年龄、性别以及气候、地理等环境因素的差异,选择适宜的饮食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滋养气血津液、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养生保健方法。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提供营养,而且还能治疗疾病,因此医学史上有“药食同源”之说,如常用中药姜、桂本是食用调料,豆类、稻米本是粮食。“药食同源”是中医学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较药物疗法有更悠久的历史。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孟诜,被誉为“世界食疗学的鼻祖”,其所著《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与现代营养学的原理相一致。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又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食物种类虽多,但有阴阳属性不同,根据人体病理变化的阴阳失调,可以采用食物之阴阳以调补人体之阴阳。如形体虚弱、阳气不之人,可用性能偏“阳”的食物以补养中气,如姜、枣、猪肚、鸡肉等。注意饮食多样化,中医以五味代表各种食物及其特点,长期偏食就会影响正常生理状态甚至发生疾病。如《黄帝内经》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以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喘,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饮食也应当以适量为宜,进食过少引起消瘦,进食过多引起肥胖,无疑都是不好的,正如《饮膳正要》曰“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

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此法至今也是十分可行的。食养还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即不同的人群根据不同的环境顺应自然界四时之变化,适当调节自己的饮食。如夏天出汗较多,津液相对匮乏,故适量饮用“绿豆汤”等冷饮,补充水分、清热解暑。气虚者,表现乏力、气短、头晕、出虚汗等症时,可用人参炖鸡汤;血虚者,表现面色萎黄、头晕眼花、手足麻木时,可以多吃红枣、桂圆、动物血和肝脏;阳虚者可进补牛、羊肉等温中补虚、活血暖身的食品。食养疗法是中医的特点之一,掌握宜忌,调其所偏,是医者必须熟悉和加以掌握的。

(3.)2按摩

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放松肌肉,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提高免疫力的目的。人体内有很多经络和穴位,在这些穴位上进行适当的按摩可以起到舒筋通络的作用,有效舒缓紧张的肌肉组织,从而放松肌肉,改善局部疼痛的症状。适当按摩还可以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缓解体内乳酸堆积过多而引起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

经常按摩还能增强体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养生保健可以按摩三阴交、足三里、涌泉、膻中等穴位。三阴交是足太阴、少阴、厥阴经的交会穴,是女性常用的保健要穴,常用来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产后腹痛等。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是治疗胃肠疾病和人体强壮的重要穴位,常用来治疗胃痛、胃胀、反酸、呃逆、便秘、泄泻等。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是常用的保健要穴,经常按揉有助于缓解咽喉肿痛、头痛、眩晕等。膻中穴属于任脉,有理气开胸、降气通络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心悸、气短、胸闷等疾病。  以上穴位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按揉,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并不能一概而论。

(3.)3针灸

针灸养生是运用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作用于经络穴位而产生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一种疗法。所谓针刺保健,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促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针刺若用于保健,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宜适中,选穴不宜多,且要以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为主。艾灸是采用艾绒等各种药物以烧灼、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取得效果,此法不仅可用于强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

《医学入门》曰:“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灸法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对艾灸的养生作用推崇备至,早在《扁鹊心书》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时至今日,艾灸养生仍是广泛流传、行之有效的保健养生方法。长期以来,针和灸在临床上常结合应用,故合称“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