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佳例生辉第十一期:老年、消瘦、病程长、合并症多且已出现低血糖症状,多次调整降糖方案后,双胰岛素“压轴出场”助力TBR归零,实现安全降糖!

病例资料

患者,男,65岁。

主诉:多尿、多饮20年,加重伴心悸、多汗半年。

现病史:20年前,出现多尿、口干、多饮等症状,测空腹静脉血糖12mmol/L,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齐特(具体剂量不详)降糖治疗,未监测血糖;半年前,急性胰腺炎入院,测空腹血糖(FPG)14mmol/L,餐后2h血糖(2h PPG)22mmol/L,治疗方案为门冬胰岛素30早餐前12U晚餐前12U,间断心悸、多汗。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8年,口服厄贝沙坦和左氨氯地平。冠心病10年,口服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急性胰腺炎史半年。

个人史:吸烟10-20支/天,否认饮酒史。

家族史:母亲患糖尿病

体格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验室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KET:尿酮体;CHO: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REA:尿素;Cr:肌酐;UA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HbA1c:糖化血红蛋白;GADA: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IAA: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CA:抗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胰岛功能测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像学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补充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诊断:

1、2型糖尿病伴并发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2、冠心病

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4、血脂异常

治疗前动态血糖监测图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疗过程:

  • 心内科诊治意见:

1、饮食控制,监测血糖、血压;

2、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晚1次(QN)

普伐他汀钙40mg QN

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每日1次(QD)

厄贝沙坦150mg QD

左氨氯地平片2.5mg QD

3、心内科门诊随访。

  • 降糖过程:

第一阶段:胰岛素泵基础量8.1U,餐时3-4-3U。

动态血糖监测图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阶段: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

血糖监测情况(mmol/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阶段: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每日2次(BID)皮下注射。

血糖监测情况(mmol/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访结果:

2个月后连续一周自我血糖监测结果(mmol/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分享

 多重低血糖风险集一身的高危人群,双胰岛素助力实现安全降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多重低血糖风险集一身的高危人群,双胰岛素助力实现安全降糖

医学界:我们看到,“低血糖”几乎贯穿了整个案例,您的诊疗思路也是围绕患者心悸原因及安全降糖展开的,请您结合临床经验分享一下,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意味着什么?

李艳娇医生

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我们强调应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既往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中至少有4%死于低血糖,而T2DM的低血糖发生率也不容乐观,约1/3的中国T2DM患者经历过低血糖 [1]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著名的糖尿病专家克赖尔教授曾说过:“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之前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可见,低血糖带来的危害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低血 糖可对人体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后果,导致多种近、远期不良结局。

  • 近期危害例如低血糖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脑卒中;长期反复低血糖可能会导致大脑不可逆损伤,最终发展为昏迷甚至死亡。

  • 从远期来看,糖尿病低血糖的疾病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使患者及其照护者产生焦虑、恐惧和无助等负面情绪,进一步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医疗成本[2]。

结合本例患者特点来看,该患者为老年T2DM患者,体型偏瘦(BMI 18.2kg/m2), 病程长,同时合并症较多(冠心病、高血压、急性胰腺炎病史),有多重用药风险,是典型的低血糖高危人群。患者入院前已出现明显的低血糖症状(心悸、多汗半年),入院后通过动态血糖监测发现,该患者确实存在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因此,在此类低血糖高风险人群中,应优先考虑避免低血糖。

医学界:患者住院期间先后进行了胰岛素泵和基础-餐时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后续选择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作为院外长期胰岛素方案,请您谈一谈诊治过程中的转换思路?

李艳娇医生

该患者入院时,2h PPG高达17.4mmol/L,需尽快控制血糖,解除高糖毒性。因此,入院首先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毒性解除、血糖初步下降后,转换为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但每日4次注射不利于患者长期坚持,依从性差,因此需转换为更方便简洁的治疗方案。

