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都学过课文,知道华佗是东汉非常有名的医生,给很多历史名人都治过病。

但是最终被曹操所杀。

至于曹操杀害华佗的原因,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是今天看来,曹操在当时的决策,似乎是正确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来介绍一下华佗。

华佗字元化,被后人尊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华佗的医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尊称为“外科圣手”。

华佗的生平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他少年时便跟随父亲学习医术,耳濡目染之下,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成年后,他开始游历各地,广泛地学习各种医术和药物知识。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医学领域,华佗有着许多重要的贡献。他创制了麻沸散,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用于外科手术,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此外,他还发明了五禽戏,这是一种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的健身方法,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他因为从医给官员治过病,也名扬官场,但他却拒绝从政,这也是有原因的。

华佗之所以会拒绝从政并坚持成为医生,最主要的就是因为性格,还有就是他真正热爱的是医术。

华佗拥有非常高的医术天分,并对此充满了热情。他在多年的游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对于华佗来说,医术是上天的恩赐,是对一个时代的恩惠。他深知自己的医术能够救死扶伤,为百姓带来健康和希望,因此他更愿意将这份恩赐用于治病救人,而非追逐官场上的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佗性格独立,不愿意受到官场上的束缚和限制。在古代社会,官员往往需要服从各种繁琐的礼法和规则,而这些对华佗来说可能是一种束缚。他更向往自由的生活,能够随心所欲地施展自己的医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华佗对名利也看的很开,从政或许能够带来一时的荣耀和地位,但却无法与救治生命、造福百姓的成就感相提并论。

因此,他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医学事业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和希望。

既然他的初衷是从医,那么为什么不能安安稳稳,平平淡淡地做一名医生呢?只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据《后汉书》记载,曹操曾患有头风病,发作起来头疼难忍。他听闻华佗医术高明,便召来华佗为自己诊治。

华佗确实展现了他的医术,为曹操缓解了病痛。然而,华佗认为曹操的病难以根治,只能长期调养,这就让曹操很不爽,他本来猜疑心就很重,觉得华佗是在故意威胁自己,就是在以这种方式讨要官职。

于是对华佗多了几分不满,曹操纵横官场这么多年,阅人无数,像华佗这种,拿捏把柄,就像操控他的人不在少数,但他又岂会受控于华佗?

顿时起了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一直没有找到理由杀他。一次,曹操再次犯病,头痛欲裂,曹操再次召来华佗治疗时,华佗提出需要暂时离开家乡去取药。

曹操怀疑华佗是在找借口逃避治疗,或者是想要借此机会要挟自己。于是,曹操下令将华佗逮捕入狱,并最终将他处死。

后汉书》对于华佗之死,描述的比较客观,也相对来说比较合理,因为曹操是看中利益的,在他的观念中,唯己所用之人,才能真正留在这个世界上,不能为己所用的人,只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中,曹操杀掉华佗的情节又描述的不一样。

曹操的头风病时常发作,疼痛难忍,他听闻华佗医术高明,便请华佗前来为他治病。

华佗经过诊断,认为曹操的头风病需要长期调理,才能逐渐康复。但曹操是个急性子,他希望华佗能立刻治好他的病。

华佗虽然用扎针的方法,帮曹操缓解了头疼,但他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治疗方案。他表示,丞相的头风病根源在于脑袋里面的“风涎”。所以先服用自己的“麻沸散”,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再取出“风涎”,才能根治。

试问当时谁能接受这么先进的治疗方式?所以,曹操下意识地认为,华佗是想谋害自己。

华佗表面看和曹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怎么会想谋害他呢?

因为曹操自从让华佗来治病之后,自己的头疼确实好了很多,于是就想让华佗成为自己的私人医生。

但时间一久,华佗就受不了,自己还有很多学术研究没有完成,还有很多实验没有做,根本不可能一直待在曹操身边。

于是就找了个借口,说自己妻子病重,要赶紧回去照顾,曹操答应了。但是后来曹操又头疼了,只能派人去找华佗,这个时候华佗死活不肯回来,反正就是编造了一大堆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觉得不对劲,就让人暗中去探访,看看华佗是不是真的老婆病重?结果暗访的人回来告诉曹操,华佗他老婆好好的,上蹦下跳根本没病,曹操一听,怒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敢欺骗我?

本来,曹操对华佗还不想赶紧杀绝,还想留他一条性命,直到“开颅”的手术方案出来后,曹操对华佗彻底失去耐心,非要杀他不可!

无论是《后汉书》还是《三国演义》,都把这一幕描述成曹操多疑、残忍、狠辣无情。

但是多年后,才明白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

时局如此,曹操要在这个时候稳住全军上下的心,也要为自己树立军威,当时大家都看出,华佗不太想为曹操治病,如果这个时候,还不能采取行动,就会显得自己太过懦弱。

而华佗此人,性格性格直率,不愿意逢迎权贵,在曹操面前也是不懂得低头弯腰,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显然不能为我所用。

再一个,他的这种性格,就算真的进入官场,也和其他的官员不和,最终甚至产生政治分歧。

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权力和控制的渴望非常强烈。他不能容忍任何对他的权威构成威胁的人存在。

所以曹操杀了华佗,并不仅仅是因为治病一事,而是想利用华佗给自己树立威信,从而坐稳地位。

曹操能够坐到后来的位置,显然不会是很冲动无脑的性格,他做任何事情,一定都是经过权衡利弊的。

杀了华佗既然有用,自然不会留他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