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相过亲的朋友,以为从相亲到结婚,就像从深圳到香港那么近。

相过的才知道,那哪儿是香港,那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这玩意儿,就跟考公一样。

世界上最大的错觉,就在于以为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可以回老家考个编制躺平。

回老家才发现,一个萝卜一个坑,人家早就占得满满当当,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

相亲也一样。

以为找不到对象,通过相亲也能找个人结婚

真的相上了才发现,相亲,比谈恋爱难多了。

谈恋爱,你们需要跨越的,都是一些小问题小情绪,相亲可就不一样了,先不说房子彩礼门第这些东西,单就稍微展望一下往后的几十年,那就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

脑子里想的,多半不是男欢女爱,而是柴米油盐。

爱情可以没有明天,只追求一瞬间的灿烂,婚姻却跟往后的人生息息相关,抬眼都是接送孩子放学和房贷车贷。

一边是青葱岁月里的斑驳树影洒金流年,一边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

这其中的区别,宛如苏州河和黄浦江。

多数人终究会选择安稳日子,然后偶尔矫情地回望斑驳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坐地铁,看到一对儿男女,年纪应该不大,像大学生。

俩人应该不是情侣关系,坐的近,但也没有挨在一起,在共同刷那个男生手机上的抖音。

那个小哥长得很帅,说不出来像哪个idol。

女生就比较有意思了。

长相的话称得上清秀,但很会打扮,黑色小皮鞋,堆堆袜,蓝色百褶裙,还有个镂空的外搭,带了一个银色的多边形大框镜,而且拉的很低,搭在鼻子上那种,像是平光镜。

男生拿着手机在给女生看刷的抖音,女生身体微微朝这边靠一些,时不时轻轻笑一笑、撩个头发啥的。

她那个百褶裙,领口是平的,不算很低,但倾身的时候会走光,她就会捂一下。

有时候也不捂。

她朝男生那边靠近的时候,基本上肩比头先动,身体自然而然呈现出一个好看的弧度。。

再配上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看似扭捏实则拿捏。

整体来说,有点暧昧,但大概率是谁都没有捅破窗户纸的程度,应该还在心照不宣的拉扯阶段。

我看了他俩一路,心里一直在感慨:

就这姑娘这几下子,我认识的那几个母单,一辈子也学不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恋爱之前的那段暧昧和拉扯,其实很美好。

两个人,心怀鬼胎又心照不宣。

你不知道对方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向你表白,也不知道你俩似是而非的关系,什么时候出现变化。

谁也不愿意先开这个口,但彼此都知道最后一定会开这个口。

喜欢但不说,靠近但不贴近,用各种理由找你却又顾左右而言他……

确实让人上头。

但相亲,你要是这么干,很有可能会被对面骂煞笔。

“都老大不小了,挺赶时间的,你搁这儿玩呢?”

我来相亲,不就是为了最高效快速地找到一个适合结婚的对象吗?

恋爱可以谈,但得是那种确定的、踏实的、直接奔着培养感情结婚去的那种。

大家看的是婚后能不能把日子过好,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夫妻二人性格三观合适不合适,能不能强强联合组建一个能作为生活后盾的小家。

很现实,但这就是现实。

对爱情可以有期待,但年纪越大,越不相信爱情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即便降临了,也有可能是杀猪盘。

倒不如就踏踏实实的,抓住自己能抓住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亲界有个很著名的“三次原则”。

就是说不管哪个阶段,只要三次没结果,没能进入下个阶段,就果断撤。

聊天,聊三次对方都没啥回应,撤

约见面,约三次都约不出来,撤。

见面,三次之后还没有明确意向的,撤。

这是一种管控时间成本的方法。

不一定对,但它确实是能提高你的相亲效率,能让你在有限的时间内,以相亲为前提接触更多异性。

在这个事儿上,男女最大的分歧在于,

相对男性来说,女性总是会觉得,太快了,得再多了解了解。

男性会理性分析,以结婚为目的导向,不行就换,提高效率。

所以这个事儿,没有一定之规,更没有一个标准。

唯一的标准,就是别拖着。

到底是真心实意想再了解了解,还是闲着也是闲着,就当养个鱼当个备胎?

这就见仁见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老是听说谁谁谁相亲认识不到一年就结婚了,还觉得挺不可思议。

但现在,有点儿理解了。

如果把结婚这个事儿,看成是一个目标,而不是一个结果,那效率其实是挺重要的。

谈恋爱水到渠成结婚,当然很好。

但效率很低。

很简单的道理,有谁是没有前任,直接从初恋到结婚的?

很少。

大部分人在结婚之前,或多或少都会经历几段恋情。

“到了年纪结婚”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存在,也没有什么该结婚的年纪。

这么说的人,其实就是他自己想结了,只是给自己强加一个时效。

只有当一件事情有了时限,大家才会讲究效率。

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一件事情,这是效率。

用最短的时间,尽可能好地完成一件事,这是性价比。

本质上,相亲的意义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