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梅拎着装有几件旧衣服的旅行袋,一手牵着8岁的外孙女小萍,一手拖着装满了生活用品的大箱子,艰难地穿过拥挤的上海火车站大厅。她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里透露出一股坚定的神情。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陈玉梅心里五味杂陈。离开安徽老家前往上海打工,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自从儿媳去世后,她就得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年幼的孙儿。在老家,微薄的退休金根本不够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上海这座大都市给了她一线生存的希望。尽管她已年过半百,但她下定决心要拼尽全力去争取一份体面的工作,让孙儿们有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奶奶,我们就要到上海了吗?"小萍天真地问。

"是啊,到了上海,奶奶就要努力工作赚钱,好好供你和弟弟上学读书。"陈玉梅无奈地说,语气里透着一丝坚毅。

"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回老家呢?"小萍眼睛里闪烁着期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奶奶存够钱,我们就回去。"陈玉梅轻声安慰她,暗自下定决心要在这个陌生的都市好好打拼。

在一家中介所的牌匾前,陈玉梅深吸了一口气,拉着小萍的手走了进去。里面坐着一位中年妇女,正往嘴里塞着糖果。她先是打量了陈玉梅一番,然后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玉梅的心突然像被人揪住了一般,开始剧烈跳动起来。这家中介会不会是个骗子?会不会把她卖到哪个阴暗的角落做违法勾当?她开始后悔没多打听打听。可是现在退缩已经不可能了,她一家三口的温饱就指望着这份工作了。就在她暗自祈祷这一切都是她的杞人忧天时,中年妇女开口了,语气亲切友善,似乎并无恶意。

"阿姨,你是来应聘做保姆的吧?"中年妇女问道。

"哦?那可真是来对地方了!我们这儿正缺这样的人手。"她笑着说,"你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叫陈玉梅,今年52岁了,是安徽人。"

"52啦?看着比实际年纪小呢!"她竖起大拇指赞许道,"那你有什么工作经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噢,原来如此。"她点点头,似乎很同情陈玉梅,"不过没关系,做保姆的话,经验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勤快肯干、有耐心、有责任心。你要是有这些条件,相信很快就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陈玉梅终于松了口气,看来这里还算是一家正经的中介所。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为孙儿们创造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

几天后,陈玉梅被介绍到了一户人家做住家保姆。这是一对70多岁的老年夫妻,丈夫患有中风半身不遍,妻子也有些健康问题,所以非常需要人来照顾。老两口看上去很和蔼可亲,陈玉梅一见如故。他们的独生子黄先生也是一位很有教养的人,对陈玉梅非常客气有礼。陈玉梅把小萍和她弟弟小明接来和她一起住在老人家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开始的时候,陈玉梅还是有点拘谨的。虽然老两口对她很好,但畏畏缩缩的个性却让她难以完全放松下来。尤其是在给老人家洗漱、更衣的时候,她会感到非常局促不安。她生怕自己笨手笨脚,会伤着他们的身体。可是渐渐地,通过与老人家的亲密接触,陈玉梅开始慢慢打开心扉。老太太总是很耐心地指导她该如何照顾好他们,老人家从来没有对她发过火。相反,他们常常会夸奖她勤快能干。有一次,老太太甚至亲口对她说:"玉梅啊,你就把我们当成你的父母吧,我们也把你当成我们的女儿一样看待。"陈玉梅听后热泪盈眶,心里充满了温馨和感激。

"妈,你今天身体怎么样?"黄先生每天都会打电话问候母亲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好还好,多亏了有玉梅在,我们吃喝拉撒都有人照应,舒舒服服的。"老太太说,语气里透着欣慰。

"那就太好了。玉梅阿姨人很不错吧?"

