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1231篇原创文章,作者:Kagohl 3。

作者简介:Kagohl 3,新疆人,署名源自1917年空袭伦敦的德军轰炸机部队,热衷科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武器,希望能给看官们带点不一样的历史。

全文共10581字,配图50幅,阅读需要20分钟,2024年4月30日首发。

本文收录于作者“Kagohl 3”专辑,欢迎持续关注。

接上期()‍‍‍

进攻开始后,根据鲁登道夫上将的决议,德国第2、17、18集团军开始安排野战炮、榴弹炮与加农炮利用骡马或牵引车向前机动跟上步兵的步伐,它们可以选择前进到步兵夺取的新阵地为后续进攻提供火力覆盖,也可以选择直接追在步兵后面掩护他们突破。德军列车炮也没闲着,沿着工兵铺设的轨道前行,随时准备打击英军纵深目标。与1914年火炮都躲在后面脱离步兵相比,1918年的德军已经深刻体会到了炮兵与步兵紧密结合的益处,这或许也是二战德军重视自行火炮的原因。

德军炮兵对步兵的紧密协同使得不少英军炮兵一直无法有效反击,支离破碎的通讯系统也无法修复。这点可以从保罗.梅兹的视角看出来。这位中士骑着摩托车赶到了第7军司令部,结果军司令和参谋人员都去紧急视察麾下各师了,而德军炮兵距离这里甚至只有5英里(8公里)。

梅兹设法通过了霍伊德科特(Heudecourt)入口处的炮火封锁,但他在道路上看到的都是坐着马车向后撤退的炮组,炮手们也是脸色苍白,神情恐惧。就在这时,一颗德军炮弹直接砸入了他旁边的屋子里,几乎吓得他动弹不得。随后,德军炮兵对英国第9师战线左侧的轰炸惊醒了他,他抛下摩托车跟着几个向炮台拉电线的通讯兵(原来的线路都被炸毁了)向前移动。然而恐惧感并没有因此消退,因为不少毒气弹都落在了他的周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2:炮手托马斯.哈罗德.伯顿于1917年随英国第3集团军来到康布雷参战,他于1918年3月21日操作火炮抵抗德军攻势中被敌军炮兵炸断双腿,在3月25日因伤势过重而死,年仅22岁

图53:为皇家野战炮兵效力的埃德加.布兰森.鲍尔斯少尉同样因德军火炮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3:为皇家野战炮兵效力的埃德加.布兰森.鲍尔斯少尉同样因德军火炮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4、55:遭到德军炮兵损坏后被英军遗弃的大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4、55:遭到德军炮兵损坏后被英军遗弃的大炮

梅兹继续向前走着,从枪声判断,敌人已渗透到了前沿交战区。左侧,猛烈的开火声从各个地区传来,意味着敌军的渗透即将更进一步。一块锯齿状的炮弹破片坠入弹坑,打在梅兹的脚上。他大为震骇,连忙爬出弹坑,趁德军尚未突破防线,继续赶路。炮弹在他的身边不断撒落。透过浓烟与雾气,梅兹看见一名军官,正匆忙赶往后方。他与那军官一起小跑,交谈之中得知德国佬刚刚攻陷了戈什伍德(Gauche Wood)。无论梅兹到哪儿打听,消息总是很有限,于是他决定重返康格里夫的第7军指挥部。就在他找寻摩托车的当口,大雾陡然消散,露出了湛蓝的天空。

德国下级军官尼古拉斯·舒伦堡(Nikolaus Schulenberg)的部队正沿着第5集团军防线向西突击,他们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英国厨房,里面的烤炉上还放着香气扑鼻的培根肉,桌上则摆着半头烤牛。舒伦堡和他的部下们看见后差点走不动道,立刻冲进去大吃大喝了一番,然后在背囊里装满被英国人抛下的面包和香烟,向下一个目标行进。他们的行军进度很快,甚至险些进入自家炮兵的火力网。舒伦堡在路上看到了一群英军俘虏,他们不久前被德军炮兵狠狠的打击了一番,面色苍白,有些吓得还在发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6、57、58、59:德军步兵开始进攻后,重型火炮移动到前方阵地继续开火进行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6、57、58、59:德军步兵开始进攻后,重型火炮移动到前方阵地继续开火进行支援

