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浦学坤

春意浓浓笑声朗,一场别开生面的书香茶会,因书香而让无锡南泉的成蹊楼充满诗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蹊楼主顾琪龙先生,是一位以诚为本、以书为宝的企业家。他将位于南泉古镇的一幢三间三层私房作为当地文友聚会活动的公益场所。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无锡太湖读书月之际,他满怀激情地致词说:成蹊楼,是我组织开展文化交流和展示的基地,也是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广交朋友的地方。希望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进行不拘形式的畅谈和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蹊楼主顾琪龙

名流相聚,高朋满座。“少小离家”的顾明道先生说,能和家乡的文化人士相聚“成蹊楼”,感受浓厚的文化气息,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他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难忘的童年,而后在南京和北京上大学,在国内外高校执教,当过驻美总领事馆参赞、又在省文化、教育、外事部门担任过主要领导。转了几十年,他越发感到文化建设和读书学习的重要,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难能可贵!

在谈及读书的重要性时,顾明道还特别提及他在北外学习时的英语系主任、翻译英国作家倍根《论读书》的王佐良教授,无论其翻译水平和国学的深厚修养都堪称典范。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碎片化阅读比较盛行的今天,更要注意有所选择和鉴别,多读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西方有句谚语说,“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聪明得太晩。”唯有通过读书学习才能真正保持年轻和聪明。顾明道还向“成蹊楼”主人顾琪龙赠送了自己的作品集和新作《回眸静思录》,并动情地祝愿“桃李不言自芬芳,下自成蹊更宽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明道先生与本文作者浦学坤

有书为伴,人生不虚。来自常州的顾丹柯先生,家有藏书二万多册,涉及英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等。他说,每一本书都是朋友,有那么多朋友相伴,任何时候都不会寂寞。

顾丹柯曾是常州市两届政协常委、著名学者、翻译家。他以读书、买书、藏书、教书、译书为乐趣,在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任教时,许多师生常被他的博学所吸引。他动情地谈到几十年前在南方泉和方桥老街买书的情景,他说这些书如今仍陪伴着我。即使在国外任教时,家乡的书香也会吸引外国的朋友。近年来,他参与江苏省高中、小学英语教材的修订工作,为教材增添了不少中国文化的元素。

多读书,多“妙悟”。这是充满活力的苏迅先生说的话,我喜欢。苏迅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无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太湖》杂志社主编,曾任无锡市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他最近给基层散文作者开了一份建议书单,这份书单罗列了许多著名作家的著作。在此也可见他本人读书之多、妙悟之深,为做人做事做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香茶会现场

苏迅近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凡尘磨镜录》,在文坛受到广泛热议和好评。他说,做人做学问,要多读书,少评论;多妙悟,不违心。他在这次书香茶会上的许多直言“妙语”,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接受叩问,延续书香。包松林,无锡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虽然公务缠身,但读书、创作,永远是他对艺术人生的追求。他的散文集《半岭松风》,抒发了他半个世纪的内心情感和对社会的独特感悟。真如他说的那样:多读书、多创作,既是接受心灵的叩问,又是对未来的开启,在隽永深长的日子里延续书香。

腹有诗书,学无穷期。王磊,曾任无锡市原南長区委办公室主任、司法局局长。退休后钟情于国内外山水人文,一路走读、一路摄影和书写。他这次又诗兴大发,在参加书香茶会后又走读南泉老街,拍摄了不少诗意美景,并吟诗道:书香茶话成蹊楼,腹有诗书苦作舟。年老方觉聪明迟,学无穷期藏春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香茶会来宾合影

书香致远润丹心,艺术生辉绽芳华。参加这次书香茶会的还有孙昕晨、薛华、陆云发、陈赋明 、马炳泉、浦耕霖、胡根金、王勤益、鲁金林、平建华等作家、书画家,以及陶泥浜文艺馆的王勇良、唐永明、鲍育根等成员。

在书香茶会上,不少作家既发言交流,又相互赠书。唐永明的新作诗词集《老屋遗荒续集》、浦耕霖的散文集《斜庐漫记》、凌建荣的散文《倷伲南方泉》、顾明道的散文集《回眸.静思录》、浦学坤的散文随笔《老浦闲聊.今生缘》等,在成蹊楼都散发着弥久而清新的书香。

作者简介

浦学坤,笔名浦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无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文联主席。196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诗集《太湖魂》《海眼》《绿叶情结》、散文集《心灵的虹桥》《老浦闲聊》等,主编文学、文史类著作30多部。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