"是啊,玉梅阿姨人非常好,勤勤恳恳,对我们像对亲人一样尽心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我就放心了。你们老两口要经常劝劝她,让她把我们当家人看,不用那么拘束。"

"我们已经这么做了,只是玉梅阿姨太谦逊了,总觉得自己配不上我们的好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哈,谦逊也是一种美德。以后有什么需要的,你们尽管开口,我们一定全力以赴。"黄先生笑着说。

日子就这样渐渐成为了一种平稳的节奏。早上6点,陈玉梅便早早起床,先为老两口准备好洗漱用品和更衣的衣物。然后7点多的时候,她会把老人家扶到卫生间,一边为他们洗漱,一边耐心地聊着家常。老太太常常会絮叨几句,夸奖她勤快能干。而陈玉梅则会含蓄地回应几句,心里其实是暖暖的。8点准时,她便开始为老人家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期间,她还要时不时地查看老人家的身体状况,给他们喝药、量血压。尽管工作繁重,但陈玉梅从不抱怨,她乐在其中。因为她深知,只有这样才能让孙儿们过上安稳的生活。

渐渐地,陈玉梅也开始将这个家视为自己的家。她不再像最初那样拘谨害羞,而是把老人家当成了自己的父母亲一般关爱有加。每当看到老人家身体一天比一天好转时,她的心里就会充满无比的喜悦与自豪。她知道,这都是自己辛勤工作换来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老太太因为感冒几天没有好转,陈玉梅焦急万分。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老太太的病彻底治好。于是她每天都会亲手为老太太熬煮营养滋补的汤水,精心照料她的起居饮食,连自己的三餐都顾不上吃了。当老太太终于康复时,她欣慰地流下了眼泪。从那时起,她对这个家更加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阿姨,我妈妈身体好些了吗?"黄先生打来视频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多了好多了,连续几天没发烧了,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陈玉梅高兴地说。

"那就太好了,都多亏了阿姨您的精心照料啊。"

"哪里哪里,我这是应该做的。您父母对我有恩同再造之恩,我怎能不全心全意侍奉他们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姨您太客气了。我们才是感谢您呢,要不是有您在,我和我爸真不知该怎么办。您就把我们当成您的家人吧,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那我可真是受之有愧了。"陈玉梅羞涩一笑,"您三人对我的好,我是记在心里的。以后我一定会更加尽心尽力侍奉好您的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月一次,陈玉梅都会精打细算这个月的开支,然后把剩余的钱寄回老家。她的两个孙儿就寄养在她的妹妹家里,妹妹一家人也很不富裕。虽然陈玉梅的工资虽然不高,但她自己的生活却是非常节俭的。她每天三餐就吃些剩饭剩菜,从不给自己添麻烦。她的全部收入都用在了照顾孙儿们的生活上。

每当收到陈玉梅寄来的钱,妹妹就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她知道,姐姐在上海定是操劳得很辛苦。而陈玉梅每次打来视频,看到孙儿们安康成长,就会由衷地高兴。她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努力工作,让孙儿们将来能过上好日子,不再像她这一辈人一样吃那么多苦。

陈玉梅感觉就像被人狠狠地打了一记重击。她本以为自己已经被这个家完全接纳,却没想到就这么被人赶走了。一时间,她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愤怒。她辛辛苦苦操劳了一年多,几乎把这对老人当成了自己的父母,而他们却如此轻易地将她抛弃!陈玉梅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痛心疾首地质问黄先生:"你们是不是一直就把我当成一个雇佣工人?一年多来,我对你们的父母可是毫无保留地尽心尽力,你们怎么就这样对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黄先生却面无表情地说:"阿姨,您要明白,您毕竟只是一个外人。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家庭,理所当然要让妻子来照顾父母。请您三天之内搬出去,我会按照合同支付您应得的工资。"

"黄先生,您就真的这样对我?!"陈玉梅哭诉道,"我把您父母当成了自己的父母一样侍奉,您们却这样无情地赶我走!"

"阿姨,您太感情用事了。"黄先生冷冷地说,"您毕竟只是一个雇佣工,我们之间根本无亲无故。现在我有了妻子,理所应当让她来照顾父母。"

"够了,阿姨!您别忘了,您只不过是在为我们服务而已,我们并没有亏欠您什么。现在请您三天之内搬出去,否则我只能报警了。"

陈玉梅彻底绝望了,她知道自己根本没有反抗的资本。眼泪夺眶而出,她无助地哭诉着。

三天后,陈玉梅带着行李,怀抱着深深的伤痛与不甘,离开了这个她曾经视为家的地方。她没有机会好好与老两口道别,更没有勇气去面对他们。一个人拖着沉重的行李箱,陈玉梅无助地走在街头,她根本没有任何的亲朋好友可以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