不过,上述文字中的“浓烟和雾气”,“险些进入自家火力网”这些字眼对于德军来说并不妙,因为德军炮兵已经和步兵发生了一些脱节。3月21日早上9:40德军步兵开始进攻后,阿拉斯-费拉尔一线布满了雾气和毒气,观察效果非常差劲,但陆军统帅部的要求是炮兵在步兵开始突击后必须确保前移支援,于是第18集团军炮兵只能在被雾气遮蔽视野的情况下按照作战处主任普尔科夫斯基的命令预先安排火力前进,结果视野不佳再加上侦查不到位,导致榴弹炮的弹丸发生了误击,打在了突破速度贼快的自家部队身上。

更难绷的是,当天早晨10:00-11:00,风向突变,德军炮兵轰炸扬起的尘土和毒气反而掀到了进攻步兵的头上,引发了一片混乱,同时让本就不佳的炮兵视野更加糟糕。刚过中午,掩护德军的雾气开始消散,英军乘机放出了炮兵观测气球给火炮校射,英军侦查飞机也在德军战线上空盘旋,它们传回情报称:大批德军正在向前推进,“挤满了”通往前线的各条道路。憋屈了一早上的英军炮兵立刻装弹对着德军后备部队猛烈开火,让德军也体验了一把被霸凌的感觉,还有英国炮组甚至勇敢的在近距离与跟随步兵前移的德军炮兵展开对射。由于弹幕和烟尘严重阻碍了德军炮兵观察员的视野,再加上必须对英军炮兵的反击予以阻止,第2、17集团军依仗的榴弹炮和加农炮只能先行打击英国炮兵,同时在视野受阻的情况下“凭感觉”支援步兵。这些问题导致第17集团军突击部队在攻击英国第3集团军的行动中受到了对方较完备防线的极大阻碍,只能依靠火焰喷射器、轻机枪、手榴弹和轻型迫击炮的协助。荣格尔中尉事后吐槽到:“

离目标不远的地方,我们被自己的炮兵拦了下来,他们固执又愚蠢地向同一个目标开火,一直打到直到第二天。我后来才知道,炮兵们接到命令要在最远的距离内保持持续射击。这个不可理解的命令迫使我们丢掉了胜利果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0:3月21早上11:30冲向目标的德军步兵群(地上那些黑影),但前方大量的毒气云极大阻碍了他们的视野,包括后面的炮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1、62:英军炮兵的反击让德军大口径重炮也蒙受了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1、62:英军炮兵的反击让德军大口径重炮也蒙受了损失

德军炮兵自己也不好受,三月份开春的积雪融化和降雨使得圣康坦一带满地烂泥,人踩下去可能都要滑一下,更别说重量庞大的火炮。而且德军炮兵的行进路线布满了堑壕、散兵坑和弹坑,虽然配备了炮轮履带板和钢制重型铺路板,但这些器材应对烂泥地终究效果有限,至于大马力的戴姆勒-克虏伯火炮牵引车也不是每个炮兵连都有的装备。结果德军炮兵只能硬顶着烂泥前移跟上步兵的步伐,让那些伺候21厘米重型榴弹炮的队伍遭了不少罪:“

所有的炮兵都在浓雾中向前方刚被夺取的高地缓慢移动,由于泥泞的地面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战壕,有些大炮必须得由10-12匹马拉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3、64、65:3月份带来的泥泞导致德军211毫米重型榴弹炮推进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3、64、65:3月份带来的泥泞导致德军211毫米重型榴弹炮推进困难

