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描述了宝黛二人的前世因缘及在人间的生活,黛玉为了报恩来到人间,宝玉却沉迷于世俗。两人虽有前缘,却因性格差异而经历磨难。最终,宝玉顿悟出家,黛玉留下感伤的诗篇。他们虽未能如愿以偿,但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石头读红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头读红楼

正文:

若如神话流传中所说,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女人为了情落尽了泪,男人没有女人,就不能把土和成泥,不能生活下去。如果男人与女人注定一辈子纠缠在一起,那么他们都是因为怎样的缘由生出如此的爱恨嗔痴。
林黛玉心中的爱情,应该痴情专一,而宝玉似乎是男人的惯病,见一个爱一个,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可是也正是贾宝玉看到了这根劣根,才成了一块残石,正如常人般不完美,更贪恋世间的繁华,所以听了僧道的话才来到了人间,更遇到了恍惚间前世记忆里的林妹妹。

孙温 绘(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温 绘(清)

木石为前盟 风雨痴知音
宝玉与黛玉是前世注定的,而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更不是没有来由的,黛玉由一株绛珠仙草化身而来,她曾栖身于三生石畔的天河岸边,前世曾恩受于宝玉前身的神瑛侍者的滴露之恩。
黛玉恩受滴露之恩,却用自己的一生的眼泪来还,她落泪不是懦弱,不是可怜,而是哭泣人间不值得,世人太可笑,为了一时之快乐,忘却天地之造化, 沉沦堕落,没有做到一个人在俗世的修行。
黛玉被灵化点透,是能看透人心的,他懂得每个人心中的想法,而她只愿意去读宝玉,因为她感恩宝玉在三生石畔的给自己的滴露之恩。宝玉喜欢这个仙气飘飘的林妹妹,似乎就是上天赐给他的一个知音,可是他自身的劣根性,有导致了他的不配,所以时常遭到林妹妹的嫌弃。
宝玉天天念着黛玉,似乎已经坠入情痴的地步,感觉魂都飞到了她身边,一天不见,甚是想念。黛玉天天念着宝玉,感觉自己上辈子欠他的一笔情债,可是又见不得宝玉整日疯疯癫癫,嬉闹厮混,怒其不争,常常情急之下,又哭又骂,惹得宝玉好生疑惑。

孙温 绘(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温 绘(清)

瞬间的永远 闪逝的永恒
当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在天河边的三生石畔相遇,成为了两人心中最美的永恒记忆,这一刹那的记忆,在宝玉的心里感觉似曾相识,在黛玉的眼里却是泪光点点,似乎知道眼前的人就是自己的恩人,但是他却不自知,黛玉的泪是为了万物的沧桑变化而哭泣,一眼万年的恩情永记于心中,而最悲伤的是他已经化作了凡人,似乎已经忘记了前世的记忆。
绛珠仙草为了报恩,来到了人间,吃尽了苦头。这个遗落人间的仙子,为了与恩人相遇,机缘巧合被安排到外祖母家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然而黛玉看到的却是一个贪图人间享乐的混世魔王,这让黛玉的心里有这一种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心态,一见到宝玉往往是又气又怒,连声啜泣。黛玉只为了一个记忆瞬间,来到人间,而最美的那一刻去成为了她心中永恒的回忆。

孙温 绘 (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温 绘 (清)

春日葬花冢 秋深焚诗殇
执着孤独的浪漫主义,孤独,完美,不食人间烟火,不落世俗,不喜欢和俗人接近,对自己和别人要求很高。这使得她看起来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其实在她内心一直编织着如同蛛网般的完美逻辑,且没有一个人能合格。这和传说中处女座的性格很像,冰冷而又完美的神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