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A股、港股全线爆发,市场预期似乎全部变了!

先看A股,上证指数连续4个交易日大涨,成功突破3100点,沪深300指数也是突破了3600点,创下今年以来的反弹新高。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更是强劲,连续7日大涨,从16000点左右拉升到18000点附近,短短一周多时间涨了2000点。

上涨也不限于个别板块,而是几乎所有板块都在涨。

领涨板块包括:地产、汽车、新能源、非银金融、软件互联网、医疗医药等。

可以看到,前期下跌严重的地产、新能源、医药等大涨,当下景气度较高的汽车、AI等板块也在大涨。

观察这些行业的预期变化,很多都有新出台的政策在支撑。

比如地产,现阶段的地产销售还是很低迷的。

2024年第17周(4月22-28日),全国64城商品住宅成交面积246万平米,同比下降43%;

从累计数值看,年初至今64城成交面积达3726万平米,累计同比下降44%。

销售数字虽然低迷,但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地方层面涉房政策密集出台,如深圳、南京、成都相继宣布解除限购措施,实施商品房“以旧换新”等政策。

未来一段时间,预计会有更多城市出台松绑政策,带动地产行业一段“小阳春”行情。

地产回暖,家电、消费等板块会跟着好转,此前有大量资金押注在地产里的保险板块也能回一波血。

汽车板块,今年大打价格战,行业产能过剩、内卷严重,本来也是被市场看衰的。

比如根据4月24日乘联会公布的数据,4月1-2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85.2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2%,较上月同期下降2%。

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93.2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8%,较上月同期下降8%。

零售量同比、环比都在下滑,而同期的批发量仍在增长,就会造成渠道端库存的严重积压,亏损加剧。

这显然不是什么好兆头。

但政策给力啊!

4月26日,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了汽车以旧换新资金补贴政策。

按新政,年内购买新能源车并报废旧车,可以一次性给予1万元的补贴。

这个补贴力度一出,毫无疑问将大大拉动新能源车的销量,也将带动汽车拆解板块进入高景气度行情。

证券板块,则是受到了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的消息刺激。

这里面不仅仅是一个证券公司的并购那么简单,而是符合金融业整合大趋势的。

比如4月25日,国务院发布金融业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报告,便提出要集中力量打造金融业“国家队”,推动头部证券公司做强做优。

地产、汽车、证券……各个行业的政策利好密集袭来,丝毫不亚于春节后的两会政策窗口行情。

拉长视野来看,其实从去年到今年,国家高层就一直在出台各种政策。

高层想搞好经济,是众所周知的,无奈大环境不佳啊。

内有人口萎缩的压制,外有美国脱钩+美元加息的掣肘,让国内的政策效应往往只有三天热度,很难持续下去。

但我们观察到,近期的资金配置逻辑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跟以往是不太一样的。

首先,国内的主力资金仍然在流出。

4月1日-26日,18个交易日,沪市主力资金有16个交易日在流出,显然国内的资金是不看好后市的。

但同期的北向资金交易中,外资流入却越来越明显。

尤其是从4月22日开始,22-26日,5个交易日有4个大幅净买入,26日更是以224亿元净买入额刷新了2022年以来的新高。

为什么内资不看好,外资却在积极买入呢?

君临认为,主要原因是国内资金对国内的现实困境认识更深刻。

大环境确实不好啊,地产、汽车,各行各业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悲观氛围浓厚。

但这样,也有可能造成一个困局: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

外资并不存在这种问题,因此带来了另一番视角。

好不好,是对比出来的。

环顾世界,这几年经济景气度最高的是美国,美股走势强劲,再加上利率高,吸引了全球资金流入美国。

但众所周知,这轮美国大牛市,是靠加杠杆促成的。

疫情之后,美国直接发了5万亿美元给民众,大幅拉升了底层的消费能力。

眼看着到2022年,钱花的差不多了,2023年拜登又推出了加大清洁能源投资,促进半导体制造业投资等补贴政策,强行再续了一年命。

结果就是到2024年初,在利率保持高企的情况下,失业率刷新历史新低,民间消费旺盛,表面上依然一派花团锦簇。

但内里,危机是在逐步积累的。

一方面,债务不可持续,到今年年初,美债总规模已经突破34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5万亿元)。