不过瑕不掩瑜,德军重型炮兵的前移跟进支援还是给步兵带来了不少便利,铲除了相当多的英军顽固工事。此外,团属野战炮的加入也让德军在应对英国坦克反击时不像1916年第一次索姆河战役那般无力。当天中午时分,雾气的散去导致德军失去了视野屏障,突击部队前进速度太快,而炮兵却还在和满是坑道的泥地斗争,结果德国第17集团军在粉碎英国第3集团军第一道防线后遭到了从炮兵轰炸中幸存的二线英军和三线英军的顽强抵抗,还伴随着英国大炮的猛烈反击。随后英国步兵在Mark.IV坦克的支援下展开了一些小规模反攻行动。

1917年康布雷战役结束后的半年时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战斗,使得英国陆军所属的15个坦克营基本恢复满员状态,坦克数量也增加到了每营48-65辆的规模,相当不错。1918年3月21日德军发动攻击后,英国第4坦克旅麾下的第4营将所属部队划分为四个小队投入战场抵抗德军突击部队攻势,并为了针对渗透战术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战法:“凶狠的野兔”。这种战术要求英国坦克涂抹迷彩并覆盖上伪装树枝,分散到各个战线埋伏,战斗打响后,它们将一直伪装到最后一刻,直到德军暴风突击队摸进至自己身边,坦克乘员们才会突然去掉伪装并开火。之后,在判明敌军的主攻方向后,营部将把剩余的坦克集中起来使用,对德军发起反突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6、67:米迦勒行动期间行军的英国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6、67:米迦勒行动期间行军的英国坦克

然而第4坦克营的设防地段当天正好也是德军的主攻方向,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德军突击部队的行动速度很快,转瞬间就杀到了坦克埋伏的地方,不少大惊失色的坦克手们还没来得及钻入坦克就被德军机枪打死打伤。少数坦克发挥了作用,打击了德军部队,但它们的数量远不能阻止德军攻势,而且很快就耗完了燃料和弹药,车长因为找不到补充品而只得下令焚毁坦克。

第5坦克营也投入了战场,但他们的境遇更糟。该营被一条索姆河的支流科隆河(Cologne River)同第4营分隔开来,两营间彼此无法呼应。而当第5营在被突击群全面渗透、继而想撤退时,却只能望着被先行撤退的步兵炸断的桥梁发呆,最终除了有3辆坦克撤出外,其他坦克不是被德军缴获,就是被自己人烧掉了。

第4坦克旅的其他营参与了针对第17集团军的反击,然而第17集团军的步兵人均配备了20颗K型子弹和1枚集束木柄手榴弹,机枪手也拥有250发K型子弹链。此外,该集团军各个步兵团配备的7.7厘米野战炮也全面普及了克虏伯公司在1917年开发的一款特种炮弹:

Kanone Granade.15 mit Panzerkopf
,简称K.Gr.15.m.p,这是一种以1915型野战炮榴弹为基础改进而来的反坦克穿甲弹,全重6.85千克,采用硬化钢芯弹头,最大穿甲厚度达到了可怕的51毫米。由于采用延时引信,该弹内部装填的230克炸药会在炮弹钻入坦克内部后才会起爆,直接杀伤其内部人员。这些反坦克道具使得第17集团军步兵比较有底气的投入了对抗英军装甲反击的行动中,英国坦克也的确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类似的战斗还发生于1918年3月22日傍晚,当时第17集团军开始全力向巴波姆挺进,并攻击了英国第3集团军的交通命脉:康布雷-巴波姆公路。英国第2坦克营出动25辆Mark.IV型坦克封锁这条公路阻止德军入侵,他们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这25辆坦克也遭到了德军火炮的集中轰炸,最终只有9辆撤了回来,其车组人员死亡和被俘加起来占了70%。

图68:3月21日当天被英军遗弃的受损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8:3月21日当天被英军遗弃的受损坦克

