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正式上映前,贾玲在公众视野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本以为这部以“贾玲暴瘦100斤”作为营销噱头的电影只是平平无奇的爆米花烂片,没想到结局出奇的励志,我相信不少观众看完后都开启了自己的减肥之旅(俺也一样。当然,坚持到现在的还有多少就不好说了)换言之,人一胖就容易体虚无力,无精打采,对任何事物都缺乏兴趣;一旦瘦下来,身轻如燕,朝气蓬勃,头脑也会更加逻辑缜密。瘦的不仅仅是身材,更是重新开启的人生。

而这,亦是我在深入体验HEDDphone TWO一周后的真实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耳机这个领域向来都是门槛低、精通难的消费级品类,只要有钱,大把的公版方案可以拿来就用。不过要想上升到"传递品牌的调音理念"这个层次,不仅需要工程师的经验和积淀,通常还需要借助振膜的技术迭代以实现更加优异的声学指标。简单说,如果只是用着供应链现成的动圈、平板和静电单元,没有自己的创新和改良,想实现越级的音质,难度是相当大的。

在接触HEDDphone TWO以前,我的确鲜少听到“AMT气动式单元”这个振膜。查了下资料,发现既往更多是用于音箱的高频部分,经过HEDD数年的研发和努力,这颗通过折叠结构挤压空气发出声音的独特单元,已经能做到10Hz-40kHz全频段的广泛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特的结构决定了这款耳机的体积注定不会很小、很轻,将近550g的重量拿在手里的分量感还是比较强的。看名字就知道这是第二代产品,事实上,如果你有见过一代,就知道HEDDphone TWO在减重方面付出了多大的努力:碳纤维的头梁+镁合金的结构+缩小的包耳耳罩面积+优化的HEDDband头戴系统,体重直接减轻了25%,佩戴的舒适度较上代大幅度提升。个人感觉,HEDDphone TWO的佩戴还是稍稍有些重,但是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连续听一两个小时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至于部分网友想象的“刑具”那么难受。如同开头故事里瘦身成功的贾玲一样,HEDDphone TWO实现了音质和佩戴的双重自我超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是试听样机,我收到的时候就只有一个大耳机包。看了下网上的外包装图,只能说毕竟是售价16500元的顶级头戴式耳机,包装方面还是相当奢华大气的,德国原装的品质值得信赖。

HEDDphone TWO的官方定位是“随时随地享受监听音质”。坦白说,在一些diy品牌虚假宣传、滥用词汇的当下,“监听耳机”这个既往用于专业领域的产品,已经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滤镜了。我更关心的是,HEDDphone TWO到底是如何平衡专业监听和民用聆听的界线和尺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音方面。大的框架上,HEDDphone TWO是一款音色中性,主打厚实沉稳、安定祥和,偏朴实平直、自热还原的顶级监听耳机。第一感受,HEDDphone TWO丝丝入扣的解析力、致密瓷实的信息量,一耳朵都要比万元以下的老牌经典耳机好上一到两个级别。与目前动辄三五万的入耳式耳机不同,头戴式耳机的定价还是要克制许多,敢定这个价,综合素质上肯定要有档次感的差距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EDDphone TWO的招牌强项仍然是在监听方面,在诸多细节的处理上,都堪称监听耳机的标杆。就比如低频,为了模拟还原出录音室的工作场景,HEDDphone TWO的风格相当强调融为一体的意境感:适中的量感,克制的混响,凝聚不散的结像风格,温润耐听的舒适氛围,配合极其深邃漆黑的背景,初听并不容易注意到低频的存在,而当你想寻找的时候,却又发现低频是无处不在的。关键这个低频还非常干净,弥散和泛音都比较少,自然宽松,绝非印象里暖糊厚低端监听耳机的劣质低频。闭上眼睛,还真有点百万年薪调音师的代入感,仔细审视着回放音源里的每个瑕疵,完成打磨光滑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频在三频里的能量感是最强的。距离适中略近,结像大而清晰,厚度饱满扎实。轮廓线条感适中,相比较青春动感的抓耳度,HEDDphone TWO更注重情绪的传递和韵味的拿捏,颇有点“真诚才是必杀技”的意思。这种真实不直白,圆润不刺激的人声,往往具有平复心情、疗愈情伤的效果,无论是男声还是女声,都能以无齿音、真情感的方式呈现出来。

高频的细节比较丰富,只是亮度和延展有适当的削弱。事实上不仅仅是高频,仔细听的话,你会发现HEDDphone TWO的全频段的亮度都有压低的痕迹,尾音总有些浅尝辄止的未尽感,偶尔还会有闷闷的不通透感,其实这些都是为了照顾监听故意为之的专属调校。换言之,HEDDphone TWO无法给你华丽度拉满的厅堂感,但是每个音符都仿佛收敛了张扬的脾气,经过柔和的处理,最后以完美璞玉的形态出现在你面前。可能没那么HiFi,但是耐听之余不乏细节的风格,非常很符合老烧的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监听耳机这个品类有什么明显的短板,我想大概就是声场了。你很难要求一个正儿八经的监听耳机有着幅员辽阔的空间感,这与监听的定位本身就是相冲的。不过HEDDphone TWO的优势在于,尽管整体声音定位很近,但是分离度相当出色,秩序感强烈,每个声部都在按部就班、举重若轻的演绎着自己的部分;边界的过渡亦是合理,无明显的撞墙感。尤其是听大编制古典音乐时,所有细节尽收眼底的感觉的确很真实,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

这时候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了,这不是监听耳机么,高频乐器的音色也没那么靓丽有毒性,听大编制古典音乐真的合适么?这就要提到HEDDphone TWO出色的动态和瞬态表现了。在我的认知里,古典音乐对于磅礴的气势感和迅猛灵动的速度感要求是很高的,只要肃穆的味道对了,整体的听感就差不到哪里去。换言之,当你真正坐在剧院里的那一刻,众多乐器齐声演奏,某些高频乐器被覆盖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因为这份真实的参与感,并不会让你有违和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HEDDphone TWO并不是一款每个音乐发烧友都能接受的标准聆听型耳机:它没有夸张好听的音染,也没有什么明显的风格倾向,但是与某些标榜监听,实则动次打次、干瘪直白、纯粹干活的监听耳机又有不同,HEDDphone TWO的声音并不枯燥无聊,它优秀的乐感来自于母带级音质的还原和歌手见声如面的真实感;它不是一款能给你浓郁欢愉和节奏感的嗨曲神器,也比较吃推力,想发挥出大部分实力是肯定要上台的,不过当你有一大块完整时间可以聆听音乐,想要放松心情一曲一曲听下去的时候,相信我,HEDDphone TWO绝对能起到洗涤心灵、安抚情绪的作用,我想这就是监听耳机的魅力所在吧。

一句话总结我对HEDDphone TWO的喜爱:当监听耳机与质感、杂食、硬素质这些美好的词汇有关联的时候,就真的可以买来当作“究极无敌普适泛用退烧耳机”了。

以上

By铁西迟之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