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已成常态化。

从2023年裁员情况来看,每年一季度往往是全年中人员裁撤最密集的时期,到第二季度相关动作或将相对减少。

据药研网不完全统计,4月宣布减员的医药企业数量有17家,对比第一季度的各月数量来看,确实有所下降

制图:药研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图:药研网

那么4月以来,哪些生物医药企业在裁员呢?

据统计,4月至少有16家药企出现人员管线精简,其中诺华,赛诺菲、百时美施贵宝的裁员规模较大,BMS裁员数量之高达2000多人。

制图:药研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图:药研网

诺华,裁员680人只是开始

4月9日,据Fierce Pharma报道:诺华将针对研发团队裁员680人,具体组成为:瑞士总部裁减约440人,美国约24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诺华研发部门员工总数约12500人。诺华发言人称,正在考虑将诺华全球研发团队缩减1%-2%。计划在未来2-3年内重组其全球研发团队,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品组合和先进技术平台的价值。

早在2022年4月,诺华就宣布其重组计划。整合后,诺华的业务分部包括:生物医药研究(NIBR)、全球药物开发(GDD)以及运营。

到2022年6月,诺华明确表示公司重组将裁员约8000名全球员工,约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目标是到今年节省10亿美元。

2023年,诺华剥离了仿制药业务山德士,成为一家完全专注于创新药物的公司。其表示将专注于四大核心治疗领域,包括心血管-肾脏-代谢(CRM)、免疫学、神经科学、肿瘤,打造“2+3”技术平台。

回顾诺华的战略重组之路,为了集中火力发展创新药,诺华陆续剥离了动物保健、疫苗、隐形眼镜等部门,同时通过裁员、调整组织架构、出售管线等措施进行降本增效。

但总体而言,之前诺华的裁员还只是涉及销售以及与其相关的运营、IT、采购等职能岗位,如今裁员已经开始波及核心的研发岗位。

赛诺菲,取消肿瘤研究项目

提到今年药企的裁员大户,首推赛诺菲,2024年至今已经宣布5次裁员,主要原因是管线优先级调整和成本削减计划,此外还释放了分拆消费者保健业务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赛诺菲近期实行“简化的研发结构”,其相继放弃了从Denali 、Kymab、Amunix 获得的肿瘤学项目,波及裁员。

追根溯源,这一战略调整是其CEO Paul Hudson在2019年入职不久后宣布的“Play to Win”五年战略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将赛诺菲打造成“免疫学巨头”。

"我们正在不断适应美国疫苗市场的发展变化,以更好地支持我们的客户和患者。这些变化旨在优化我们的商业结构,以提高效率和效益。”

贝达药业裁员,研发部成“重灾区”

无独有偶。

当诺华的裁员开始波及核心的研发岗位,国内的贝达药业的裁员范围中,研发部也成“重灾区”。

4月19日晚,贝达药业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贝达药业的员工总人数、研发人员数量第一次出现了下降。其中,员工总人数从2022年的1906人下降至1883人,研发人员数量从2022年的647人下降至562人

总体而言,2023年减员的规模不算大,在100人以内。2024年3月的这轮裁员则是贝达药业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

过去几年,贝达药业一直将自主研发、战略合作和市场销售作为发展的三驾马车。多位受访者认为,此次面向研发团队的大裁员,是贝达药业战略转向的标志,未来,贝达药业或将缩小在创新药自研上的投入。

4月15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贝达药业提问,公司最近大规模裁员和削减管线项目是处于怎样的考虑?未来会不会继续优化研发人员和研发管线?

公司表示,综合考虑项目临床反馈、市场前景、商业潜力等因素,公司对在研项目进行了评估、筛选,并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相应调整了部分人员。

结语

裁员是生物制药公司不断变化商业模式的结果。通过调整资源来最好地支持的运营模式和投资组合发展以实现公司长期业务战略。

总之,医药市场变化不断,不管是人员调整还是缩减,可能都是药企基于当下做出的选择。

来源文章:公众号药研网,欢迎专注医药行业资讯分享,市场洞察及靶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