德军步炮协同确实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德国第18集团军在中午时刻便从圣康坦西南方向全面突破了英国第5集团军前沿阵地,到下午14:30就成功杀到了埃西尼(Essigny)以南3公里处。高夫将军在下午14:00就与麾下四个步兵军通了电话,但第18集团军炮兵针对通讯系统的大肆破坏导致联络断断续续,指挥一片混乱。不过这位经验老道的47岁将领已经意识到局势危如累卵,马上命令第3骑兵师增援右翼的第3军,接着于15:00左右亲自乘车去四个军依次视察一番。位于南翼的第18军高层此时依然“开朗、积极而自信”,但该部右翼地区玩命阻击德国第18集团军麾下第19军的九个营已近乎全军覆没,位于第18军左翼的第3军的前沿阵地也已经全面失守,不再能继续阻滞德军的前进。

下午15:30,视察了各战区状况的高夫意识到前线一半的部队已经被德军打垮(第5集团军弹性防御阵地的第一线“警戒区”已经全面沦陷,第二线“战斗区”也是丢盔弃甲),现在不应该继续把捉襟见肘的兵力浪费在一场无望的防御战中。高夫现在的计划是赶紧把剩下的人组织起来采取拖延战术,重新建立起一条相对稳固的防线撑到援兵抵达,于是高夫立刻命令状况糟糕的第3军撤退到克罗扎伊运河;第18军尽量抵抗到22日,然后将右翼部队撤出与第3军保持联络;第19军仅有2个师维持着摇摇欲坠的防线,先头的9个营已经死伤过半,各个侧翼的警戒区也都宣告失守,于是高夫命令其将左翼部队撤离并与第7军保持联系;第7军右翼战线被德军打崩,其他区域也只有第9师和第21师在死守防线并和北部的英国第3集团军联络,不过该军还是利用后备旅建立起了一条新的战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9:约翰.克罗斯比.沃伦中尉与部下们战死在了堑壕中。值得一提的是,此君阵亡时的职务是“代理少校”,从这可以判断此处的英军的团级军官也出现了伤亡,可见他们遭受的打击之大

3月21日下午16:45宣告了第5集团军的战败,德国第18集团军凭借精湛的步炮协同成功打穿了英军的第三线防御阵地并升起了黑鹰战旗。高夫将军得知后意识到这一天是无力回天了,于是赶紧下令各部队按计划撤向克罗扎伊运河重新组织防御,同时命令失守区幸存的官兵尽量拖延德军的速度。这条命令对于高夫来说是沉重的,因为这意味着幸存的部下们失去了回来的希望。于是德国第18集团军的前锋突击师与占领区的幸存英国堡垒守军发生了多次交火,直到这些勇士被德军火焰喷射器和步兵炮湮灭。而在第5集团军一线阵地俘虏的眼中,德国人快速的包围了他们的碉堡和树林,用火焰喷射器点燃了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0、71:留在占领区的英军殿后部队遭到了惨烈的杀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0、71:留在占领区的英军殿后部队遭到了惨烈的杀伤

针对英国第3集团军的德国第2集团军也取得了成绩。该部在上午9:40出动的11个主攻突击师动手不久就成功突破了位于Epéhy-Lempire-Ronssoy-Hargicourt一线和Le Verguier两侧的英国炮兵防卫阵地,到上午10:00就成功拿下了从贡内利乌到贝伦格利塞的康布雷突出部南面的英国第一、二线防御阵地。然而这些成功都局限于第2集团军的左翼攻势,其右翼攻势由于新参谋长指挥不当时常被英军抵抗挡住,其中在3月21日凌晨与丘吉尔见过面的都铎将军指挥的步兵师以惨重伤亡为代价确保了友邻部队从佩罗讷的公路撤离,第2集团军麾下的第23军和第14军对准英国第3集团军麾下的第16、66军南面的主战线实施了攻击,结果在中央地段遭到了顽强抵抗,一直战斗到下午才算是取得了进展。德军左翼力量由于遭遇抵抗顽强没能成功切断康布雷突出部的第3集团军部队,但还是成功夺取了La Vacquerie - Gouzeaucourt - Epéhy以东和Templeux le Guérard - Le Verguier以南的大部分英军二线阵地,向前突破了4-5公里,然而距离他们的目标:Equancourt还是落后了4.8公里。

