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文解读<论语>1》第37页
能照顾父亲的意愿,才算孝顺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陈昌文解读:
读这段,首先不要钻牛角尖,说:“如果父亲让我干坏事怎么办?我也要听话吗?不听,就是不孝?”

不要钻牛角尖,那样,我们学什么都没办法沟通。父亲在世的时候,我们要懂得父母的意思,父母的意愿,而不仅仅是给父母食物、衣服,这种物质层面的关怀、理解。父亲去世了,我们得从行为上,也不能忘记父母生前的志向、意愿。比如,父母希望你帮助他的亲戚朋友,当父母的亲戚朋友再来找你的时候,你如果有能力,当然应该尽可能地去帮助父母的亲戚朋友。而不是说父亲过世了,这事我不管了。

这就是父母过世后的孝道的延续。父亲去世了,你还能去照顾父亲生前的意愿,三年了,都还愿意去照顾,这样的人,就是真孝顺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嘴巴上。可见儒家思想,真的是讲究一个:真诚,诚恳。讲究的是心一定要到位。

这种诚恳,在现代商业社会,尤其重要。比如,我们做生意,不是说只是卖给一个客户产品、服务,而是要帮助客户设身处地地去想,他到底是要什么样的结果。往往,这些地方,都是创新的地方,都是让你把生意做大的点。也不是说,把产品卖出去,把服务卖出去,我们就不管了。反正钱已经赚到手了,这个事情就算结束了。不是这样。而是,我们要思考,客户在使用产品与服务过程中,会碰到哪些问题,我们还要帮客户考虑。

产品与服务卖出去,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用这种心态来做生意,就符合儒家思想的精神。儒家思想比一般人的想法更加有深度。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一般人认为这种思想,是亏本的。成了不计成本做服务的人。其实不然。当我们设身处地地去为客户着想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发现更多的赚钱机会。而且我们的口碑会越来越好,客户会不断地转介绍。客户会帮我们做广告。其实,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势必要在其他地方多花时间,精力去做广告,成本也是很大的。

与其这样,不如深耕自己的客户,在自己的客户身上多投入。客户的转介绍,也会让我们发财。不要怕付出会亏本,这是很多人人性的硬伤。付出不会亏本,播种就一定有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