虽然本金可以“不还”,但每年的利息还是要如约支付的,在目前超过5%的利率水平下,利息支出相当惊人。

比如2024年,支付利息的成本便将超过国防预算,成为总预算中最大的政府支出项目之一。

这将大幅侵蚀美国加杠杆的能力。

另一方面,俄乌战争、中东冲突,也在大量消耗美国财政。

2023年,美国国防预算支出8579亿美元,同比增长14%,为近19年来最快的增长。

种种因素掣肘之下,美国已经无力进一步加杠杆。

按3月11日公布的2025财年财政预算提案,预算支出为7.3万亿美元,仅仅比2024财年的6.9万亿美元高了5.8%。

要知道,这个增速已经比上一个财年的11.3%大幅腰斩。

财政加不了杠杆,经济增速就得下滑。

最新一季度数据显示,美国GDP的年化增长率仅为1.6%,远低于经济学家此前预测的2.5%,也大幅低于去年Q4的3.9%。

利率高企会抑制消费和投资,美元上涨再打击出口表现,政府支出放缓更是对高科技产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效应。

比如今年第一季度,电动汽车在美国的销量仅增长2.7%,远低于去年47%的增幅,这大大打击了特斯拉的股价;

其它的,像Meta、超微电脑等AI概念股也出现了当下业绩很牛,但未来指引放缓等问题,导致纳斯达克指数4月份大跌。

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美股预期没那么乐观了,但美股还在高位啊!

这时不跑,还等什么呢?

虽然美元利率还在高位,对全世界的资金还有很强的吸引力,但一部分警觉的资金显然已开始撤出了。

环顾全球,除了美国,还有什么地方是值得投资的呢?

看看各国货币的表现就知道了。

最近日元、韩元、印度卢比、印尼盾等多国本币对美元汇率都出现了大幅下跌。

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8日元兑1美元,刷新了1990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根本就是一个比烂的世界。

中国经济的表现虽然不好,但比大多数国家还是要强的。

人民币过去一年虽然也跌了,但整体表现也就是比美元弱而已,算得上是相对稳定的。

这种情况下,中国资产也就变成了外资的香饽饽,吸引大量外资去配置。

比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最近都上调了对A股的预期。

高盛的观点是,即便是不考虑基本面情况,单纯由于外资流入,A股估值在今年便有20%-40%的潜在上涨空间。

摩根士丹利则宣布上调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0.6个百分点,基于“中国第一季度出口强劲、制造业表现良好,中国经济全年有望实现较强增长。”

过去常说,外资是“聪明钱”,外资往往更善于抄底,而内资通常后知后觉,在大涨趋势形成后才跟随式加仓。

难道这一轮,又将要重复这个过程吗?

关于相关板块的部分行业及公司,我会在后续文章和中和大家继续深入分享。

市场机会纷繁杂乱,如何才能在众多的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的主线?

如何在热点板块中抓住值得投资的标的?

普通的投资者,限于专业技能和精力,面对此类问题,往往无所适从。

尽管大家也可以通过阅读券商研报来获取有用信息,但即使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讲,筛选研报也是一件繁重、耗时的事情,更不用说跨行业筛选了。

基金经理做决策,背后也是要靠专业研究团队支持的。

鉴于此,君临团队集结资深行业研究员,推出《私享版》服务:

只为给中小投资者从茫茫研报中,筛选出真正具备参考价值的信息,轻松享受投资经理般的待遇。

私享版限时优惠

活动时间:4月29日-5月2日

季度.私享版

原价:1680元/季

粉丝优惠价:1288元/季度

年度.私享版

原价:5280元/年

粉丝优惠价:3988元/年

超值2年.私享版

原价:8888元/年

粉丝优惠价:7288元/年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

iOS系统如无法通过以上二维码订阅,可点击公众号主页下方“私享版”订阅。

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

1

君小盈:JHservice2

2

君小福:junlinshou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