德国第17集团军投入了15个突击师攻击英国第3集团军,他们当天的任务是占领名叫“Yters”的村庄从而推进切断Flesquieres-Salient地区的北端,与第2集团军一道割裂英国第3、5集团军接合部的联系。但由于和第2集团军一样出现了恼人的步炮脱节问题,该部在第3集团军北面的圣莱杰和博梅茨之间的英军二线阵地受到了很大的挫折,打了半天都无法突破,不过第17集团军炮兵最终还是发了威,英国俘虏也表示德军的炮火力量完全是压倒性的。第17集团军在上午得以突破了Boursies-Louverval地区的第3集团军防线,开始沿着康布雷-巴波姆公路推进,并在Bullecourt直接捅穿了英国第59步兵师的阵地。

Boursies-Louverval地区的进展不代表第17集团军会轻松,因为第3集团军在Monchy、Croisilles、Noteuil和Morchies的防线依然难缠。上午10:00,德国第17集团军在这些地区遭遇了躲藏在铁路线、隧道、村庄废墟和公路两侧的英军的顽强抵抗,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尤其是康布雷-巴波姆公路上不断有德军士兵退出战斗。中午13:00,第17集团军麾下的第18军、第6预备役军、第14预备役军总算取得了成绩,打穿了Ecoust-St. Mein和St. Léger-Noreuil-Doignies之间的英军防线,德军师属榴弹炮也得以前移跟进,对准佩隆内东部在内的第3集团军阵地实施了全力轰炸。

图72:被德军枪杀在街头的英国士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2:被德军枪杀在街头的英国士兵

随后,第17集团军再次与第3集团军展开了残酷的堑壕争夺战。英国第3集团军同样付出了惨重的损失,其麾下的第2、9兰开夏郡步兵团在PuisieuxGommecourt付出了373人死亡、363人受伤的代价,第25步兵师奉命赶赴康布雷-巴波姆公路抵抗德军,结果其手下的第4兰开夏郡步兵团遭到了德军炮兵的轰炸,另一个第5东兰开夏郡步兵团在漫长的撤退途中不断流血,损失了763人。第3集团军对准Ervillers、Vaux-Vaeucourt和Frémicourt组织了坦克在内的猛烈反击,但全部被得到野战炮支援的德军步兵击退。

第17集团军最终设法粉碎了当面第3集团军的一线阵地,占领了Lagnicourt、Moreuil、Ecoust和Boursies等城镇,取得了突破近5公里的成果。其麾下的第18军与右翼部队在晚上21:00成功打穿了Fontaine les Croisilles和St. Léger,宣告第3集团军在这里的顽强抵抗的瓦解。不过第17集团军总体来看还是进展不佳,他们距离Yters村依然有8.4公里的差距,更别说是巴波姆了。鲁登道夫上将事后批评道:“毕洛的部下被英国人的铁丝网束缚了双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3:英国皇家爱尔兰第15步枪营的Edmund de Wind中尉因在3月21日的英勇表现被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血染的圣康坦:德军在1918年3月21日的胜利

