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中医药)产业链迎来高质量发展“开门红”,其链上企业规上工业产值达141.31亿元,同比增长11%。今年以来,滨海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加快布局细胞和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了一批“掷地有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成果转化迎来“大发展”

今年一季度,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发展”。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联合天津中医药大学,共同研发并发布面向中医针灸领域的专业大模型“天河灵枢大模型”;到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孵化企业中合基因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自动化“Kb 级基因拼接仪”,完成千万元Pre-A 轮融资,一批重量级项目实现了从科技成果走向产业化的华丽转身。

值得关注的是,“DNA生物合成技术”及其装备的开发是滨海新区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代表。2022年,凭借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转化的“DNA生物合成技术”,天津中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开展围绕DNA生物合成技术的装备研发,如今产品已经陆续实现了产业化。而该公司从事的DNA合成技术是生物制造产业的底层核心技术及使能技术。该技术及核心装备的创新,将解除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限速步骤,市场需求巨大。

据介绍,“DNA生物合成技术”是指在不依赖于DNA模板的情况下,通过生物酶催化反应实现DNA分子的从头合成。该技术在合成长度、效率、成本及环保性等方面均有着不俗的表现,因此也被称为“第三代DNA合成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突破”与“新项目”竞相涌现

今年以来,滨海新区的创新药械产品研发取得不少亮眼的“新突破”。康希诺生物研发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天津药物研究院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TY751注射液和1.1类中药新药“松针正脑颗粒”获批国内临床试验;天津恒瑞医药医用核素成功实现批量制备64Cu;橙意家人获国内首个吸入治疗数字疗法注册证……这些活力十足的创新项目无疑为滨海新区的产业发展增添了新亮色。

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不少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项目也迎来了建设“爆发期”。3月份,诺和诺德宣布在津投资约40亿元用于无菌制剂扩建项目,并在天津经开区举行了奠基仪式。该项目将进一步提升诺和诺德在中国的产能,满足中国患者对创新药品的用药需求。而此次扩建的无菌制剂生产将采用全球领先的隔离器技术,可以为制剂生产提供更高水平的无菌保障。

诺和诺德全球企业副总裁兼天津生产厂总裁安诺生表示,通过此次无菌制剂生产的扩建,诺和诺德天津生产厂将实现产能的进一步提升,支持未来更多创新药的本地化落地生产,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滨海新区还迎来了京津冀智能医药产业园改造项目的竣工验收,目前,该产业园已储备项目30余个。此外,生物制造产业园也已投入使用,有怡和生物、瑞普生物等4家企业签约入驻。

不难看出,一批又一批新突破与新项目的涌现,正在为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动能。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积极推进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深入产业一线走访服务康希诺、艾迪康等生物医药重点企业30余家次,组织开展科卫联动医企“手牵手”等招商对接活动10余次,全力加强项目、人才、平台等要素保障,推动一季度生物医药产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滨海新区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链长+链主”双牵引工作机制,抓项目、强创新、壮集群,持续推动生物医药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来源:津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