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卜文娟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正朝着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方向加速发展。加快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加速推进量子网络、6G、卫星互联网研发,统筹推进新型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拓展,把握未来互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制高点及话语权。

1994年4月20日,一条64K国际专线开通,中国实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第77个成员。

三十而立,中国互联网从蹒跚起步到阔步前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变革。

近日,中国互联网30周年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中国互联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持续跃升,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成长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产业综合实力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如今,消费互联网增长红利正逐渐消退,互联网行至下半场,想要继续走在世界前列,需更多聚焦产业互联网,打开赋能产业新空间,激发更多新质生产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3月28日,在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新技术与精品节目展”现场,参展商给参会者介绍VR虚拟现实产品。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摄

从0到1,互联网改变中国

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之后,具有国际出口能力的全国四大骨干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科技网、中国金桥信息网相继建成并实现国际互联。正是这些网络支撑起了中国互联网的起步,中国一步步和世界互联网这片汪洋大海紧密联系起来。

很快,水木清华、猫扑、西祠胡同、天涯社区、强国论坛等纷纷成立并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在互联网上表达感情和思想,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新世纪到来之前,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们开始以莫大的激情连接并追赶世界。

1996年,张朝阳成立了中国首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爱特信公司。其网站分类搜索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之乎者也”一说,改名“搜乎”,后再改为“搜狐”。1998年,马化腾在深圳创办腾讯,次年推出了中国第一款即时通讯工具OICQ(后改名QQ)。1999年,马云建立的B2B网站阿里巴巴开始运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其创业愿景。此外,京东、携程、当当网、3721、8848、联众、百度等一大批日后知名的网站、企业,也在那时候纷纷启航。

先进的应用、丰富的内容,一个前所未见的、广阔的互联网空间展现在人们眼前。如今,中国互联网培育了一大批知名互联网企业和企业家,并形成规模庞大的互联网经济。以2023年为例,数据显示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7483亿元,同比增长6.8%;网上零售额达15.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互联网之父”温顿·瑟夫说,“中国互联网的三十年,也是全球互联网发展历程清晰的见证。如今,互联网在中国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并拥有种类丰富的互联网应用,许多中国企业都是成功的典范。这也展示了中国通过互联网服务于国内及全球社群的卓越能力和成功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月19日,非遗项目蛋雕技术传承人郑青山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通过网络直播表演蛋雕制作技巧,让观众在“云端”感受非遗文化。新华社记者 王晓/摄

从IPv4到IPv6,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过去的30年中,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技术创新也不断涌现。

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之一。相比IPv4(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6的数据转发路径更短,极大地提高了转发效率,也消除了IPv4中常见的地址冲突问题,为设备提供了更多简化的连接。这些特点让IPv6成为了“万物互联”时代低时延应用的基础设施。

多年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引导IPv6的技术进步和应用,使得IPv6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善,IPv6专网的部署和应用规模越来越大。

2003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发起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IPv6的发展征程进入新元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次利用IPv6搭建官方网站,成为中国面向全球的一个重要IPv6示范应用。

数据显示,2023年2月,我国移动网络IPv6占比达到50.08%,首次实现移动网络IPv6流量超过IPv4流量的历史性突破。这意味着我国IPv6网络“高速公路”已全面建成,信息基础设施IPv6服务能力已基本具备。

日前,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2024年工作安排》。通知要求,以全面推进IPv6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为主线,着力破解瓶颈短板,完善技术产业生态,打造创新引领、高效协同的自驱性发展态势,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工作安排部署了10个方面重点任务:增强IPv6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提高应用设施IPv6部署水平;提高终端设备IPv6连通水平;强化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推进IPv6单栈部署演进;深化行业融合应用;扩大IPv6内容源规模;推进创新生态和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根据工作安排,到2024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8亿,物联网IPv6连接数达到6.5亿,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23%,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65%。IPv6网络性能显著提高,使用体验提升明显。

从1000个到2013万个

如果把互联网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域名系统(DNS)作为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就犹如大树的根基。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认为,以域名系统为代表的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是网络安全建设的基石,关系数字经济发展全局,是构建数字经济安全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0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完成注册。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教授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CN”域名是由我国管理的国家顶级域名,钱天白担任行政联络人,钱华林担任技术联络人。

“.CN”的域名注册之路由于一开始的注册流程繁琐和认知不足等原因,注册量增长相当缓慢。在1994-1997这三年间,“.CN”域名只注册了1000个左右,2000年到2002年间,“.CN”域名注册量始终在12万个徘徊。

根据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CN”域名保有量为2013万个。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5.4万亿元。

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下,DNS技术迎来了升级变革的历史契机,将向着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分析、精准决策、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下一代DNS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任曾宇表示,1.0时代的DNS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基础协议、功能与框架,打造稳定、好用的DNS,稳定、安全、可用,是DNS的基本特征。DNS2.0时代主要任务是打造安全、高效的DNS,其基本特征是安全、高效、隐私保护。DNS发展已经进入3.0时期,未来几年将呈现去中心化、服务泛在化、解析智能化、量子安全化等特点,DNS正在不断发展迭代;建议统筹发展与安全,积极推动DNS技术与应用深入发展,构建支撑万物互联的未来DNS系统。

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主任毛伟谈到,下一代DNS从互联网导航系统发展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网络根基,向下对接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向上更好地支撑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下一代DNS是自主可控的、承载万物互联的智能网络中枢,是支撑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网络根基。

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

如今,我国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阔步迈进。

据悉,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5G网络和光纤宽带,截至2024年2月末,我国5G基站数量达350.9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8.51亿户,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到了100%,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高性能计算保持优势,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取得突破;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已成现实,信息惠民便民成效显著;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推进“净网”“剑网”“护苗”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成立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网络生态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孙凝晖强调,我国正以创新技术引领世界互联网发展,逐步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例如从5G到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光纤宽带和移动通信网络,从IPv6到北斗卫星导航网络、世界超级计算机、量子通信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在国务院新闻办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30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加速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

赵志国具体指出,我国互联网发展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即规模大、基础强、应用广、环境优、合作宽。

具体来看,一是规模大,行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底,备案网站数超过380万,网民规模达到10.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7.5%。今年1-2月,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2463亿元,同比增长7.6%,利润总额达到169.7亿元,同比增长6.5%。据有关机构测算,我国互联网企业市值规模近10万亿元,其中9家跻身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30强,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是基础强,网络设施实现全球领先。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IPv6改造全面完成,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全球第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互联架构加速形成,网络服务质量加快迈向世界一流。

三是应用广,融合赋能作用充分彰显。在生活领域,即时通信、移动支付、网约车等应用蓬勃发展,拓展了数字生活新空间。在生产领域,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工业互联网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

四是环境优,行业生态秩序不断完善。新型监管体系不断健全,企业经营合规性、行业生态开放性和安全保障稳健性明显提升。惠民利企的行业综合服务体系在逐步完善,用户权益保护切实得到加强。

五是合作宽,互利共赢持续走深走实。深度参与全球数字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开展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合作与世界各国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孙凝晖认为,同世界先进水平、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差距。对此,他提出大力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研发,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世界互联网发展中勇立潮头,开启网络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编辑:李子吉

设计:李子吉

审核:艾丽

政审:王军善

终审:朱永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