随着夜幕的降临,英国第3、5集团军的前沿阵地全部宣告完蛋,一些部队还在抵抗,但更多人都抛下了防线向后溃退。第5集团军大部分部队都在向克罗扎伊运河撤离,还有一些向该集团军总部所在的内勒撤离,沮丧的高夫与黑格元帅的参谋长通话称德军投入了大批的主攻部队和数不清的后备队,次日肯定还会来犯,而且当天这种猛烈的攻势估计要持续多日;他的战线已经脆弱不堪,没有增援肯定守不下去。但这次电话的结果可以从高夫的回忆中看出来:“劳伦斯好像没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他以为‘德军第二天不会来了’‘敌军伤亡不小’‘会忙于打扫战场、收容伤兵,重新组织疲惫的部队并加以休整’。我极力反对,可惜于事无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4、75:德军闪电般的突破迫使大批英军向后方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4、75:德军闪电般的突破迫使大批英军向后方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6、77:当地的法国平民也被迫带上家眷和行李背井离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6、77:当地的法国平民也被迫带上家眷和行李背井离乡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盘点一番德军在1918年3月21日的成绩。第2、17集团军确实存在进展不利的尴尬局面,但总体来看,德军在这天确实发挥出了暴风突击队+炮兵华尔兹的“渗透战术”的强悍威力,于1914年法国边境会战结束后又一次在西线战场取得了惊人的成果,达到了最小突破4-5公里,最大突破10-13公里的进展,累计占领阵地面积高达255平方公里,相当于英国陆军在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耗时141天取得的战果总和。由于德军当日突破效果极大,再加上首次于西线大规模运用被称作“闪电战鼻祖”的渗透战术,以至于一些后世军事爱好者将这一天称作“1918年堑壕闪电战”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镰刀闪击行动”。

图78:德军步兵师的参谋军官们骑马路过被夺取的英军堑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8:德军步兵师的参谋军官们骑马路过被夺取的英军堑壕
图79:德军缴获了很多英军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9:德军缴获了很多英军食物
图80:这座被遗弃的英国营房成为了德军的小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0:这座被遗弃的英国营房成为了德军的小基地

英国远征军在1918年3月21日付出了惨重的人员损失。英国第3、5集团军面对德军精锐的全面渗透几乎是没有还手之力,尤其是第5集团军因为人力不足问题导致阵地修复质量很差,遭到了尤为沉重的创击。劳合.乔治不愿意给英国远征军补充兵力,黑格不愿意增强第5集团军,而现在他们只能吞下自己选择的苦果。英国两个集团军在当天共损失了38512人,包括7512人死亡、10000人受伤、21000人被俘;爱尔兰第16、36、66步兵师是当天英军付出代价最大的部队,合计28000人损失,占英军当日总伤亡的72%,也相当于这三个师彻底被德军打废了。

当然,德军39个主攻突击师也付出了39929人的代价,但这其中有28778人都是伤员,他们中很多人用不了几日就可以重返前线,而英军死亡和被俘加起来的28512人都是不可逆的损伤(事实上,以往的西线战场的进攻方的人员伤亡往往是防守方的2-3倍,德军在取得如此大的突破下还能打出1:1的交换比根本不难看)。英国本次人员伤亡仅次于1916年7月1日的索姆河战役第一天,那次英军作为进攻方付出了57470人的代价,然而他们在1918年3月21日的索姆河第二次战役中以防守身份又被德军血洗,讽刺意味颇大。(德国历史界将1918年3月21日-23日围绕圣康坦的攻击称作圣康坦战役:Schlacht von St. Quentin,第17集团军在23日凌晨彻底占领了圣康坦,并歼灭英军近2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1、82、83:堑壕中随处可见英军士兵的尸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1、82、83:堑壕中随处可见英军士兵的尸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4、85、86:英军本次战斗的被俘人员极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4、85、86:英军本次战斗的被俘人员极多
图87:俘虏们在临时战俘营给家人写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7:俘虏们在临时战俘营给家人写信
图88:德军医疗兵在处理英军俘虏的伤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8:德军医疗兵在处理英军俘虏的伤口
图89:诺曼.格雷厄姆中尉在当天被德军俘虏,幸运的是,他在战争结束后返回了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9:诺曼.格雷厄姆中尉在当天被德军俘虏,幸运的是,他在战争结束后返回了家乡
图90:埃塞克斯团第11营的亨利.文森特.库克少尉在抵抗德军的战斗中阵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0:埃塞克斯团第11营的亨利.文森特.库克少尉在抵抗德军的战斗中阵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1、92:伤员们等待着转移到远离前线的军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1、92:伤员们等待着转移到远离前线的军医院