鉴于患者C肽释放曲线低平,胰岛β细胞功能欠佳,后续仍需进行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同时,患者FPG和PPG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以PPG升高更为显著,因此,降糖方案应兼顾FPG和PPG控制,保证血糖全面达标。此外,患者是低血糖高危人群,因此在平稳降糖的同时,要尽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是目前唯一的双胰岛素制剂,其包含70%的德谷胰岛素和30%的门冬胰岛素,两种组分在制剂中独立存在、互不干扰,皮下注射后各自发挥药代动力学作用[3],1次注射即可兼顾FPG和PPG控制。Step by Step研究[4]结果显示,与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相比,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达到相当疗效的前提下,低血糖风险更低、注射次数和剂量均更少,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实现安全平稳降糖。

在转换剂量方面,《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3]指出,基础胰岛素+2~3针餐时胰岛素的患者,可考虑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BID治疗,通常以相同单位数量的基础胰岛素剂量开始。对于病程稍长、血糖水平较高、胰岛β细胞功能较差的患者,可在原胰岛素日剂量的基础上减少10%~20%,按照1:1分配于两次主餐前注射。患者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治疗时,胰岛素总量为17U,为避免低血糖事件,将剂量减少20%后分配至早、晚餐前进行注射(早8U晚6U)。后续结果显示,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未再发生低血糖事件。

医学界: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不断上升,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逐渐降至0%,疗效和安全性均令人满意。请您谈一谈TIR在T2DM管理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李艳娇医生

当前糖尿病的治疗理念强调血糖多维度的控制及达标,包括点血糖、HbA 1c ,还包括血糖波动。作为血糖监测的新指标,TIR指的是24h内血糖在目标范围内(通常为3.9~10.0mmol/L,或为3.9~7.8mmol/L)的时间或其所占的百分比。相应地,由此衍生出另外两个概念:TBR——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范围(<3.9mmol/L)时间、TAR——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10mmol/L)时间。TIR及其衍生指标反映了全天血糖波动的情况,已被国内外众多权威指南列为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评估指标。

研究表明,TIR与糖尿病管理的各方面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1)TIR与HbA1c相关:TIR反映相同HbA1c时低血糖发生状况和血糖波动程度。70%和50%的TIR对应于7%和8%的HbA1c,TIR每升高10%,HbA1c平均降低约0.5%[5]。

(2)TIR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有研究发现,TIR与微血管并发症风险显著相关,TIR越小,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微量白蛋白尿越高[5]。

临床实践中,TIR控制目标也是因人而异的。大多数T2DM患者TIR目标为>70%,TBR<4%。对于老年/高风险人群,TIR目标更为宽松,>50%即可;而TBR控制要更加严格,要求TBR<1%[6]。不难看出,对于老年/高风险人群,首要任务是将TBR降至目标水平,然后再实现TIR和TAR目标。

就本例患者而言,其TIR从入院时的60%逐渐提升到80%以上,同时TBR由治疗前的11%降至治疗中的5%,治疗结束时已降为0%,可见患者在血糖得到更好控制的情况下,低血糖事件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由此可见,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控糖方面不仅简单、高效、方便,同时也更加安全。

小结

本例患者因心悸、出汗半年入院,李艳娇医生综合分析患者特点后确定心悸原因为低血糖。该患者老年、病程长、体型偏瘦、合并症多,有急性胰腺炎病史,实属低血糖高危人群。因此,治疗首要目标是减少低血糖发生,其次才是降低高血糖。入院后先后通过胰岛素泵和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控制血糖,后序贯以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循证医学证据显示[4],与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相比,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以较少的注射次数达到相似的血糖控制效果,且夜间低血糖更少。治疗过程中,患者TIR不断上升,同时TBR逐渐降至0%,疗效、安全性和便捷度均得到有力证实。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艳娇 医生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八届青委会委员

  • 中国医促会难治性高血压分会委员

  • 山西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

  • 山西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专委会周围血管病及

  • 足病学组副组长

  • 山西省老年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常委

  • 山西省基层卫生健康促进与教育专委会常委

参考文献

[1]Wu C, et al. 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 2021 May 19;19(1):151.

[2]李慧,郭立新.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3,39(04):297-301.

[3]朱大龙,等.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7):695-701.

[4]Philis-Tsimikas A,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9 Jan;147:157-165.

[5]李海,李延兵.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12):825-827.

[6]Battelino T, Danne T, Bergenstal RM, et al. Diabetes Care. 2019;42(8):1593-1603.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更多内分泌精彩内容?

精彩资讯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