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云福

四月上旬,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无锡荣德生文化研究会联袂主办了“四千四万”精神与企业创新座谈会,在无锡中彩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我市各县(市)区30多位知名企业家以及党政机关、新闻媒体的有关同志参加。五一前夕,十多位企业老总和文化经济学者闻名而来,参观中彩集团的孵化平台,听取了周元庆董事长的介绍,交流探讨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彩之行,让参访者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大家对中彩公司赓续“四千四万”精神,加强自主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进取精神留赞叹有加。有学者感慨道,中彩公司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样本。也提供了企业家永不满足再攀高峰的鲜活案例。

座谈会上,年逾七旬的中彩集团董事长周元庆壮心不已,介绍了建厂36年的发展历程,目前企业生产的产品是高端精密材料、彩钢板、热浸镀锌材料等,年销售50亿元。中彩公司始终秉持“四千四万”精神,保持闯劲、韧劲和善用巧劲,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发展之路走得越发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元庆回顾了从乡企供销员成长为集团公司掌舵人的经历,略数了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的种种甘苦。他认为,办厂创业,风雨兼程,依靠的是求改变须奋斗的初心和源动力。做事要先做好人,诚信经营,不谋私利,为集体经济发展多贡献,宁可自己多吃苦多受累。志在改变困苦,增加职工收入,促使农村富裕,这就是自己当初回村跑业务的初心所在,也是自己办厂不断创新发展的信念所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多年努力,有了自己的平台,于是想着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增加对国家的贡献,带动更多就业。在1998年,村里提出转制,厂里累计给村里上交2000余万资金,顺利完成了企业转制。2000年创立了新大中薄板,2002年在玉祁工业园区创立了新大中钢铁,2005年改组成立了无锡中彩集团。公司连续数年上交国家的税收超过一亿元,成为了惠山区的纳税大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元庆认为,企业要走得更远,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的关键。保持和发扬“三股劲”:跑市场的闯劲,勇创新的韧劲和谋多赢的巧劲。在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下,中彩提出了新的“四千四万”精神:千万山水走得更远;千辛万苦创新不已;千言万语切磋共赢;千难万险孵化未来。

作为一家集钢铁深加工及新材料品制造为主的企业,周元庆深知产品的更新换代是企业发展的必然,公司始终坚持创新未来,不断超越的理念,千方百计抓创新促转型,谋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除了投入大笔资金,还大力整合人才资源,专门组建多个研发团队。公司运用股份为纽带,引进了一批中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并加速培养自己的人才。中彩集团公司建立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孵化平台。拥有江苏省博士后工作站、江苏省涂镀层技术研发中心,并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共同组建"先进金属材料涂镀国家工程实验室无锡中彩集团试验基地"等。集团拥有员工900余人,拥有各工段的技术带头人120多人。企业逐渐拥有了强有力的人才及技术保障,多项新产品技术已处于同行业前沿水平。中彩抓住市场需求和机遇,开发的镀锌板、彩涂板产品,销售长期位于国内第二,仅次于宝钢,是行业中民营企业的风向标;镀铝锌产品,通过自行研发,填补国内空白,长期保持国内海关统计出口第一的行业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用中彩集团的产品做出来的电饭煲,技术指标完全可以媲美日本的电饭锅,这一技术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的价格不到日本电饭锅的二分之一。据中彩集团的项目研发总工程师李华清介绍,开发这个锅胆的材料,就是一种铜钢的复合材料,研制过程中,前前后后花了材料费几百万元,光用RF钢就浪费了500多吨,耗费了一年半的时间,终于研发成功,现在已经完全国产化了。电饭锅锅胆只是中彩集团近年来新材料研制中的一个成功案例。创新路上不是一马平川,而是铺满荆棘,在研发过程中,失败乃是常事,但是周元庆说:“失败没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就是这种信念给了团队创新的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彩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新材料开发渐入佳境。2021年,集团下属江苏中色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牵头五家重点高校(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申报并实施了国家十四五计划获批项目:《高端装备用高强轻质、高强高导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研制及应用》,得到了科技部2300万元的立项资金支持。根椐国家需求与行业特点,因厂制宜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公司先后开发了高端复合板、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的柔性光伏底板、新能源用高温钎焊用钢铝复合板、各类软硬连接头,核电站、高端化工行业、高端餐饮行业用的钛和钛合金系列钛带,高端大型场馆、高级小区专用外立面装饰材料。中彩新产品的销售比重持续攀升,某些产品已经成为行业的首选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元庆说:“我创业40多年,历经千辛万苦,深知市场凶险。民企要走得更远, 创新与人才决定未来,锡商先驱荣德生先生说‘人才乃事业之始基’,利益分享是夯实始基的关键”。他认为,以前干乡镇企业,借智发展,请来“星期日工程师”,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又借鸡生蛋,与城市大厂资源串换协作,解决原料问题。如今,不能套用“借”的老经验,要花代价创新用才机制,联股连心、千言万语切磋共赢,发扬艰苦奋斗、八仙过海、合力创新的企业文化,为百年中彩、百亿中彩注入新质生产力,为产业报国增光添彩。

作者简介

沈云福,共和国同龄人,中国经济史学会会员,无锡荣德生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无锡吴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曾任锡山区企业家协会顾问、无锡县(锡山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等职,著有《异军先锋》、《锡商代有华章出》等书,与友人合著《激荡岁月:锡商1895~1956》(获太湖文学奖)、《奋楫者先……》。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