德军炮兵在当天的突破中可谓是居功至伟。得益于空前恐怖的火炮集结数量,也得益于后勤单位日复一日送来的大批弹丸,德军在凌晨4:40-9:40完美的演奏了一场“炮兵华尔兹”,仅用了5个小时就发射了350万枚炮弹,导致英国第5集团军全部阵地、第3集团军大部阵地和第1集团军小部分阵地均遭到可怕的轰炸,覆盖面积高达400平方公里(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炮击)。也就是说,德军炮兵每小时就打出了70万枚炮弹,每平方公里英军阵地就挨了8750枚弹丸,每名英军士兵就会遭到至少10颗弹丸的攻击。由于德军炮兵全面采用了布吕赫穆勒上校的“中和战术”,因此英军从前沿战壕到后方10-15公里范围内的各种交通点、通讯点、兵站、炮兵阵地等设施,远至30-40公里以外的预备部队集结区,全部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一天,有43个法国村镇被德军炮兵化为了废墟。

图93:被德军炮兵变成废墟的圣康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3:被德军炮兵变成废墟的圣康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4、95:1918年3月21日,位于圣博尔法兰西街的民居遭到德军38厘米重型列车炮的误击,造成11人死亡,其中8人均为儿童

图96:为英军医护队服务的艾伦.安德鲁斯修女,于1918年3月21日死于德军炮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6:为英军医护队服务的艾伦.安德鲁斯修女,于1918年3月21日死于德军炮击

此外,德军炮兵还采用了布吕赫穆勒在里加战役中首次运用的“彩色炮弹射击”战术,大量使用毒气炮弹针对英军步兵和炮兵实施瘫痪+压制,黄十字炮弹占据攻击炮兵阵地弹丸的80%,而绿十字/蓝十字炮弹占据攻击步兵阵地的50%(包含步兵观察哨和道路);这一天德军发射了200-220万枚毒气炮弹,是一战德军单日化学炮弹发射数量之最。正是因为德军毒气炮击的凶悍效果,德国第2集团军才能在早晨10:00便迅速夺去了康布雷突出部南面的英国第3集团军一、二线阵地,而第18集团军也得以在中午就突破了第5集团军位于圣康坦西南处的前沿工事(德军毒气导致英国前线的通讯严重受阻,炮兵和航空单位在早上也无法有效观察目标)。

根据统计,3月21日英军遭受的7512人死亡+10000人受伤的损失中,有7500-8000人都是德军炮兵轰炸直接导致的,占比为44%-45%,英军的阵地有序抵抗遭到了严重的瓦解。此外,在1918年3月9日-19日,德军炮兵为了封锁进攻区侧翼的炮兵阵地和交通道路,发射了50万颗黄十字炮弹和绿十字炮弹,有1000吨毒气全部落在了英国人身上,导致位于康布雷的Flesquieres突出部的英法阵地成了最大的牺牲品;英法军队在这段日子共有7223人死伤,其中仅3月10日-16日就有6195人中毒;英国第3集团军在这期间付出了5000人伤亡的代价。如果将这期间的战果算上,德军炮兵在3月9日-19日的封锁轰炸和3月21日的正式进攻中加起来导致英军至少损失了一个师。英军遭受严重炮击伤亡的原因并不只是德军火炮数量巨大,还和大量新兵缺乏作战经验不知晓如何自保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7、98:英军再次因德军火炮遭受了惨重的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7、98:英军再次因德军火炮遭受了惨重的伤亡

这一天的最终战果没有让德国陆军统帅部完全满意,因为德军未能实现第一天就彻底摧毁/瘫痪英军炮兵的目标,不过德军当天依然缴获了352门各类火炮。如果算上被摧毁的火炮,英军炮兵遭受的损失不可忽视。现在英国第3集团军幸存的31个营依然在康布雷突出部组织抵抗,但他们被德国第2、17集团军挤压在了一道不超过20公里的战线,无疑会成为数量占优的德军重型火炮的活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9、100、101:英军抛弃了数量不少的重炮

- 全文完,敬请期待下一篇!-

作者的其他文章可以从下方快捷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