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了让有意向报考的学生提前一睹学校的气质和风景,南方科技大学举行了2024年校园开放日,共12000人进入校园参观,还有500000观众通过屏幕线上蹲点观看,也可以看出南科大的人气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科大的账号底下,满屏几乎都是对南科大的赞许、认同和期待,其中“赞”“棒”“优秀”这些词一共出现了1504次,“梦想”“科技”“创新”这些词一共出现了1141次,这说明大众对南科大的认知非常准确,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它自带“改革创新”“科学研究”的光环,并且也为更多有科研梦想的学生提供科研环境。

比如,近日南科大环境学院与利兹大学地理系2021级联合培养博士生王泓,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顶级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以“人为气候影响了全球何川径流季节性”为题的研究论文。并且,王泓本科就毕业于南科大,是直博就读的联培生,可想而知她在专业基础、综合素质、科研能力方面的出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据她本人的经验分享,是在南科大的本科解读期间,开启了她的科研之路,锻炼了她的科研能力,所以才能成功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刊上发表论文。

2019年她进入专业,开始接触水文学原理、气候气象学等专业课程,为后来结合水文和气候变化背景进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是科研道路的“敲门砖”。此外,她说“当时,我有幸参加了海外暑期课程《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美国经验》,我第一次尝试从技术到政策、从案例分析到实地考察的学习,这段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我对科研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南方科技大学除了有优质的教学实力外,还为学生拓展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国际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多元课程里感受专业内涵和专业魅力,从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

事实上,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南科大就是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因此自然也会为学生打通通往科研的道路。比如,该校坚定实施“人才卓越培养计划”,实施通识与专业结合,深化书院与院系协同育人新模式,这一模式更利于教学相长、因材施教,也利于学生能与教师更频繁深入的进行交流讨论,做到有问题就会有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除了校内打造了优质科研平台,南科大还实行校企融合,探索大学与社会发展深度互动的新育人模式。其中包括与大湾区龙头科技企业深度融合,以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导向,培养杰出工程师;依托商科,结合理工医学科背景,培养未来的企业家等。

和企业的“梦幻联动”,可以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实践实习资源,甚至有机会参与实际项目,而且还能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企业方的直接指导,更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为培养更多像王泓这样在科研的道路发光发亮的学生提供优越条件。

综合来看,南科大的气质更适合对科研有极大热情,以后也想走上科研事业的考生,这里将成为科研人的造梦工厂。

关注“高校直达”,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